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6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评价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淡漠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诊断为CSVD的住院患者的 临床资料。采用2018年国际淡漠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淡漠诊断。患者淡漠程度、认知功能、抑郁、白 质病变程度及陪护负担分别采用神经精神调查表淡漠分量表(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apathy,NPI - apathy)或淡漠评价评定量表临床版(apathy evaluating scale-clinician,AES-C)、老年痴呆量表-认知评 分(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on,ADAS-cog)、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白质损伤Fazekas量表、陪护负担量表(caregiver burden scale,CBS)进行评定,总结评价CSVD 患者淡漠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67例CSVD患者,平均年龄66.39±5.29岁,男性36例(53.73%)。23例(34.33%)诊断 为淡漠综合征,进一步分析淡漠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认知与行为活动减少发生率最高(86.96%)。 淡漠程度与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 = 0.301,P = 0.013),与认知障碍程度呈正相 关(r =0.336,P =0.007),与抑郁障碍无明显相关性(r =0.186,P =0.458),与陪护负担呈正相关 (r =0.312,P =0.010)。 结论 淡漠综合征在老年CSVD患者中较常见,主要症状表现为认知障碍与行为活动减少,增加陪 护负担。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增强CT联合直方图分析鉴别诊断腮腺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PA)的价值。方法 对37例Warthin瘤(Warthin瘤组)及28例PA(PA组)行颌面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测量平扫及增强CT动脉期(AP)及静脉期(VP)病灶CT值,记录其强化方式及双期增强净强化值,计算增强CT相关直方图参数,包括均值(Mean)、标准差(StdDev)、最小值(Min)、最大值(Max)、中位数(Median)、偏度(Skew)及峰度(Kurt)。比较组间各参数值差异,绘制各参数鉴别诊断腮腺Warthin瘤与PA的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组间各期CT值、AP净强化值及强化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eanAP、MinAP、MaxAP、MedianAP、SkewAP、MeanVP、StdDevVP、MinVP、MedianVP及SkewV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强化方式、AP净强化值、MeanAP、MinAP、MaxAP、MedianAP及SkewAP鉴别诊断PA与Warthin瘤的AUC及约登指数均高于VP直方图参数,其中SkewAP的约登指数最高(0.71),AUC为0.88;强化方式+SkewAP联合诊断效能最高,其AUC、约登指数、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4、0.80、83.58%及96.43%。结论 增强CT联合AP直方图分析有助于鉴别腮腺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各参数联合诊断效能优于单一参数。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病毒灭活血浆光照后延时过滤以及MB—P病毒灭活血浆留样后延时检测这两个因素对病毒灭活血浆亚甲蓝残留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ml/袋全血20袋,分离血浆后进行病毒灭活,在光照结束后0h、1h、2h、3h过滤留样,进行亚甲蓝残留量检测。随机抽取病毒灭活血浆20袋,留样后样本于室温下放置0h、3h、6h进行亚甲蓝残留量检测。均采用同相萃取法进行检测。结果光照结束后0h、1h、2h、3h过滤的样本亚甲蓝残留量分别为(0.178±0.041)μmol/L、(0.198±0.056)μmol/L、(0.238±0.047)μmol/L、(0.309±0.065)μmol/L,延时过滤2h以上亚甲蓝残留量与0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留样后样本于室温下放置0h、3h、6h亚甲蓝残留量分别为(0.173±0.058)μmol/L、(0.128±0.049)μmol/L、(0.087±0.043)μmol/L,延时检测6h以上亚甲蓝残留量与0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B—P病毒灭活光照后延时过滤以及MB—P病毒灭活血浆留样后延时检测均对亚甲蓝残留量有影响,在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分析不对称性脑白质疏松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不对称性脑白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及发病机制.方法 连续收集266例年龄40岁以上患者资料,所有患者行头颅MR1及颈动脉超声检查,依据头颅MRI诊断脑白质疏松症112例.依据MRI-FLAIR半定量分析方法 计算白质高信号的体积并对腔隙性梗死灶计数,白质高信号重侧与轻侧比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40岁以上医务人员脑卒中相关风险的分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北京市38所医院4278例医务人员中抽取1426例,调查其脑卒中相关风险。结果入选人群中各危险因素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脂血症(468例,32.8%)、伏案工作〉6h(464例,32.5%)、高血压(323例,22.7%)、每日活动〈30min(285例,20.0%)。男性危险因素前3位为,高脂血症(35.94%)、高血压(27.46%)、吸烟(18.53%);女性危险因素前3位为,高脂血症(31.39%)、高血压(20.45%)、睡眠障碍(17.28%)。其中,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在男性中的比例高于女性,女性肥胖的比例高于男性。结论一日三餐没有规律,不注意营养搭配;劳动强度大,伏案工作时间过长,缺乏体力活动,睡眠不足;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等状况可能是目前导致医务人员脑卒中危险因素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北京市40岁以上女医师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样北京市40家医院40岁以上女医师1406例,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和特征分析.结果 本组平均年龄(46.5±5.4)岁,脑卒中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脂血症(27.7%)、高血压(20.8%)、睡眠障碍(14.3%)、焦虑抑郁(14.1%)、糖尿病(8.6%)、吸煳(...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重症医学水平的提升,使一些诸如颅脑外伤及严重脑血管事件的患者得以生存下来。他们中有很多在脑部受损后到意识恢复这段时期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DOC)。近几年临床上开发了许多量表以有效评估意识水平,帮助确立正确的诊断和评估患者意识恢复情况。常用的有格拉斯哥量表(GCS)、FOUR量表、CRS-R量表、WHIM量表、SMART量表等。那么这些量表分别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在临床工作中又该如何选择,本文就这一问题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分析正常成人斜坡骨髓的MRI信号特点,为临床早期发现颅底疾病侵犯斜坡或其他系统疾病引起斜坡信号改变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592名正常成人颅脑正中矢状面T1WI,按每10岁为一年龄组分为7组。采用多组等级资料比较秩和检验分析不同年龄组间的斜坡骨髓信号差异,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性别间的斜坡骨髓信号差异。将斜坡骨髓信号分为4型:Ⅰ型为完全低信号,Ⅱ型为以低信号为主伴有部分高信号,Ⅲ型为以高信号为主伴有部分低信号,Ⅳ型为完全高信号。 结果 斜坡Ⅰ型在成人中占有比例较少,仅为2.87%;Ⅱ型占11.66%,多集中在54岁以下年龄组;Ⅲ型占44.59%,在各年龄段中分布比较均衡,在所有统计量中占有比例最大;Ⅳ型占40.88%,在高年龄者中占有比例较大。不同年龄组间的斜坡骨髓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Ⅳ型中男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人斜坡骨髓信号随着年龄而改变,且存在性别差异。熟悉成人斜坡骨髓信号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早期发现颅底疾病侵犯斜坡或其他系统疾病引起斜坡信号改变。  相似文献   
89.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6岁,因"四肢动作不准、多动、力弱7个月"于2008-07-25入院.患者入院前7个月无诱因连续数天失眠后出现焦虑、易怒,伴心悸、食欲差、记忆力减退、阳痿和便秘.口服阿米替林25mg,1次/d,1周后失眠及心悸减轻,情绪正常,但出现四肢麻木、肢体动作协调不准.停药后肢体症状仍进行性加重,伴不自主动作,以浅睡眠时显著,致使肢体软组织频繁磕碰伤,曾坠床致左股骨颈骨折;深睡眠时不自主动作消失.入院前2个月开始卧床.自患病以来体重减轻20kg,近3周出现间断低热,无咳嗽、咳痰,无头痛、头晕.既往无特殊病史.吸烟40年,20支/d,少量饮酒.其父故于肺癌.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症(LA)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7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因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住院的患者206例,其中确诊LA 118例.根据头颅核磁共振(MRI)所见,将其按照Fazekas评分标准分为无/轻度组(0~1分)和中/重度组(2~3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冠心病史、总胆同醇、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和hs-CRP的差异.结果 无/轻度组55例,中/重度组6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65.8±12.4、74.5±10.8岁,P=0.000),冠心病史(15、37例,P=0.001)、收缩压(127.93±17.54、147.28±20.90mmHg,P=0.000)和舒张压(77.00±12.99、84.89±12.54mmHg,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其均为LA的相关危险因素.两组患者hs-CRP(分别为8.47±1.79mg/L和9.77±2.12mg/L)的差异显著(P=0.001);进一步剔除年龄、冠心病史、总胆固醇、血压等因素,发现两组的hsCRP仍有统计学差异(OR-1.295,95%CI:1.008~1.665;P=0.043).结论 hs-CRP可能参与LA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