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2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28篇 |
临床医学 | 95篇 |
内科学 | 77篇 |
神经病学 | 72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198篇 |
预防医学 | 61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77篇 |
中国医学 | 97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92.
垂体柄解剖特点与MRI表现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体不仅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外环境,而且需要更为稳定的内环境。维持后的稳定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反应较快的植物神经系统,另外一条反应较慢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的高级中枢,它通过垂体柄与垂体的前、后叶相连,构成下丘脑—垂体—靶器官神经内分泌轴。垂体柄损伤后直接影响内分泌轴的正常功能,而解剖的完整才能保证功能的正常。 相似文献
93.
本文报告并分析了53例老年人颅向肿瘤的临床特点.年龄范围60~82岁,男45例,女8例。占同期颅内肿瘤的5.4%。肿瘤大多位于额叶.53例中以胶质细胞瘤最多,占41.5%,转移瘤次之,占30.2%。随着老年人寿龄的延长及诊断技术的提高,老年人颅内肿瘤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临床分为三类:(1)卒中型;(2)颅内高压型;(3)精神痴呆型。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呈衰退的改变,因前老年人颅内肿瘤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较轻;在临床上易误诊。本文还对有关老年人颅内肿瘤的治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
黄勤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3,(2)
肿瘤发生是一个多阶段演化过程。外源性致癌物诱导机体某些易感细胞的遗传物质,使之发生变化,进而获得一种具有选择生长优势和克隆扩增的异常增殖细胞即肿瘤细胞。其关键因素在于细胞染色体上原癌基因激活或(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到1990年为止,已发现100多个激活的原癌基 相似文献
95.
黄勤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80,(6)
1970年1月~1976年12月,作者收治的576例脊髓损伤的病人,其中24例发展成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或出血,或两者皆存在,24例中男性22例,女性2例,年龄在12~32岁,24例中有20例(80%)于外伤后4周内产生胃十二指肠出血或溃疡,或二者皆有.另外3例产生于5~7周,1例则在损伤后第12周发生.16例(66%)被发现有急性血球容积下降、低血压和心搏过速.12例(50%)有恶心呕吐,其中4例 相似文献
96.
背景:肝储脂细胞产生胶原是导致肝硬化的直接原因,调控肝储脂细胞产生胶原的能力即可以防治肝硬化。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d对体外培养肝储脂细胞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储脂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100mg/L人参皂苷Rd进行培养干扰,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技术检测Ⅰ,Ⅲ型胶原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比对照组,Ⅰ,Ⅲ型胶原阳性产物吸光度和面积比值明显降低(P<0.05),说明人参皂苷Rd对体外培养肝储脂细胞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有明显调节作用,影响肝储脂细胞产生胶原纤维。 相似文献
97.
从解剖、生理、内镜以及组织学的角度,食管胃交界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可定义为食管鳞状上皮的末端和胃柱状上皮起始交界区域的肌肉或黏膜结构.EGJ的肌肉结构形成了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可以通过生理测压法监测EGJ的压力变化而评价其功能. 相似文献
98.
上消化道颗粒细胞肿瘤1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及治疗和预后。方法观察10例上消化道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组织形态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特征。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0.5岁,男女比例为7∶3。9例上消化道颗粒细胞肿瘤位于食管,1例位于胃。肿块多位于黏膜层至黏膜下层。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呈紧密的巢状或片状,多呈浸润性生长,但常无坏死。细胞呈圆形、多边形或梭形,细胞质丰富且含有多量呈PAS-D阳性的嗜双色性颗粒状物质,细胞核小、圆而居中,核分裂象少见。免疫谱示肿瘤细胞均呈弥漫强阳性表达nestin和S-100,多呈CD68差异性阳性表达,而CK、CD117、CD34、desmin和SMA均阴性。经随访12~54个月,10例肿瘤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上消化道颗粒细胞肿瘤少见,但特征性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有助于诊断,多行内窥镜下或手术切除治疗,常具有良性的临床经过。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