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39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摘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的发生和加重相当常见,白内障摘出难以避免,目前尚无统一的术式。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前路超声乳化法,不仅可以克服术中存在的低眼压,亦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相似文献   
42.
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由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引起的玻璃体对黄斑部的牵拉[1] 。以往的检查方法如间接或直接检眼镜 ,裂隙灯显微镜及三面镜 ,立体彩色眼底照相 ,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 ,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 ,OCT)是一种高分辨能力的断层组织成像方法 ,对牵拉的位置、形态、牵拉性黄斑水肿的高度可提供直观的依据[2 ] 。现将我院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 1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患者女 ,5 8岁。以左眼视力下降 ,视物变形 2个月为主诉收入院。入院后眼部检查 ,右眼视力 1 0 ,…  相似文献   
43.
肾纤维化是各种肾脏疾病慢性进展直至发生终末期肾病的共同通路,对肾纤维化的研究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肾纤维化过程中,无论是肾小球还是小管间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都成为各种肾脏病纤维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物、调节物及以后的治疗目标[1]。  相似文献   
44.
魏文斌  李洋 《眼科研究》2012,30(7):577-580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部分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转化为湿性AMD,严重影响视功能,给患者个人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AM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光损伤、氧化应激、视网膜脂褐素沉积和免疫因素等有关.迄今为止,有效的预防和治疗AMD的方法仍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针对AMD的药物研究包括抗氧化药物、减少细胞外沉积物的药物和抗炎药物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正在进行中.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必须促进对干性AMD发病机制的研究,重视诊断技术归入探索和普及,提高预防意识,加深治疗方法的探讨,以达到对AMD进行预防和早期干预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脉络膜黑色素瘤敷贴放射治疗(PRT)后黄斑区形态变化.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4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48只眼行125I PRT.患者肿瘤均未累及黄斑区.视力0.02~1.0,平均视力0.4±0.2.治疗前均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放射状6线扫描模式获取黄斑区形态图像.黄斑区形态表现为视网膜脱离者18只眼,占37.5%;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改变12只眼,占25.0%;水肿、前膜以及脱离伴水肿、渗出和RPE改变者7只眼,占14.6%;黄斑区视网膜形态基本正常11只眼,占22.9%.治疗后随访1~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4±5.9)个月.随访观察患眼肿瘤控制以及视力变化情况,并以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进行黄斑区形态的OCT检查.对比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末次随访黄斑区形态的变化;分析黄斑形态变化与PRT以及视力变化的关系和影响因素.结果 48例患者经PRT后肿瘤控制良好.视力提高2例,占4.2%;视力不变10例,占20.8%;视力下降36例,占75.0%.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78,P<0.05).末次随访OCT检查,黄斑区形态表现为视网膜脱离者13只眼,占27.1%;RPE改变9只眼,占18.8%;水肿,脱离伴水肿、渗出和RPE改变者17只眼,占35.4%;增生、萎缩、脱离伴出血渗出和水肿前膜者6只眼,占12.5%;黄斑视网膜形态基本正常3只眼,占6.3%.15例患者呈现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黄斑区形态异常变化,占31.3%.结论 PRT后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黄斑区形态异常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脱离、RPE改变、黄斑水肿、渗出.黄斑区结构异常的比例增加,31.3%的患者呈现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黄斑区形态异常.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内镜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例晚期食管癌导致的食管管腔梗阻的患者行内镜下植入5-氟尿嘧啶(5-FU)缓释粒子治疗,每个植入点植入5~6粒,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及梗阻缓解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13例治疗前吞咽困难分级示Ⅱ级5例、Ⅲ级8例,治疗后Ⅱ级5例全部转为工级,Ⅲ级8例中转为Ⅰ级、Ⅱ级各3例;13例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7例,病情稳定4例,2例无缓解,平均有效率为84.6%。[结论]晚期食管癌管腔梗阻的患者行内镜下植入5-FU缓释粒子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7.
<正> 我院于1989年9~12月对住院的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31例作了脑电地形图(BEAM)及脑电图(EEG)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及方法31例均以1988年 EHF 防治(试行)方案为诊断依据。其中,男27例,女4例。年龄9~53岁。按 EHF 临床分期在发热期做2例,  相似文献   
48.
睫状体肿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魏文斌  杨文利  胡士敏  李彬  朱晓青  孙宪丽  何守志 《眼科》2003,12(4):216-218,T014
目的 :探讨睫状体肿瘤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特征、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诊断价值以及局部切除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的疗效、安全性及适应证范围。方法 :2 2例经UBM、B型超声等检查诊断为睫状体肿瘤的患者 ,肿瘤最大径 4~1 6mm ,晶状体限局性混浊或限局性赤道部凹痕 6例 ,完全混浊 3例 ,4例合并视网膜脱离。采用全身低血压麻醉 ,行局部板层巩膜睫状体或局部板层巩膜睫状体前脉络膜切除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和异体巩膜移植术 ,切除的肿瘤行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经 2个月~ 5年 3个月 (平均 2 8个月 )随访 ,未发现肿瘤复发 ,1例睫状体恶性黑色素瘤 (上皮细胞型 )直径超过 1 5mm ,术后 2年发生肝转移。末次随访时 ,视力 0 0 5~ 0 3者 7例 ,>0 3者 1 5例。病理诊断 :睫状体恶性黑色素瘤 9例 ,黑色素细胞瘤 4例 ,无色素上皮腺瘤 6例 ,神经纤维瘤 2例 ,神经鞘瘤 1例。结论 :睫状体肿瘤中良性肿瘤约占一半 (1 3/ 2 2 ) ,UBM对睫状体肿瘤的早期诊断有帮助 ,是确定病变大小、部位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的重要工具。睫状体肿瘤局部切除不仅可以保留患眼 ,挽救视力 ,而且对切除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减少并发症 ,提高成功率 ,是治疗某些睫状体良、恶性肿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Heidelberg retinal angiography(HRA) combined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to detect neovascularization (CNV) in exudative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patients. Methods This i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a series of clinical cases. AMD diagnosis was established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 vision chart, Slit lamp microscope, direct or indirect ophthalmoscope examination. A total of 50 eyes (42 cases) of exudative AMD received HRA and frequency domain OCT scan. All 50 eyes received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 and frequency-domain OCT simultaneously, and among them 15 eyes also received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 at the same time. FFA and ICGA were carried out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CNV was localized by real-time Localization technology of frequency domain OCT. In the radial and grid-like section from the areas with strong fluorescence, image acquisition settings are 7 μm fault for each frame, 30° intervals for radialsection, 10 vertical and 10 horizontal scan lines for grid-like section. CNV can be divided into 4 types (typical CNV, partial typical CNV, occult CNV, CNV scarring) according to their boundaries demonstrated in FFA.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the OCT images, there were 3 types of integrated image (sub-RPE type, sub-retinal type and mixed type). Results CNV was detected in all 50 eyes. There were 4 eyes (8%) of typical CNV, 11 eyes (22%) of partial typical CNV, 32 eyes (64 %, including 27 eyes of RPE detachment and 5 eyes of passive late leakage) of occult CNV and 3 eyes (6%) of CNV scarring. There were 4 eyes (8%) of sub-RPE type (CNV under the RPE light band) , 16 eyes (32%) of sub-retinal type(interrupted light band of RPE and choroid capillary layer) and 30 eyes (60%) of mixed type of integrated image. Conclusion The imag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of the HRA and frequency domain OCT system provide a valuable tool to classify and measure CNV, which will benefi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MD patients.  相似文献   
50.
大动脉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疾病,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由于大动脉炎可累及不同部位、不同脏器的动脉,因此除脉搏减弱或消失外,还可出现其他多种临床表现.患者多以乏力、头晕、头疼、低热为主诉就诊于其他科室,而以眼部不适为主诉首诊的相对较少,我们曾于2008年收治1例以眼部症状首诊的大动脉炎患者,现将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