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NASH)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7例NASH病人(NASH组)、33例非乙醇性单纯性脂肪肝病人(NAFL组)及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IL-6、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空腹血糖(FPG)水平,并测定收缩压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SH组血清hsCRP、IL-6、ALT、AST、GGT、TC、TG、FPG、BMI和收缩压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3.58~35.70,q=5.30~10.50,P〈0.05、0.01);NAFL组血清hsCRP、ALT、AST、GGT、TC、BMI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q=4.24~6.69,P〈0.01)。与NAFL组相比,NASH组血清IL-6、ALT、AST、GGT、TG、收缩压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q=2.54~10.46,P〈0.05、0.01)。结论血清IL-6及hsCRP在NAS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D(本实验采用VD_3)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结肠β-防御素-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C57BL/6小鼠UC模型,并分别给予不同浓度VD_3干预,疾病活动指数(DAI)、组织学评分、免疫组化检测小鼠结肠黏膜中β-防御素-2表达。结果高、低剂量VD_3干预组DAI、组织学炎症、β-防御素-2表达明显低于UC组(P0.05),高、低剂量VD_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组间炎症同β-防御素-2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维生素D对DSS诱导的急性UC小鼠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三叶因子3(TFF3)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间质微血管密度(MVD)值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癌前病变及胃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20例胃腺瘤、20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20例不典型增生、40例胃癌组织中TFF3的表达,同时检测MVD值,以抗CD34标记.结果:TFF3在胃腺瘤、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各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50.0%,65.0%,70.0%,57.5% vs 5.0%,均P<0.01).胃癌MVD值高于正常胃黏膜、胃腺瘤、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30.65±6.04 vs 14.87±3.06,22.33±3.78,23.16±3.20,25.22±4.66,均P<0.01),各组MVD值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均P<0.01).TFF3表达和MVD值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分期有关(均P<0.05),MVD值还与胃癌浸润深度有关(P<0.05).TFF3阳性表达组的MVD值明显高于TFF3阴性组(34.53±4.45 vs 25.39±3.25,P<0.01).结论:TFF3可能是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在胃黏膜癌变和癌变后的恶性演进过程中起作用,对胃癌早期诊断和预测胃癌发生转移可能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高度恶性的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患者平均术后生存期为18~20个月,5年生存率为15%~25%,这些均与胰腺癌呈侵袭性生长、转移早的生物学特性有关。有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与多种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水平上调可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性。本研究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通过联合检测VEGF—C、MMP-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探讨胰腺癌发生转移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和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对判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意义,为AIH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肝穿刺活检并诊断为AIH的患者51例,根据肝穿刺病理结果分为F0~F4期共5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  相似文献   
16.
胃肠激素与肝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魏良洲姜波梁永信为观察肝硬化病人胃肠激素的变化,探讨其在肝硬化中的作用,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的空腹血清促胃液素(GS)、血浆胃动素(MTL)及生长抑素(SS),并对它们与肝功能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8.
青岛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青岛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菌群对尿酸处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30例(男28例,女2例)及同期在健康查体中心查体的健康对照组粪便标本20例(男16例,女4例).应用细菌培养方法进行粪便菌群分析,运用酶比色法检测不同组粪便中细菌分解前后尿酸含量变化,磷钨酸法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 高尿酸血症患者肠道菌群发生变化,表现为总需氧菌(7.76 ±0.67,P<0.05)、大肠杆菌(7.58 ±0.34,P<0.05)及拟杆菌(2.75 ±0.31,P<0.05)增加,乳酸杆菌(2.69±1.48,P<0.05)及双歧杆菌(5.38 ±0.34,P<0.05)数目减少.血及粪便中尿酸含量升高(P<0.05),粪便菌群尿酸处理能力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菌群尿酸分解活性主要与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含量呈正相关(r =0.565,0.328,P<0.05).结论 青岛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肠道菌群存在失调现象,粪便菌群尿酸处理能力与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含量有关.菌群失调可能参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SSTR1、SSTR2在结肠腺瘤型息肉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SSTR1、SSTR2亚型蛋白在对照组织、结肠腺瘤型息肉及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STR1在结肠癌及结肠腺瘤型息肉中无明显表达差异(P>0.05),与临床分期及肿瘤部位有明显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癌的SSTR1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SSTR2在结肠癌中的阳性率为20.5%,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及肿瘤部位没有明显差异(各组之间均P>0.05);对照组结肠黏膜中的阳性率为71.4%,腺瘤中轻度不典型增生阳性率为59.5%;中重度不典型增生阳性率为41.5%.S S T R2在结肠腺瘤型息肉和正常结肠粘膜组织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肠腺瘤型息肉的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低于轻度不典型增生(P<0.05).S S T R2在结腺癌中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最低,显著低于结肠腺瘤型息肉(P<0.01),结肠腺瘤型息肉的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明显低于轻度不典型增生(P<0.05)结论 SSTR2的阳性表达及表达强度对诊断结肠腺癌和监视结肠腺瘤型息肉癌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肿瘤抗体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生物学疗法已成为治疗肿瘤有效的手段。随着新的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肿瘤免疫机制及对抗体结构特性的不断认识,寻找生物学治疗的新方法,新途径已不再困难。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抗体治疗的发展,从辅助免疫机制的激活到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药物的结合,单抗与细胞毒性的酶类结合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展望了抗体治疗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