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67篇
内科学   12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49篇
外科学   123篇
综合类   225篇
预防医学   1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9篇
  1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4 毫秒
991.
目的:分析miRNA-9的合成调控对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研究对照组;采集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及血液透析治疗后3 ml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中TNF-α、IL-1β、CRP、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992.
报告1例黑头粉刺痣。患者男,28岁。右侧腰背部密集毛囊性丘疹,沿Blaschko线带状分布,偶发脓疱及脓肿,伴有红肿、疼痛及溢脓。皮肤病理检查示粉刺样改变,毛囊漏斗部扩张,充满明显角栓,周围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明确黄芩素对氧化应激状态下白癜风黑素细胞(PIG3V)线粒体超微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白癜风黑素细胞系PIG3V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黄芩素组、H_2O_2组及黄芩素+H_2O_2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MTT法检测线粒体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细胞ATP含量;RT-PCR检测线粒体DNA拷贝数。结果:与H_2O_2组比较,黄芩素+H_2O_2组线粒体结构损害轻,线粒体活性率、膜电位、ATP含量及DNA拷贝数高。结论:黄芩素减轻氧化应激状态下白癜风黑素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损害,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明确无创尿流率同步体表盆底肌电图测定中的盆底肌电图滞后时间对于儿童特发性逼尿肌过度活跃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69例因下尿路症状就诊但无神经、解剖异常的病例,由一名对无创盆底肌电图滞后时间结果未知的泌尿外科医师根据患儿经尿道置管膀胱测压检查结果作出逼尿肌过度活跃(detrusor overactivity,DO)的诊断,由另一名对经尿道置管膀胱测压结果未知的泌尿外科医师根据无创盆底肌电图滞后时间(<2 s判定为阳性)作出DO诊断。比较两者诊断儿童特发性DO的结果,检验两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计算盆底肌电图滞后时间诊断DO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无创盆底肌电图滞后时间与经尿道置管膀胱测压诊断儿童特发性DO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0.548,P<0.001),最佳诊断标准为≤1 s,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63.2%,AUC=0.777,具有中等诊断价值。结论无创尿流率结合同步体表盆底肌电图测定中缩短的盆底肌电图滞后时间可初步诊断儿童特发性DO,有可能替代有创尿动力学检查识别特发性DO患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前尿道瓣膜切除术后造成上尿路持续损害的尿动力学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1月26例前尿道瓣膜切除术后患儿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3.4岁(5个月至14岁)。瓣膜切除术后4个月至12.5年,平均5.5年。患儿术后均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手术前后均进行血生化(包括尿素氮、肌酐)检查、泌尿系统B超检查、静脉肾脏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m,VCUG)。比较瓣膜切除前后肾和输尿管积水以及膀胱输尿管反流情况,分析造成前尿道瓣膜术后上尿路持续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前尿道瓣膜切除手术前肾和输尿管积水患儿共15例24侧,占57.7%(15/26);膀胱输尿管反流8例11侧,占30.8%(8/26)。瓣膜切除术后有5例7侧肾和输尿管积水消失,占19.2%(5/26);2例3侧膀胱输尿管反流消失。瓣膜切除术后肾和输尿管积水患儿共10例17侧,占38.5%(10/26);膀胱输尿管反流6例8侧,占23.1%(6/26)。有7例11侧肾和输尿管积水较术前加重,占26.9%(7/26),其中4例6侧膀胱输尿管反流较术前加重。根据术后肾和输尿管积水以及膀胱输尿管反流恢复情况,分为上尿路损害加重组(7例)和上尿路损害减轻或消失组(19例)。行瓣膜切除术后尿动力学检查发现,在上尿路损害加重组7例患儿中,压力流率图显示5例依然存在下尿路梗阻或可疑梗阻。上尿路损害减轻或消失组19例患儿压力流率图均显示无梗阻(P<0.05);两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值、膀胱顺应性、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上尿路损害加重组中5例动态VUCG显示排尿时膀胱颈全程开放不全,行膀胱尿道镜检查发现3例膀胱壁增厚,呈小梁样改变和膀胱假性憩室形成,尤其膀胱基底以及膀胱内口附近组织明显增厚。结论前尿道瓣膜是一种罕见的下尿路梗阻性疾病,瓣膜切除之后上尿路损害仍然会持续存在或加重,可能与患儿异常的膀胱功能有关。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升高、最大尿流率低、膀胱顺应性低以及压力流率图显示梗阻仍存在是导致膀胱功能异常的尿动力学危险因素,可能与前尿道瓣膜患儿同时存在膀胱颈部功能与结构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96.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吡柔比星(THP)膀胱腔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03年6月间20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膀胱内灌注THP预防肿瘤复发的临床资料:男171例,女38例,中位年龄63岁。按WHO和UICC分期和分级,Ta74例,T1 110例,T2a 25例;G1 52例,62134例,G3 23例。THP灌注方法为30mg/次,每周1次连用8次,以后每月1次连用8次,每次膀胱内保留30min。结果:19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期60-120个月,中位数90个月。患者2、5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9.7%(38/192)和23.9%(46/192),5年内复发患者肿瘤分级和分期进展率为19.6%(9/46)。80.2%膀胱癌患者灌注治疗后无明显副反应或出现轻度膀胱局部症状,但3.6%患者出现Ⅲ度局部副反应;全身副反应率仅为3.1%,表现为I-Ⅱ度,未见Ⅲ-Ⅳ度副反应。结论:THP用于膀胱癌术后灌注治疗预防肿瘤复发的长期疗效满意,治疗副反应以膀胱局部症状为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X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I)、核苷酸剪切修复基因(XPD)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方法 以358例前列腺癌患者和312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检测XRCC1 C26304T、G28152A和XPD A35931C位点基因型,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评估不同基因型与前列腺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前列腺癌组XRCC1 28152位点AA基因型者47例(13.1%),对照组24例(7.1%),携带此基因型者患前列腺癌风险显著增加(OR 1.924,95%CI=1.126~3.288,P=0.017).2组间XRCC1 C26304T和XPD A35931C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基因位点联合分析结果 显示,个体携带XRCCI 28152AA型及XPD 35931AC+CC型者发生前列腺癌风险显著增加(OR=3.087,95%CI 1.081~8.813;OR=3.376,95%CI 1.067~10.683,OR 3.216,95%CI=1.439~7.188,P=0.004).以患者年龄、PSA值、Gleason评分以及临床分期分层分析结果 显示,携带XRCC1 28152AA及XPD 35931AC+CC基因型者发病年龄明显低于携带野生基因型者(P<0.05). 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XRCCl和XPD基因多态与前列腺癌发病有关,尤其是较年轻者.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肾移植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肾移植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①慢性肾衰竭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非排斥组移植后1、2、4、8周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移植前(P〈0.01)。③急性排斥组排斥反应主要发生在术后第7~21d,其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同期的非排斥组(P〈0.01)。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测定可以作为肾移植患者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诊断和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9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腹部外科手术,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近2年来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57岁,黄疸时间1~3个月不等,症状以无痛性黄疸伴上腹胀疼,经B超、CT和胃肠钡透检测发现,胰头占位5例,胃镜见壶腹部占位并活检为腺癌1例,伴有不同程度皮肤瘙痒,胆红素均以数倍高于正常值,白蛋白低于正常,HbsAg阳性,发病起均有不同程度体重减轻,临床诊断胰腺癌3例,壶腹癌2例,病理诊断胰导管腺癌1例,十二…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强迫游泳对吗啡(Mor)精神依赖小鼠脑内单胶类递质的影响。方法 利用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方法,建立小鼠吗啡精神依赖模型;运用HPLC,测定以强迫游泳为刺激因素致小鼠对吗啡侧的偏爱重现时,脑内纹状体、海马、中脑3个部位的NE、DA、5—HT含量的变化。结果 Mor依赖形成(对白箱的偏爱出现)后,纹状体和海马的DA、NE、5—HT及中脑NE的含量均降低;对白箱的偏爱消退后,各部位递质又恢复正常。强迫游泳使海马、纹状体的NE含量大幅度降低,使全部3个部位的DA和5-HT含量升高。结论 脑内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与吗啡精神依赖相关。强迫游泳可使小鼠对吗啡侧的偏爱在消退后重现,并对递质含量产生影响,但与Mor依赖对递质含量的影响趋势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