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下肢创伤弧菌感染所致脓毒血症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为嗜盐性海生G-杆菌属,Roland在1970年首先报道由创伤弧菌感染引起小腿坏疽和内毒素性休克,美国、西班牙、日本、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沿海城市相继有创伤弧菌感染的临床报告,然而在祖国大陆沿海关于创伤弧菌感染的病例报道十分罕见。近几年来,我们报告过浙江温州地区陆续发生创伤弧菌脓毒血症引起死亡的病例。该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是一种致命性的重要疾病。为此,我们对下肢创伤弧菌感染所致脓毒血症的早期临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2.
醒脑静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下肢创伤弧菌感染性脓毒血症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成功救治下肢创伤弧菌感染性脓毒血症的诊治体会.方法:5例早期诊断为下肢创伤弧菌感染性脓毒血症的患者,入院1~2 h内患肢多切口切开减张、引流,创面局部外用磺胺米隆 氯霉素简单包扎,创面半暴露结合远红外线间歇照射治疗.7~10 d左右病情稳定或好转后予以清创术.2例患者清创后,病情不稳定,肢体感染重,肌肉大部坏死.为挽救生命而将患肢截肢;3例患者清创后予植皮修复创面.结果: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3例下肢病变较轻,经清创、植皮后保存患肢治愈,2例下肢病变重,肌肉坏死明显,予截肢后治愈,随访至今均无异常.结论:早期诊断并尽早通过外科手术切开减张引流且彻底切除坏死组织,是提高下肢创伤弧菌性脓毒血症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成功抢救1例川芎合并蒿本急性中毒致心搏、呼吸骤停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二甲基甲酰胺(DMF)急性中毒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39例急性DMF中毒病例临床资料,对中毒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其特点。结果39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腹部压痛、头痛等,GPT升高占82%。常规予以补液、VB6和VC、654—2或阿托品注射液解痉、雷尼替丁抗酸等治疗。27例GPT升高者应用甘利欣治疗后5~25d恢复正常。10例腹痛剧烈者用消炎痛栓或度冷丁治疗效果差,6例应用二巯基丙磺钠针,其中5例患者腹痛在1-2d内消失,1例5d消失;其余腹痛者在7d内消失。所有患者均2周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诊断应有明确的DMF接触史、临床表现,还要排除其他疾病。急性DMF中毒的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突出表现为腹痛伴GOT升高。常规予以补液、解痉、止痛、抗酸、护肝等治疗效果不良,二巯基丙磺钠对DMF急性中毒的解毒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6.
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置《急诊医学》选修课程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 医学本科生要适应现代医学发展,掌握急诊医学基本知识 急诊医学是一门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学科,作为整个医学的一部分,必然受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目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开放、交流日益增多,这些已极大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 急诊医学它不仅独立,还涉及临床各科互相关连的各种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HD)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脑水肿和脑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复苏组、BHD组。建立窒息型大鼠CPR模型,于复苏后24 h取样,采用干湿重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和脑组织匀浆的S100B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复苏组在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24 h脑水含量增加,复苏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S100B、NSE含量显著升高;与复苏组比较,BHD组脑水肿减轻,大鼠血清和脑组织匀浆S100B、NSE含量显著降低。结论:BHD能够降低脑水肿,降低脑损伤指标,可能在CPR中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心肺复苏(CPR)后大鼠脑皮质脑红蛋白(NGB)表达、神经功能评分(NDS)、大脑皮质病理的变化及氯化血红素(Hemin)干预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n=40):对照组(A)、复苏组(B)、药物组(C),建立窒息致大鼠心搏骤停CPR模型,观测大鼠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各时间点(0.5 h,3 h,6 h,12 h,24 h)NGB表达、NDS及大脑皮质病理改变.实验数据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用Tukey检验.结果 与A组同时间点比较,B组ROSC后12 h,24 h NGB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ROSC后各时间点NDS显著降低(P<0.01)、脑组织形态学明显异常;C组ROSC后6 h,12 h,24 h NGB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ROSC后3 h,6 h,12 h NDS显著降低(P<0.01).与B组同时间点比较,C组ROSC后12 h,24 hNGB表达和NDS均显著升高(P<0.01),ROSC后脑组织形态学异常明显减轻.结论 大鼠CPR后大脑皮质区NGB表达增加、NDS降低、脑组织形态学明显异常,Hemin能增加大脑皮层NGB表达、提高NDS、减轻皮层病理损伤,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大脑皮层病理改变及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复苏组、乌司他丁组(药物组),每组按气管切开后(对照组)或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复苏组、药物组)0.5、3、6、12h和24h分为5个亚组(n=8)。复苏组和药物组采用窒息致大鼠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模型,药物组于ROSC后2min内经颈动脉推注乌司他丁(100000U/kg)。对照组仅行麻醉、气管切开和血管穿刺。各组分别于各时间点取血和组织标本,以ELISA法检测血清NSE浓度,光镜下观察大脑皮层的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苏组和药物组ROSC后各亚组各时间点血清NSE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复苏组比较,药物组ROSC后6、12、24h血清NSE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药物组病理损害轻于复苏组。结论:乌司他丁通过降低血清NSE浓度对心肺复苏后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早期脑水肿与血脑屏障变化的时间特点,研究乌司他丁对复苏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96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复苏组(分复苏后即刻、0.5h、3h、6h、9h),药物组(给药后即刻、0.5h、3h、6h、9h),建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检测脑组织水含量及EB含量,观察心肺复苏后各时点脑水肿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心肺复苏后0.5h起就出现脑组织水含量的持续增加,6h后EB含量升高,电镜显示神经细胞胞质水肿,血管神经突起间隙(VR间隙)扩张。而药物组仅于复苏后0.5、3h有脑组织水含量的增加,6h后水含量下降,电镜观察神经细胞水肿减轻,VR间隙呈轻度局灶性扩张。给药后9h内均未见EB含量的升高。结论心肺复苏早期即出现脑水肿,开始以细胞毒性脑水肿为主,而后血脑屏障开放,促使血管源性脑水肿形成,乌司他丁可以通过抑制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