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26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药学 | 12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01.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中未受精的病例在不同时间行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再受精的临床结局,以探讨补救ICSI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最佳的补救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常规IVF治疗未受精并实施补救ICSI的93例患者,根据补救ICSI实施时间的不同,分为晚补救组(常规体外受精后20~22 h实施补救ICSI1,6例)和早补救组(常规体外受精后4~8 h实施补救ICSI7,7例)。结果:晚补救组与早补救组在女性年龄、不孕年限、平均每周期获卵数方面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晚补救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妊娠率都低于早补救组(52.0%vs63.0%,87.5%vs94.1%,0%vs43.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IVF受精失败后行补救ICSI再受精是切实可行的,而合理的补救时间是获得理想临床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