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64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8篇 |
药学 | 18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14年 | 8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
鼠疫耶尔森菌比较和进化基因组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鼠疫菌是鼠疫的病原体,曾经引起3次世界范围的鼠疫大流行。从基因组角度认识鼠疫菌在不同疫源地的演化对鼠疫的检验、鉴定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目前对鼠疫菌基因组进化的认识,并讨论了这些研究成果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3.
鼠疫耶尔森菌全基因组DNA芯片的研制及用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周冬生 韩延平 戴二黑 宋亚军 包静月 裴德翠 李敏 崔百忠 张秀清 童宗中 王津 郭兆彪 祁芝珍 金丽霞 翟俊辉 杜宗敏 王效义 汪建 黄培堂 杨瑞馥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29(3):200-203
目的 研制鼠疫耶尔森菌全基因组DNA芯片,并将其用于比较基因组分析。方法 挑选出4005条鼠疫耶尔森菌基因,PCR扩增各基因,以纯化的PCR产物点样制备芯片,采用双色荧光杂交策略,进行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结果 设计了若干质控杂交组合,芯片杂交结果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成功建立了基于全基因组DNA芯片的鼠疫耶尔森菌比较基因组学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34.
35.
层粘连蛋白受体(LR),是重要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层粘连蛋白的受体。它是一个多功能蛋白,与肿瘤细胞的转移密切相关,能够介导病毒和朊蛋白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并且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本文就层粘连蛋白受体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6.
目前在遗传工程研究中,大多利用大肠杆菌作为分子无性繁殖的宿主。然而,近几年在开创新的无性繁殖宿主的研究中,枯草杆菌是颇有吸引力的。对枯草杆菌的遗传分析已有了较详细的研究,能转导和转化。它的recE_4突变株,是非缺失重组缺陷株, 相似文献
37.
小鼠β-酪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从129Sv小鼠基因组文库中分离克隆β-酪蛋白基因。方法:PCR方法扩增部分β-酪蛋白基因作为探针,用原位杂交和PCR方法从小鼠基因组文库中分离克隆β-酪蛋白基因。结果和结论:通过3轮原位杂交分析,获得了包括小鼠β-酪蛋白全长基因在内的阳性克隆,为进一步构建乳腺特异表达基因打靶载体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8.
在遗传工程研究中,克隆基因表达的检测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克隆的基因DNA,已知它编码某一特殊的蛋白或某种RNA时,可以应用放射免疫化学方法、与相应的RNA探针杂交检测法、测定某种酶的活性及通过适当宿主之互补功能突变株的方法来测定。但当克隆的基因其表达蛋白功能不清楚时,应用微细胞系统检测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微细胞是某些细菌的突变株在生长期间产生的,它具有细胞壁、细胞膜、核蛋 相似文献
39.
本研究首次从野生的志贺氏Ⅰ型痢疾杆菌(简称志Ⅰ)克隆了志贺氏毒素基因,其表达量为野生株的16倍。经次级克隆获得无毒性而有保护作用的志贺氏毒素 B 亚单位在大肠杆菌的高效表达,B 亚单位被纯化至电泳纯,分别制备了 B 亚单位特异的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其研究深度达国际先进水平。对 B 亚单位作为口服苗的一系列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分别将 B 亚单表达在细胞周质、细胞表面、分泌至胞外和与 LacZ 融合,观察哪一种表达方式在小鼠内引起更好的免疫反应;采用了四种不同的启动子和二种克隆载体,探索了哪一类启动子和克隆载体适用于构建口服苗。结果表明,中等强度、不需诱导和体内诱导的启动子和 pBR322是构建 相似文献
40.
连续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对大鼠慢性神经痛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持续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对慢性压迫性损伤所致的神经痛大鼠的长期镇痛效果及其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1/06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①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成功的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4组。对照组持续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25μL/h;用药组分别持续经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生理盐水溶液15,30及60ng/h,共28d。②分别于大鼠坐骨神经结扎前、给药前、给药后3,7,14,21,28d测量下列指标:体质量变化;触诱发痛采用VonFrey细丝0.4~60g测定,从最低值开始,每种细丝测量10次,引起大鼠足爪抬起5次以上时VonFrey细丝最低值为其阈值;热刺激爪退缩阈值采用TF2-光热测痛仪测定,连续测3次,间隔5min,取其平均值;冷敏阈值测定,分别记录大鼠双侧后肢在冷水中1min后的抬足次数,记录时间为2min。每只动物各种测痛方法之间间隔1h。结果:①连续鞘内注射SO3对体质量影响小。②连续鞘内注射SO3可以显著提高结扎侧触诱发痛阈值,剂量越高,镇痛作用越强。SO330ng/h及60ng/h组镇痛强度明显强于15ng/h组(21d:18.7±5.7,20.5±6.0,11.7±2.6)。连续鞘内注射SO360ng/h时可以达到完全镇痛。用药28d其镇痛作用无衰减;停药后各阈值回到给药前水平。③连续鞘内注射SO3可以显著提高结扎侧热刺激爪退缩阈值,剂量越高,镇痛作用越强。各剂量组热刺激爪退缩阈值均高于正常大鼠基础值。用药期内一直保持高效镇痛,停药后其阈值恢复至给药前水平。④连续鞘内注射SO3可以显著减少结扎侧抬足次数,剂量越高,镇痛作用越强,60ng/h时可以达到完全镇痛。用药期内一直保持高效镇痛;停药后结扎侧抬足次数明显增加,基本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结论:长期鞘内注射SO3可有效地治疗神经源性疼痛,未发生成瘾及耐药,其镇痛作用可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