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4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目的:分析绝经前女性冠心病(CAD)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对比2004-04至2007-12所有第一次因胸部不适而行冠脉造影的绝经前565例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绝经前冠心病组280例,平均年龄(44.12±4.48)岁,绝经前正常组285例,平均年龄(44.24±3.48)岁,绝经后经冠脉造影确定冠心病的患者为绝经后冠心病组721例,平均年龄(58.09±1.44)岁,分析其临床和冠脉造影特点.结果:绝经前冠心病组与绝经后冠心病组相比,高血压(55%比66%)、2型糖尿病(15.0%比31.5%)和高脂血症(23.9%比37.4%)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均<0.05.绝经前冠心病组比绝经后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43.2%比26.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三支病变的发生率则显著降低(20.4%比33.8%,P<0.001);左主干(2.9%比1.1%,P=0.048)和前降支近端(50.4%比38.6%,P<0.001)重度狭窄(狭窄≥90%)的发生率却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前女性具有典型胸痛症状,冠脉造影常显示严重的冠脉狭窄病变,而且这些病变常位于左主干和前降支近端.  相似文献   
102.
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又称为血管母细胞(Angioblast),不仅参与胚胎血管生成,而且最近几年研究发现,EPC也参与出生后的血管发生过程,提示它在缺血性疾病、创伤愈合过程中的重要治疗作用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目前有关EPC的来源、生物学特征、发育分化、动员与归巢及其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3.
关于“药物洗脱支架”和“涂层支架”的名词解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药物洗脱支架 (drugelutingstent)也可称之为药物释放支架 ,通过包被于金属支架表面的聚合物携带药物 ,当支架置入血管内病变部位后 ,药物自聚合物涂层中通过洗脱方式有控制地释放至心血管壁组织而发挥生物学效应。目前上市的药物洗脱支架有雷帕霉素 (rapamycin)洗脱支架和紫杉醇 (paclitaxel)洗脱支架 ,均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而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涂层支架 (coatedstent)通过不同方式将某些金属、药物或聚合物包被在金属支架表面 ,从而改变其表面特性 ,减少血栓形成、减轻平滑肌细胞增生反应或增加X线下的可视性。曾经使用过的涂层…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与18F 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SPECT)心肌代谢显像对比 ,评价不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 ,检测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存活心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冠心病心肌梗死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受损 (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 0 3 8± 0 0 5 )的患者 3 3例 ,1周内分别进行不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 [3、5、10 μg/(kg·min) ]超声心动图和99m锝 甲氧基异丁基、18F 脱氧葡萄糖SPECT心肌灌注及代谢显像。图像分析均采用 16节段半定量法。以18F 脱氧葡萄糖SPECT检测结果为标准 ,评价不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结果 :3 3例患者的 3 65个运动异常节段中存活心肌检出率 :18F 脱氧葡萄糖SPECT心肌代谢显像检出的存活心肌节段为 67 4% ,多巴酚丁胺 3、5和 10 μg/(kg·min)分别为 3 8 9%、61 4%和 70 4%。多巴酚丁胺 3 μg/(kg·min)检出的存活心肌节段显著低于18F 脱氧葡萄糖SPECT心肌代谢显像检出的存活心肌节段 (P <0 0 0 1)。多巴酚丁胺 3、5、10μg/(kg·min)超声心动图检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分别为 5 1 6%、82 9%和 91 8% ,准确性分别为 63 6%、81 6%和87 8% ,均显著递增 (P <0 0 5~ 0 0 0 1) ;副作用发生率分别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并测定其血浆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水平,以探讨LP-PLA2与各型冠心病的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程度的关系.方法:将入选收住本院的患者分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5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48例,稳定性心绞痛组54例,冠脉造影正常者44例为对照组.入选冠心病患者的确诊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和中华医学会的相关指南.所有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同时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测定四组患者LP-PLA2浓度.所得数据使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三组中的男性,高血压和吸烟史的比例较对照组高,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急性心肌梗死组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1MP-1)以及新喋呤均高于对照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及稳定性心绞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在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中LP-PLA2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各组内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LP-PLA2的水平有逐步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变支数相同时,各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病变支数相同的患者合并结果显示:随着病变支数增加,LP-PLA2水平逐步升高,多支病变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脉病变的支数增加,LP-PLA2水平及Gensini积分呈现逐步升高趋势,3支病变与单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⑤LP-PLA2的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R=0.02,P=0.82)、新喋呤(R=-0.11,P=0.14)、MMP-9(R=-0.15、P=0.40)以及TIMP-1(R=0.12,P=0.11)皆无相关性.结论:LP-PLA2的水平与冠脉的病变支数有着密切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冠脉的狭窄程度.LP-PLA2与冠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稳定与否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的实验评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对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评估不同的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adenosine diphosphate-induced platelet-fibrin cl...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后,延长双联抗血小板(DAPT)疗程与标准疗程相比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且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65岁、行DES置入且术后1年内未发生不良事件。根...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法移植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到无再灌注急性心肌梗死区后的生长分化特点。方法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杂种成年犬10只,分为对照组和经冠状动脉注射移植组,各5只。经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内注射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悬液10 ml(1.0~1.4×108个)或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通过HE染色、PTH染色、骨骼肌特异性慢肌球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镜评价移植细胞病理转归。结果经冠状动脉内注射移植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4周后,透射电镜及HE染色下可在梗死区内找到新生幼稚肌源性细胞存在,PTH染色证实有新生的横纹肌组织形成,骨骼肌特异性慢肌球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有骨骼肌源性的成熟肌组织存在且新生肌组织排列较分散。结论通过经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注射将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移植到急性心肌梗死区后能形成成熟的肌组织。  相似文献   
109.
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点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点突变监测方法,从基因水平对30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筛选、明确诊断。 方法:将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与银染技术相结合,用19对引物对LDL-R基因的全部18个外显子进行检测,30例患者中,对筛查出的突变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或克隆测序的方法明确突变的性质和位置。 结果:确立的PCR-SSCP条件稳定,银染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且避免了同位素污染。30例患者中,发现1例定位于外显子14的杂合子点突变患者,PCR产物直接测序证实第671位密码子发生错义突变:CCC→CGC,导致脯氨酸→精氨酸;1例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显子7发生点突变,克隆测序证实密码子308位发生错义突变:TAC→TGC,导致半胱氨酸→酪氨酸;2例杂合子患者外显子4的3’部分SSCP出现相同异常带型。查阅文献,测序证实的突变皆是新的突变。 结论:建立的PCR-SSCP方法可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DLR基因点突变的筛检。研究结果从基因水平证实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DL-R基因突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