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6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57篇
内科学   136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54篇
外科学   251篇
综合类   579篇
预防医学   20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17篇
  3篇
中国医学   298篇
肿瘤学   11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2004~2005年东莞市流感病毒分离鉴定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东莞市流感病毒感染流行情况。方法:采集门诊疑似流感病人咽拭子分泌物,接种MDCK细胞。于CO2温箱中33.5℃分离培养。培养液血凝试验阳性标本进行分型鉴定。结果:2004年412例中有42例分离出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0.19%;其中H3N2为24例,B型18例。2005年521例中有19例分离出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3.65%;其中H3N2为10例,H1N1为5例,B型4例。两年的病毒分离阳性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钟=16.14,P〈0.01)。结论:2005年分离率低于2004年,2004年仅有H3N2与B型,2005年比2004年多了H1N1型,两年均以H3N2来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52.
患儿男,8岁2个月,发热咳嗽4d,头痛呕吐1d,拟诊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脑炎于2005年3月10日入院,入院时体温36.5℃,血压97/58mm Hg(1 mm Hg=0.133kPa),神志清,皮肤黑,声音粗,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晚期头颈部肿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对复治的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给予GEM 1000mg/m2静滴,第1、8d,每周期CDDP 60mg/m2,静滴(分5次第1-5d),21d为1周期,2周期后评定疗效,平均3.52个周期。结果 27例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7例,总有效率29.63%,中位缓解期4.4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毒副作用主要为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为骨髓抑制。结论 吉西他滨加顺铂可作为复发性晚期头颈部肿瘤的挽救性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4.
黄勇 《中国卫生产业》2014,(17):163-164
目的:分析中医益气活血法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病毒性心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分组,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益气活血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例数为3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23例,总有效率为76.66%,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益气活血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55.
患者女.71岁,以右足背皮下结节50余年,加重伴局部扩散3年就诊。50余年前发现右足背处一蚕豆大小结节,肤色,无自觉症状,未在意,结节生长缓慢,渐增多、部分融合,无压痛。3年前在外院诊断腱鞘囊肿行肿物切除,组织病理诊断低度恶性血管源性肿瘤,未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半年后在原切口边缘重新长出一不规则结节.形态0原来皮损基本类似,肿物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40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β-HCG、血孕酮及包块直径变化,并统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β-HCG、血孕酮含量及包块直径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β-HCG、血孕酮含量及包块直径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血β-HCG(1252±87.62)IU/L、血孕酮(4.53±1.13)U/L及包块直径(1.52±0.22)cm明显低于对照组血β-HCG(1367.84±93.47)IU/L、血孕酮(7.12±1.06)U/L及包块直径(2.17±0.24)cm,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88.50%(177/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1.50%(163/20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50%(43/2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0%(45/200)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4,P=0.107)。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改善患者的血孕酮及血β-HCG含量,明显降低包块直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7.
目的:系统评价扩大淋巴结切除与标准淋巴结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8期)、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偏倚风险后,对纳入的5篇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文献内容分为扩大淋巴结切除组(Extended组)和标准淋巴结切除组(Standard组)。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Standard组比较,Extended组手术时间(MD=-46.34,95%CI:-71.26~-21.41,P=0.0003)和术后住院时间(MD=-2.22,95%CI:-2.41~-2.03,P0.0001)明显增加;Standard组R0切除率明显高于Extended组(OR=0.57,95%CI:0.36~0.92,P=0.02)。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死亡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胰头癌行扩大淋巴结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对于本身可切除的胰头癌患者而言并未获益,其死亡率、术中失血量与行标准淋巴结切除相比并无明显差别,反而增加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中药对结直肠炎病变后诱发结直肠癌小鼠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偶氮氧化甲烷/葡聚糖硫酸钠方法建立结直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小鼠模型,治疗组以加减四君子汤颗粒加蒸馏水配成溶液,药物质量浓度19.92%,3.32 g/kg灌胃,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4周后处死各组小鼠并留取血液和结直肠组织组织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method,ELISA)法检测血清IL-6浓度,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简称HE染色法)染色镜下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EGF蛋白表达。结果:健脾益气治疗组小鼠的体质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小鼠血清IL-6表达量比模型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小鼠的E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中药能增加结直肠炎病变后诱发结直肠癌小鼠的体质量,减少炎症因子IL-6的表达和降低EGF蛋白表达,可为健脾益气中药抗结肠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归芪白术方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荷瘤小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昆明种小鼠进行实验并建立胃癌荷瘤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模型组、奥沙利铂组(10 mg·kg-1)、联合高、中、低剂量组(奥沙利铂10 mg·kg-1联合归芪白术方17.68、8.84、4.42 g·kg-1);末次给药后,取移植瘤,计算抑瘤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瘤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8(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IHC)检测EGFR、磷酸化EGFR(p-EGFR)、VEGFR2、磷酸化VEGFR2(p-VEGFR2)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EGFR、VEGFR2 mRNA相对表达。结果 给药组瘤体质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与奥沙利铂组比较,联合高、中剂量组瘤体质量明显下降(P<0.05,P<0.01);模型组肿瘤细胞密度较高,细胞形状规则,未见明确的组织坏死灶;给药组肿瘤细胞密度降低,可见明确的组织坏死灶及大规模炎性细胞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与给药组血清中EGF,VEGF和IL-8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血清中EGF、VEGF和IL-8水平显著降低(P<0.01),EGFR、p-EGFR、VEGFR2、p-VEGFR2和CD31蛋白及EGFR、VEGFR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奥沙利铂组比较,联合高、中剂量组EGF、VEGF和IL-8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EGFR、p-EGFR、VEGFR2、p-VEGFR2和CD31蛋白及EGFR、VEGFR2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联合低剂量组中EGF、VEGF和IL-8含量降低,EGFR、p-EGFR、VEGFR2、p-VEGFR2和CD31蛋白及EGFR、VEGFR2 mRNA表达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归芪白术方联合奥沙利铂能通过影响EGFR,VEGFR2的表达,抑制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生长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