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360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63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目的阐明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对化疗期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为NSCLC患者在化疗中优选营养支持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3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0例、低剂量部分肠外营养(partial parenteral nutrition,PPN)组32例和高剂量PPN组31例。各组均应用统一的化疗方案。化疗期间在饮食平行的基础上,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处理,PPN组予以静脉营养支持:低剂量组给予250ml/d 9-AA复合氨基酸,高剂量组给予500ml/d 9-AA复合氨基酸。分别于化疗前后检测CD3^+、CD3^++CD4^+、CD3^++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等。结果化疗前后3组的NK细胞、CD3^+、CD3^++CD4^+的降低(P〈0.05),其中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化疗后的NK细胞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剂量组化疗前后CD3^+、CD3^++CD4^+、CD3^++CD4^+/CD3^++CD8^+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组的CD3^++CD8^+、CD3^++CD4^+/CD3^++CD8^+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可加重NSCLC患者的营养不良和免疫抑制,而化疗期间给予一定量的9-AA复合氨基酸肠外营养支持可能对NSCLC患者免疫功能进一步恶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改善营养状况、提高T-淋巴细胞功能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 THD)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fibroblast, HEL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基因启动子激活的影响。方法: 构建含有人类CTGF基因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载体pGL3-CTGFP,将其瞬时转染HELF细胞,通过检测萤光素酶的活性,观察TGF-β1和THD对CTGF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TGF-β1能以剂量依赖方式和时间依赖方式显著增加HELF细胞中报告基因的活性(P<0.05),最佳剌激浓度是5 μg/L,萤光素酶相对活性为对照组的2.16倍,最佳剌激时间为12 h,萤光素酶相对活性为对照组的2.52倍;THD对报告基因的基础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但以剂量依赖方式显著抑制TGF-β1上调报告基因活性的效应(P<0.05)。结论: TGF-β1能以剂量依赖方式和时间依赖方式上调HELF细胞中CTGF基因启动子的活性,而THD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此过程。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建立非人灵长类动物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为研究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提供细胞模型。方法 无菌分离猕猴冠状动脉,胶原酶短暂消化后采用组织黏附法分离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分选CD31阳性细胞,确定内皮细胞纯度;经前列腺素E2(PGE2)刺激后,以CCK-8法和高内涵细胞成像法分别检测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以Transwell法和Matrigel胶法分别检测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和体外成管功能。结果 猕猴冠状动脉原代细胞在10~14 d细胞覆盖培养瓶面积的80%左右,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和铺路石状。流式检测其纯度为31.7%左右,分选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再次检测内皮细胞纯度,达95%以上;PGE2能显著上调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结论 该研究成功建立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通过功能研究表明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可以作为模拟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体外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猕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组织结构形态学特征,为模拟人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生理功能、病理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猕猴安乐死后,完整取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经多聚甲醛(PFA)固定,制作石蜡切片及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基本结构及细胞分布状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分泌的激素及受体;比较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染色的效果,对下丘脑组织的部分细胞组成进行鉴定。结果 下丘脑区域呈中空漏斗状,垂体状似豌豆,左右肾上腺位于两侧肝肾之间;HE染色显示下丘脑区域主要分布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垂体分神经垂体、腺垂体,肾上腺由皮质和髓质构成;免疫组化检测到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并表达糖皮质激素受体(GR),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并表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RHR1)和GR,肾上腺表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ACTHR);冰冻切片免疫荧光的结果更好的显示出下丘脑中包含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作了猕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切片,并观察了其相关解剖学、形态学特征,为模拟人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生理和病理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小檗碱(BBR)对高糖(HG)环境诱导的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凋亡的调节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 将指数生长期的足细胞分为以下几组:正常组、高糖组、小檗碱(30、60和90μmol/L)给药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足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足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蛋白Bim、足细胞EMT相关蛋白neph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和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法检测EMT相关蛋白nephrin、α-SMA和vimentin在足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BBR(30、60和90μmol/L)能够减少高糖环境下的足细胞凋亡;Transwell和划痕实验结果表明BBR(30、60和90μmol/L)能抑制高糖环境下的足细胞异常迁移;Western blot结果表明BBR(30、60和90μmol/L)可以降低高糖环境下足细胞中p-JAK2、p-STAT3、α-SMA、vimentin、Bim蛋白的表达,升高n...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新生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变迁及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本院收治的98例院内细菌感染新生儿为观察组,选取108名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尿液、唾液或痰液等标本中的病原菌,分析新生儿感染病原菌种类、构成特点及感染部位分布;对新生儿细菌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两组新生儿血清PCT,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测定CRP,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CRP诊断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效能。结果2019年新生儿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2020年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其次为消化道、血液系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次数、窒息、留置导尿管均是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PCT诊断新生儿院内感染的AUC为0.784(95%CI:0.720~0.847),截断值为4.63 ng/mL。血清CRP诊断新生儿院内感染的AUC为0.769(95%CI:0.702~0.837),截断值为12.75 mg/L。血清PCT、CRP联合诊断新生儿院内感染的AUC为0.871(95%CI:0.819~0.923),与单独诊断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血清PCT、CRP联合诊断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效能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体液免疫机制。方法 ELISA法检测血清LSP抗体滴度、肝炎组织活动性指数(HAI)评价肝组织炎症程度、肝组织纤维化指数(HFI)评价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 血清LSP抗体滴度水平与肝组织病变程度、炎症程度及纤维增生程度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LSP抗体与肝细胞膜结合诱发体液免疫反应,可能在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产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总结本院应用EMS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治疗上尿路结石418例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应用EMS第三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上尿路结石4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92例上段输尿管结石,132例单发肾结石,152例多发肾结石,42例鹿角形结石,结石大小为1.0cm× 1.4cm ~ 3.5cm×8.7cm,平均2.4cm×3.5cm.314例有肾积水,92例肾功能不全,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 418例手术过程均顺利,299例单通道取石,97例双通道取石;22例3通道取石.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4.69%.手术时间25 ~ 210min,平均86(25 ~ 210) m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3d.53例结石残留者46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术后因出血行超声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3例.术后发热37例,感染性休克3例,随访1 ~ 24个月,89例肾功能异常者66例术后Scr恢复正常,19例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方法,创伤小,结石取净率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