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7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60篇
  1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倩  张娜  方云 《现代预防医学》2022,(14):2683-2688
目的 探索和构建公共卫生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长效机制的模型。方法 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和访谈以构建模型,通过对照组和干预组统计学分析和开展问卷满意度调查来分析模型的可行性,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统计分析使用Stata 14软件。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实践能力总计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660,P = 0.002),综合实践能力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6.656,P<0.001)。学生满意度,就业机构或升学学校满意度分析均提示模型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结论 模型具有可行性,为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本科生实践能力提供了方法实践。  相似文献   
12.
曹梦珍  黄倩  牛明  赵旭  肖小河 《中草药》2023,54(10):3150-3157
目的 从鳖甲临床抗肝纤维化功效出发并结合近红外光谱,探索建立关联抗肝纤维化活性的鳖甲质量生物活性评价方法。方法 建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LX-2肝纤维化细胞模型,采用qRT-PCR检测鳖甲对I型胶原(type I collagen,COL1)mRNA表达的影响,计算鳖甲对COL1 mRNA相对表达量的抑制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鳖甲对COL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评价鳖甲在细胞模型上的抗肝纤维化生物活性。采集并处理不同批次鳖甲药材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通过谱-效相关分析探究鳖甲药材近红外光谱数据与其抗肝纤维化活性的相关性,筛选活性波段,建立鳖甲的效应近红外谱,以效应近红外谱下面积评价鳖甲药材的质量。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鳖甲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Trionycis Carapax,WECT)处理组细胞中COL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0.01);基于谱-效相关分析,共筛选得到R>0.6、P<0.05且波数大于8 cm−1的活性波段3个,分别为5226~5235 cm−1、5943~6071 cm−1与6379~6396 cm−1,以3个活性波段下面积为指标,建立鳖甲药材的效应近红外谱,计算各特征波段下面积和,并分析其与生物活性的相关性,两者相关系数R为0.813 53。结论 WECT可抑制LX-2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来治疗肝纤维化;效应波谱下面积和(5226~5235 cm−1、5943~6071 cm−1与6379~6396 cm−1)作为鳖甲药材的质量评价系数,用于评价鳖甲药材的质量,可区分不同批次鳖甲药材的抗肝纤维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成都地区汉族人群ACE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调查中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基因多态性分布及与血清ACE(SA CE)活性的相关性.采用比色法和PCR技术,对90例健康汉族人群进行SACE活性和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的检测.结果显示:中国汉族人群ACE基因DD型占18%,DI型占44%,II 型占38%, D和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0和0.60.ACE基因多态性与SACE活性密切相关,提示不同种族间ACE基因分布存在着差异,中国汉族人群ACE基因多态性以II型和I等位基因占优势;SACE活性受ACE基因I/D多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临床试验在国内日渐频繁,知情同意权作为受试者的一项权利已经得到普遍认同,现在医患双方都比较注重诊疗实践中一般的知情同意,而对临床试验中受试者这一特殊群体的"知情同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在实践中这项权利常被侵犯,为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医院作为临床试验的必经场所,理应肩负起保护受试者权益的重任,文章从医院管理着手通过分析目前受试者知情同意权的保护现状进而探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Objective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of non-curative resection in superficial esophageal cancer (SEC)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and to evaluate the prognosis.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data of 207 SEC patients who received ESD. The median follow-up was 48 months. Results The en bloc resection rate was 89.25% (191/214), the complete resection rate was 80.84 % (173/214), the curative resection rate was 70.09% (150/214) and the non-curative resection rate was 29.91% (64/214). The maximum long diameter of specimen was 110 mm. Age, gender, tumor size, lesions performance during surgery and operation time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non-curative resection (P<0.05). Female, lesion diameter≥50mm and poorly performed lesions were identified as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non-curative resection. In the noncurative resection group,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cancer-free survival and survival between patients who had no additional treatmeat after ESD and those who underwent surgery or radiotherapy.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poor general condition who are not willing to undergo surgery or chemoradiotherapy, regular endoscopy seems to be an option. © 2020, CHINA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7.
18.
该文通过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近10年完成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一般资料,结合临床试验过程中的管理经验,对我院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保证医疗器械试验的质量,提高医院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9.
炎症小体在肝脏的天然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炎症小体的过度活化能够导致肝脏的炎症损伤,其中NLRP3炎症小体的损伤机制研究最为清楚。研究表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可能均与炎症小体(尤其NLRP3炎症小体)的过度活化有关。本文将分别从炎症小体、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机制及其在不同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从NLRP3炎症小体角度,为肝脏疾病的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肝内胆汁淤积是由遗传、免疫、炎症、结石、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胆汁生成、分泌、排泄功能障碍,不能正常排入十二指肠而逆流入血,引起一系列器质性损害、代谢失调和功能紊乱的临床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揭示出肠道微生态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综述了肠道微生态及炎症因子在肝内胆汁淤积中的作用机制,探究益生菌在调节肠道菌群稳态,改善肠道微环境等方面进展,为临床治疗、科研研究和药物研发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