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1.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组织雌孕激素分泌及KL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例人卵巢皮质切成薄片分成5组:未培养组、基础培养组、NGF组、抗NGF组及同型抗体对照组,培养结束后行雌孕激素测定及RT-PCR检测KL mRNA表达变化。结果:NGF组的KL mRNA表达0.91±0.30,略高于基础培养组的0.83±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GF组5个不同时间点的雌激素水平均高于其余各组,各组孕激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NGF能促进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组织雌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冷冻胚胎解冻移植妊娠率的因素。【方法】收集2001年11月到2006年1月264位病人在本中心进行冷冻胚胎解冻移植264个周期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64个周期中有67个周期妊娠,周期妊娠率25.38%。妊娠组平均每次移植胚胎个数多于非妊娠组(2.84±0.57v82.45±0.82,P〈0.05)。移植1个、2个、3个及以上冷冻解冻胚胎的妊娠率分别为9.38%、18.67%、38.22%。其中移植3个及以上胚胎者的妊娠率高于移植1个和2个胚胎者的妊娠率(P〈0.05)。胚胎解冻后体外培养24h平均细胞数增长率≥50%者的妊娠率(34.43%)高于增长率〈50%者(17.28%),P〈0.05,至少移植一个胚胎细胞数在6细胞及以上的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移植胚胎细胞数小于6细胞的周期(35.85%vs16.67%,P〈0.05);移植Ⅰ级胚胎与Ⅱ级胚胎的妊娠率分别为35.26%、17.58%,P〈0.05。新鲜移植周期妊娠者其冻融周期妊娠率为42.86%,而在新鲜移植周期未妊娠者其冻融周期妊娠率为28.31%,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然周期、激素替代周期妊娠率分别为28.21%、21.30%,无统计学差异。LH峰日内膜厚度及类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移植胚胎的个数、质量、发育潜能、原新鲜周期的结局影响冷冻胚胎称植能否妊娠.  相似文献   
13.
血清褪黑素测定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褪黑素(MT)测定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测定PCO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T及其它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研究其相互关系.其中治疗前组29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10例.[结果]PCOS等特定疾病的MT水平较高,均值为(77.5±57.6)mg/mL,经达因-35及克罗米芬治疗后一段时间内,其浓度无明显变化,而其他激素则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MT水平对PCOS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特别是在因各种原因使用了达因-35或克罗米芬等药物、其他指标处于临界值时以及需要即时采血检测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环丙沙星注射液的药效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丙沙星是一种新型氟代喹诺酮衍生物,与其他喹诺酮类相比,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和较广的抗菌谱。经体内抗菌作用与体外敏感实验证明,本品明显优于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庆大霉素及苯唑青霉素。环丙沙星对肠杆菌科抗菌作用更强,对绿脓肝菌、革兰氏阳性球菌作用比其他氟喹诺酮类强,对流感杆菌、淋球菌有很强的活性。且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无交叉耐药作用。具有抗菌范围广,抗菌活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与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关系。方法对96例进行IVF—ET男性患者的精液在密度梯度离心及上游处理前后分剐检测精子密度、活动率、活动力及精子形态,其中精子形态用Diff—Quik染色后检测,以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5%为A组,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5%且〈10%的为B组,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10%为c组。分析各组间卵子受精率、卵裂率、胚胎利用率及妊娠率间的差异。结果处理前后精子密度、活动率、活动力及精子形态均有显著性提高,而不同形态组间卵子受精率、卵裂率、胚胎利用率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密度梯度离心并上游处理后的精液密度、活力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均有显著性提高,有效地保证了体外受精的进行,并且可以弥补男性患者精子形态畸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液细菌培养结果与常规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的关系。方法对250例进行IVF—ET男性患者的精液在梯度离心及上游处理前后分别进行精液细菌培养,培养阳性者经分纯后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处理前精液培养阳性率高达67.2%(168/250),菌种复杂,而处理后阳性率为10.40%(26/250),菌种液多为非致病菌;处理前培养阳性患者卵子受精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密度梯度离心及上游法处理精液后可以显著抑制其细菌生长,精液培养阳性可能影响卵子受精率,但对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HOXA10、白血病抑制因子(LIF)mRNA表达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了行IVF/ICSI-ET者59例,其中21例临床妊娠者作为妊娠组,38例未妊娠者作为非妊娠组,于前1个月经周期的黄体中期取内膜,应用RT-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HOXA10 mRNA和LI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妊娠组与未妊娠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LIF mRNA水平分别为1.12±0.32和0.94±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分泌中期子宫内膜HOXA10 mRNA水平分别为0.68±0.12和0.62±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中期子宫内膜HOXA10 mRNA和LIF mRNA表达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 探讨IVF-ET周期中单原核(1PN)胚胎形态学及继续体外培养潜能,指导其临床利用价值?【方法】 对受精后16 ~ 18 h观察到的486个1PN胚胎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原核大小?极体及卵裂情况;通过囊胚序贯培养法将其中374个1PN胚胎培养至囊胚期,观察囊胚形成情况?【结果】 374个1PN胚胎共形成囊胚179个(47.86%),其中优质囊胚41个(22.91%)?行囊胚培养的374个1PN胚胎原核直径为(27.64 ± 3.30)μm,大于未达囊胚培养标准的81个胚胎的(26.22 ± 3.38)μm,以及对照组2PN胚胎(24.08 ± 1.85)μm(P 0.05)?IVF来源的1PN胚胎原核直径为(27.80 ± 3.44)μm大于ICSI组(26.77 ± 2.29)μm(P 0.05)均高于后者?不同极体数目(不确定?2PB?1PB)的1PN胚胎间原核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但其优质囊胚率有统计学差异(39.39%,20.00%,17.65%;P < 0.05)?D3评分级别越优?卵裂球数目越多者,其囊胚形成率(P < 0.05)和优质囊胚率(P < 0.05)越高?【结论】 对于IVF来源的1PN(2PB)胚胎,可通过对其形态学和胚胎发育潜能进行初步筛选,冷冻发育良好的1PN囊胚,在无可利用的2PN胚胎情况下,可选择进行移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和比较使用基础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浓度和年龄对于预测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 1482个诊断为不孕不育行IVF-ET或者ICSI-ET的周期被纳入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用来探讨年龄和FSH对活产率(主要的考察指标)的影响。结果 高水平bFSH(bFSH>8.78IU/L)妇女在各个年龄组中的比例是逐渐增高的。在<30岁,>38岁两个年龄段活产率随着bFSH的升高而升高。当女性超过35岁,活产的优势下降50.3%(P<0.001) 。而对于bFSH>8.78IU/L, 10IU/L, 11IU/L, 13IU/L的女性与各自其它的女性相比,活产的优势分别下降43.6%(P=0.006),59.6%(P=0.004),62.8%(P=0.01),79.8%(P=0.03)。而>38岁且bFSH 8.78IU/L 与<30岁且bFSH >8.78IU/L的女性比较,活产优势下降85.1%。结论 年龄较bFSH浓度更好来预测IVF的生育结局,但是年龄并不能来单独预测,因为在年长的妇女中活产率似乎随着bFSH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期间血清CRP及取卵日糖链抗原125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417例接受IVF-ET治疗患者根据其妊娠结局分为非妊娠组(271例)和临床妊娠组(146例),分别于IVF-ET启动日、肌内注射人绒促性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E/(HCG日)、取卵日、胚胎移植日检测2组患者血清CRP水平,以及于取卵日检测其血清糖链抗原125水平。结果:未妊娠组的血清CRP水平增幅为-103.6~19.1(1.5)mg/L,临床妊娠组为-12.5—43.0(3.8)m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妊娠组取卵日血清糖链抗原125为0.1~116.0(11.4)kU/L,临床妊娠组为1.7~87.1(10.2)kU/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ET期间监测血清CRP水平变化有助于预测IVF—ET妇女的妊娠结局,IVF—ET期间CRP水平明显增高可能为临床成功妊娠的指标之一;取卵日血清糖链抗原125水平与IVF-ET妊娠结局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