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7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61篇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982-1995年,在河南省确山县赵庄等3个村班氏丝虫病中度流行区,采取普服0.3%-0.4%的海群生药盐4-6个月和微丝蚴血症者加服海群生4.2g7日双疗程防治措施后,终止防治措施,进行病原学和蚊媒的纵向观察.结果表明,有效地控制微丝蚴血症者,使微丝蚴率降到1%左右、微丝蚴密度降到5条以下/60μl,在10年以内,可以阻断班氏丝虫病的传播,达到消灭班氏丝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基本消除丝虫病后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在不采取任何病原防治措施下的传播作用。方法选择柘城县张庄村为观察点,病原学监测和蚊媒监测采取常规方法,血清学检测采用IFAT、ELISA、Dot-ELISA(查抗体)和ICT(查循环抗原)方法,同时进行居民防蚊情况调查。结果1990年残存微丝蚴血症者39人,人群微丝蚴率2.01%(39/2040),2000年微丝蚴血症者全部转阴,人群微丝蚴率降为0;1990、1991和1994年检测人群丝虫抗体阳性率和抗体阳性者的几何平均滴度均逐渐下降,1998年检测92名12岁以下儿童血中丝虫循环抗原均为阴性;淡色库蚊幼丝虫自然感染率逐年下降,自1997年未再发现感染蚊;1990~2002年当地居民经济收人逐渐增加,普遍采取防蚊措施。结论基本消除丝虫病后,随居民经济和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防病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防蚊措施的加强,即使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残存微丝蚴血症者也不能引发丝虫病流行,丝虫病传播已经被阻断。  相似文献   
123.
PET-CT一体机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医学影像学诊断仪器。自2002年8月以来,我院对297例患者采用PET—CT机行增强扫描,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现将增强扫描过程中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接受CRRT治疗的126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机及方式分成4组:第2期常规组(对照组)、第2期CRRT组、第3期早期CRRT组(48 h内启动治疗)、第3期晚期CRRT组(48 h内未启动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8 h后各组的平均动脉压、血肌酐、血尿素氮及28 d病死率。结果:3组经过CRRT的患者,血清肌酐值、血尿素氮都比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其中在第3期2组CRRT患者中,早期组比晚期组下降明显(P0.05);第2期常规组、第2期CRRT组及第3期早期CRRT组的平均动脉压显著增加(P0.05);第3期晚期CRRT组的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第3期早期CRRT组(P0.05)。结论:CRRT是有效治疗急性肾损伤的方法,对于处于第3期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应尽早(48 h)给予治疗,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5.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意识及健康习惯影响,探讨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3—12月在该科住院患者中58名糖尿病患者作为参考对象,通过询问和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通过糖尿病知识讲座、医师答疑解惑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性的一对一交谈经验和感想,评价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通过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饮食与运动习惯、并发症知识掌握程度均得到显著提升,护理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意识,有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不典型临床表现,提高全科医生对嗜铬细胞瘤的认识,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首诊于我院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患者为44岁女性,因发热1.5 d、心悸0.5 d就诊我院,查血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初步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因出现心悸伴头痛、胸闷、心前区压迫感、恶心、呕吐等当日复诊,查血压不高,心电图提示ST-T轻度异常,考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转上级医院。入院后先后诊断为急性感染、ACS,给予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患者症状较前好转,但仍持续发热。后再发心悸并伴血压异常升高等症状,经肾上腺CT检查及相关激素检查确诊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转泌尿外科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诊断。术后随访1.5年类似症状未再发作。结论临床医生要加强对嗜铬细胞瘤的认识,接诊有血压升高伴头痛、心悸、大汗、肢体麻木、发热等症状患者时应考虑到嗜铬细胞瘤的可能,详细问诊,及时行相关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27.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库存红细胞悬液在不同温度复温后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成年患者80例,均为在围手术期接受临床输注红细胞悬液,随机均分为4组,按复温水温起始温度不同分为1组(32℃)、2组(35℃)、3组(38℃)及对照组,每组20例,每例输注红细胞悬液2U。红细胞悬液由血库取出后,对照组红细胞悬液放置于室温中30min以上再进行输注,1~3组分别在起始温度为32、35、38℃水中复温15 min后再进行输注。观察输注前30min和输注后30min患者肛温变化、输注过程中血管痉挛性收缩发生率、麻醉苏醒期寒战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1组患者输注后体温明显低于输注前体温(P<0.05),2组和3组输注前后体温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和3组患者输注后体温分别与对照组输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和3组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痉挛性收缩而影响输注速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和1组(P<0.05)。麻醉苏醒期寒战发生率,对照组>1组>2组>3组,4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库存红细胞悬液输注前采用35~38℃水温进行复温后输注的临床效果优于室温条件下和32℃水温复温者。  相似文献   
128.
<正>化疗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有效的化疗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命[1]。但化疗本身具有较明显的毒副作用及并发症,便秘是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当会降低病人生活质量,继而影响化疗顺利进行。我科对76例中晚期消化道肿瘤住院患者化疗所致便秘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护理,维持肿瘤病人基本生活需要,减  相似文献   
129.
林臻  黄倩  王萍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6):2792-2795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医院感染的经济损失及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肿瘤治疗中心发生肠杆菌医院感染的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为CRE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为CSE组,比较两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预后的差异、筛查高危因素。结果发生肠杆菌医院感染老年恶性肿瘤患者436例,其中CRE组97例,CSE组339例,CRE感染发生率为22.25%;CRE组平均住院时间较CSE组延长33d,病死率上升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年龄、住院时间、肾功能不全及1个月内使用β-内酰胺抑制剂类、万古霉素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CRE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CRE感染增加患者的经济损失,发生的危险因素与抗肿瘤治疗特点相关。  相似文献   
130.
根据笔者多年在急诊室科的护理经验,本文针对心肌梗塞的原因、治疗期间的护理、预防及护理时的一般注意事项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