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50篇 |
免费 | 177篇 |
国内免费 | 6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15篇 |
妇产科学 | 16篇 |
基础医学 | 79篇 |
口腔科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468篇 |
内科学 | 152篇 |
皮肤病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23篇 |
特种医学 | 47篇 |
外科学 | 69篇 |
综合类 | 711篇 |
预防医学 | 319篇 |
眼科学 | 20篇 |
药学 | 321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261篇 |
肿瘤学 | 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135篇 |
2020年 | 109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69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134篇 |
2013年 | 140篇 |
2012年 | 190篇 |
2011年 | 165篇 |
2010年 | 149篇 |
2009年 | 123篇 |
2008年 | 111篇 |
2007年 | 118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75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泉州市部分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腰背痛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护士易患腰背痛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方法对泉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护龄1年以上的17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4.27%的护士有腰背痛史,近半年内的发病率为59.65%;年龄为(24.65±2.81)岁;易患腰背痛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护龄、社会心理因素、工作性质、组织管理因素等。结论护士易患职业性腰背痛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防治腰背痛关键在于护士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初级预防、早期干预及合理的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伴低钙血症血钙水平及补钙的方法。方法:将伴有低钙血症的6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入院时补钙,对照组1周后补钙。在入院时、入院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进行血游离钙测定。结果:18例轻度HIE血游离钙为(0.78±0.10) mmo1/L,30例中度为(0.72±0.13) mmo1/L,16例重度为(0.56±0.09) mmo1/L。轻、中度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重度与轻、中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分别为 6.71,4.38,P<0.01)。两组患儿入院时和入院后第14天血游离钙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第7 d治疗组血游离钙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28,P<0.01)。结论:HIE患儿伴血游离钙降低时常规予以补钙是安全的,入院时补钙和1周后补钙对病情转归无影响。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儿童慢性咳嗽尤其与哮喘相关的慢性咳嗽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117例5~16岁慢性咳嗽患儿的血清ECP和肺功能,其中哮喘发作组53例,哮喘缓解组3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组22例,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组12例;另设2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 血清ECP水平在哮喘发作组及咳嗽变异型哮喘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缓解组、PND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最大呼气峰流速(PEF)预计值、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3)预计值、用力肺活量(FVC)预计值哮喘发作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哮喘缓解组、PND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变异型哮喘组PE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3、FV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ECP是导致气道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重要介质,血清ECP水平可反映气道高反应性发展的早期阶段,在反映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特异性及敏感性。ECP可作为慢性咳嗽鉴别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可用于筛选不典型哮喘。 相似文献
74.
赵嘉咏申晓靖张白帆黄丽莉夏胜利黄学勇许汴利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6,(5):430-433
目的分析2012-2015年河南省5岁以下腹泻儿童A组轮状病毒的感染状况及病原学特征,为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监测、防控及爆发病例的调查及疫苗研发提供基线数据和方法学参考。方法采集河南省两个监测哨点医院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例的粪便样本1 433份。双抗体夹心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阳性样本抽提病毒RNA,两步巢式多重RT-PCR进行G/P基因分型。结果1 433份腹泻样本共检出A组轮状病毒482份,总阳性率33.6%;轮状病毒检出率的季节性特征显著,存在秋季(9-11月份)和春季(3-5月份)两个较为显著的高峰。A组轮状病毒G分型以G1、G2、G3、G9为主;P分型以P[4]、P[8]为主;型别组合以G9P[8]、G2P[4]、G3P[8]、G1P[8]为主;还存在混合感染型别。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1.4∶1;以4-12个月龄的婴幼儿为主;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临床症状以轻中度腹泻为主,部分病例存在发热、呕吐、脱水等现象。结论河南省5岁以下腹泻患儿中存在较高的A组轮状病毒感染率,以秋季和春季为主,且存在混合感染病例;病原体可分为多种基因型别,G9P[8]为优势型别;大部分感染病例以轻症为主。 相似文献
75.
HIV-1感染相关细胞因子IFN-γ通过Rta基因启动子激活人类疱疹病毒8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HIV 1感染中相关细胞因子IFN γ对人类疱疹病毒 8型 (HHV 8)Rta基因启动子活性影响 ;评价Rta基因启动子在多种细胞中的启动活性。方法 将已构建的HHV 8Rta启动子 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和含HIV 1Tat基因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多种细胞 ,转染后 2 4h加入IFN γ和 或重组HIV 1gp12 0刺激 ,刺激后 2 4h收集细胞 ,进行虫荧光素酶活性检测。试验同时以佛波酯类化合物TPA刺激为阳性对照 ,进行最佳刺激时间点的选择和不同转染方法转染效率的比较。结果 ①HHV 8Rta启动子启动活性在TPA刺激后的 2 4h达到最高峰 ;②HHV 8Rta启动子启动活性的发挥不依赖于HHV 8和 或EBV基因组的存在 ,且在血管内皮细胞 (HUVECs)中启动活性最佳 ;③IFN γ可以诱导Rta启动子活性 ;但HIV 1Tat和gp12 0蛋白与IFN γ协同上调Rta启动子活性的能力较弱。结论 HIV 1感染中相关细胞因子IFN γ至少部分通过Rta基因启动子激活HHV 8的复制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A/C)的基础疾病、发病诱因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65例老年A/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C患者的基础疾病、发病诱因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肾功能恢复患者和肾功能部分恢复患者合并为肾功能恢复组,肾功能未恢复患者与死亡患者合并为肾功能未恢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少尿持续时间、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和最高血清肌酐(Scr)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是老年A/C患者的主要基础疾病(38.5%,25/65),药物因素(30.8%,20/65)和严重感染(27.7%,l8/65)是老年A/C患者的主要发病诱因.与肾功能恢复组比较,肾功能未恢复组患者少尿持续时间较长[(1 1.5±3.4)d比(4.2±1.8)d,P<0.05]、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23.6±3.1)g/L比(26.6± 4.5) g/L,P<0.05],而最高Scr水平较高[(601.2± 142.7) μmol/L比(421.3±107.3) μmol/L,P<0.05].结论 老年A/C患者应对其基础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积极消除发痫诱因和控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头皮针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2例符合接种条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及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4.5号头皮针接种,对照组采用一次性1ml注射器(4.5号针头)注射。结果观察组接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注射时间显著短于时照组(均P〈0.01)。结论 头皮针应用于新生儿卡介苗注射可显著提高注射效果,缩短注射时间。 相似文献
78.
陈超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实践近30 a,1999年至日本东京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消化内科客座研究员,对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现代肝病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运用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论早期、有预见性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下简称慢性乙肝),防止其病情进展和不良转归,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现不揣简陋,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CYP2D6*10等位基因对胃癌术后曲马多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7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入负荷剂量曲马多100mg,随后采用持续背景剂量-PCA量的给药模式(曲马多10mg/mL、甲氧氯普胺0.3mg/mL)进行术后镇痛。全麻诱导后抽取血样,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患者CYP2D6*10基因多态性,根据不同CYP2D6基因型分为3组,比较不同基因组患者之间曲马多的用量。结果:CYP2D6*10等位基因频率为52.4%,不携带CYP2D6*10(I组)17例,CYP2D6*10杂合子(II组)26例,CYP2D6*10纯合子(III组)20例。48h曲马多用量,III组明显高于I组和II组,I组和I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国人群中,CYP2D6*10等位基因对曲马多镇痛效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侧卧位留置导尿管操作流程及其效果。方法将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手术时间的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于椎管内麻醉后置平卧位行导尿术,导尿后摆放手术体位;观察组椎管内麻醉后(患肢在上)不改变体位(侧卧位)实施导尿术。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尿道损伤、一次性导尿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切口标记移位和手术准备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后采取侧卧位导尿,有利于缩短手术准备时间,避免手术切口标记移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