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胆道蛔虫病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 ,因其临床常同时有胆道与胰腺症状 ,故又称胆胰性蛔虫病 (hepatobiliaryandpancreaticascariasis ,HPA)。近年HPA发病率有所下降 ,但农村地区仍较高。我们从 1981~ 2 0 0 1年通过十二指肠镜镜下治疗HPA共 2 0 2 1例 ,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现总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 临床资料 :HPA的诊断一般均可根据其典型的临床症状结合B超而获确诊 ,诊断困难者 ,可通过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大鼠肝脏核因子κB活化与肝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大鼠肝脏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F-κB)的活化及其与肝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急性胰腺炎组(AP),急性胰腺炎PDTC处理组(APP),假手术组(SO).分别于术后3,,12,4 h检测肝组织中NF-κB活性、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淀粉酶(AMS)水平,并观察肝脏及胰腺病理改变.结果:SO组术后未见NF-κB活化,血浆ALT及肝脏病理无显著变化.与SO组相比,P组术后3~6 h NF-κB活性显著增加(3.13±0.57 vs 0.71±0.10,.92±0.26 vs 0.67±0.11,<0.01),血浆ALT在3~24 h也显著高于SO组(1.1±0.2 vs 0.7±0.09,.6±0.2 vs 0.7±0.1,.4±0.4 vs 0.7±0.09,.5±0.7vs 0.8±0.1,<0.01),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重于SO组.在运用了NF-κB抑制剂PDTC的APP组,F-κB活性显著低于AP组(1.85±0.38 vs 3.13±0.57,.36±0.22 vs 1.92±0.26,<0.01),血浆ALT较AP组也有了显著下降(1.2±0.2,s 1.6±0.2,.7±0.2 vs 2.4±0.4,.1±0.4 vs 3.5±0.7,<0.01或P<0.05)肝脏病理改变较AP组也有明显减轻.结论:急性胰腺炎大鼠肝组织中存在着NF-κB的显著活化,活化的NF-κB参与了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借助犬双后肢低、高速投射物致伤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放免分析,动态监测脑脊液(CSF)髓鞘碱性蛋白(MBP)、内皮素-1(ET1)的含量变化,并同期观察了边缘系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显示,伤后8h CSF-MBP及CSF-ET1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同期超微结构观察显示,高速组下丘脑、海马神经元变性,神经纤维受损。提示严重致伤后应激障碍早期边缘系下丘脑、海马结构选择性受损,可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早期重要的神经病理学基础之一;而CSF-MBP与CSF-ET1检测可较特异、敏感地反映严重致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应激受损。  相似文献   
14.
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率高是我国胆石症的特点,病情复杂,处理困难,很难通过单纯的手术治疗得到彻底解决,不少病例发生术后残石需要再次、多次手术,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我院自1979年11月以来,改进手术方式,通过新的途径进行术后胆道造影;配合胆道镜器械取石和药物灌注溶石等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内镜鼻胆导管引流术预防急性胰腺炎重症化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急性重症胰腺炎(SA)是一种危重症,无论采取手术或保守疗法,其死亡率均较高[1]。预防AP向SAP转化(即重症化),是改善AP预后,降低AP死亡率的理想手段。1985年12月至1994年2月期间,我们进行了急诊内镜鼻胆导管引流术(ENBD)预防AP重症化的前瞻性研究,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与分组共收治AP165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急性上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胀;脚上胶压痛、反跳痛;哪血、尿淀粉酶升高;(4)B超显示胰腺肿大,质不均,胰外有浸润;(5)赠外胰腺肿瘤、外伤或手术所致的AP及能引起血…  相似文献   
16.
经胆肠吻合的输入空肠袢取除肝胆管残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皮下放置的胆肠吻合输入空肠袢(盲袢)作胆管造影和/或胆道镜检查,对116例肝胆管结石病人进行术后随访。在术后1个月至6年期间,发现胆管残石、蛔虫、狭窄或脓性胆管炎41例,这些病人均需要进一步处理,有的甚至要立即处理。除4例外全部病人均经盲袢用Dormia取石篮或其他器械治疗成功,成功率90%。这种手术适用于肝胆管结石病人,它可提供一条从体外至胆管的通道,并可经此通道采用适当的器械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术后胆管造影,取除残石、蛔虫和胆管引流。通过此途径用非手术方法处理肝内胆管残留病灶优于T管窦道。  相似文献   
17.
术中胆道镜对胆管下端疾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1 250例胆管手术中应用胆道镜检查,检出胆道下端疾病102例,并取石取活检获明确诊断及治疗。102例中,胆道下端癌24例,良性狭窄33例,下端结石嵌顿33例,下端囊状扩张例5例,胰头癌致下端狭窄7例。提示术中胆道镜可明确诊断胆道下端疾病,同时可协助术者取出难以取出的结石及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作者应用导管将受体腹主动脉血液分流至供肝,建立了兔肝脏保存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对再灌注前、后供肝及受体肝脏的组织结构及功能、再灌注后供肝血流量及受体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重复性,且能准确地反映肝移植时供肝保存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我科1981年6月至1989年11月,应用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44例胆道疾患的结果,重点介绍EST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9例,女25例。年龄30~62岁。44例病人中,急性梗阻性胆管炎6例;胆总管结石27例(EST治疗前,先作体外震波碎石1例);缩窄性乳头炎、  相似文献   
20.
纤维连接蛋白对创伤后脓毒症多器官损害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n)在创伤后脓毒症多器官损害(MOD)中的作用与机制,为临床应用Fn制剂防治创伤后MO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创伤后3小时输注Fn治疗,观察创伤后脓毒症小鼠和用Fn治疗后小鼠的血浆F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肝、肾、小肠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创伤后3小时血浆Fn水平(92.17±10.12mg/L)较正常对照(128.17±10.25mg/L)显著降低(P<0.05);脓毒症小鼠肝、肾、小肠均出现明显病理损害,肝小叶Fn聚集沉着;Fn治疗组血浆Fn水平(216.00±24.50mg/L)明显高于脓毒症组(199.40±16.90mg/L),P<0.05;而其血浆TNFα水平(0.77±0.03μg/L)低于脓毒症组水平(0.80±0.04μg/L),肝、肾、小肠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肝组织Fn与正常相似。结论:Fn治疗能有效防止创伤后脓毒症MOD发生,可能与单核巨噬细胞廓清功能改善和TNFα释放减少的双重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