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背景:目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主要采用髓外固定和髓内固定两种方式,从理论上来讲,髓内固定后稳定性更好、并发症更少。然而大量不同种类内固定装置的出现和存在,说明这些内固定物均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其他两种常用髓内固定(股骨近端髓内钉、Gamma钉)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所有检索截止至2011-12-05。收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Gamma钉固定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结果与结论: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13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共2185例患者,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1013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658例,Gamma钉组514例。资料分析显示,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相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能缩短平均手术时间和减少平均术中出血量,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上优于股骨近端髓内钉;与Gamma钉相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能缩短平均手术时间和减少平均术中出血量,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上优于Gamma钉。  相似文献   
42.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快速准确检测水中微量锡。方法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 r=0.9988.检出限0.35μg/L,RSD2.3%~9.5%,回收率93.6%-107.7%。结论 本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简便快速,适合于基层化验室。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探讨经关节镜下改良入路治疗成人中重度臀肌挛缩症(GMC)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关节镜下治疗的288例GMC患者,其中属于Ⅱ度(中度)患者101例,Ⅲ度(重度)患者19例。行改良的股骨大转子前后方入路,在关节镜监视下显露挛缩带,采用等离子刀予以松解,术后早期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采用GMC功能量化评分比较手术前后疗效,调查患者主观满意度。结果 该组共120例(240髋)成人中重度GMC患者,单侧关节镜下松解手术时间10~30 min,平均18 min。术中单侧出血约2~10 mL,术后单侧引流量平均40 mL。2例切口皮下血肿并瘀斑,2例局部皮下积液,均经过保守治疗痊愈,无神经血管损伤、伤口感染、髋外展肌力减弱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72个月,平均36个月。在获得随访的102例患者中,所有患者髋关节内收内旋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100例(98.0%)能并膝下蹲,98例(96.1%)能翘二郎腿,末次随访时患者GMC功能量化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由术前的(55.0±10.0)分提高到术后的(90.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疗效非常满意97人,满意5人。结论 经关节镜下改良入路治疗成人中重度GMC,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和伤口美观等优点,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康复,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45.
后侧入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应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2月至2006年2月,后侧入路应用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27例,根据Pipkin氏分型方法,Ⅰ型6例;Ⅱ型11例;Ⅲ型3例;Ⅳb型5例;Ⅳc型2例.[结果]2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7~27)个月,按美国矫形外科学院评定标准, 优9例, 良11例, 可4例, 差3例, 总优良率为74%.[结论]早期切开复位, 后侧入路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6.
背景:通过比较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相对数量和Ⅰ/Ⅲ型胶原的比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判断韧带的组织学性能。目的:观察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兔保持较低生理负荷和活动度时内侧副韧带组织学的变化。方法:24只成年雄性家兔双侧膝关节配对为自身对照,实验侧行后交叉韧带完全切断,对照侧只暴露后交叉韧带而不切断,造模后第8,16,24,40周随机处死6只实验兔。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天狼猩红染色检测Ⅰ型和Ⅲ型胶原的相对数量。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8,16,24周两组内侧副韧带胶原分布、排列无明显差别;40周时实验组胶原纤维较对照组稀疏。②天狼猩红染色结果:8,16,24周实验组内侧副韧带的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总和分别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40周时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8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内侧副韧带的Ⅰ/Ⅲ型胶原纤维的比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6,24,40周时实验组比值显著分别小于对照组(P<0.05)。说明兔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后短期内对内侧副韧带组织学特性无明显影响,随着时间延长,组织学特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7.
背景:目前研究显示骨桥蛋白与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密切相关,但骨桥蛋白与骨性关节炎滑膜病变是否相关,仍少见报道。目的:研究骨桥蛋白在原发性骨性关节炎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标本与下肢外伤患者作对照,根据综合评分法进行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关节滑膜中骨桥蛋白水平,比较不同程度骨性关节炎组膝关节滑膜中骨桥蛋白的差异,同时比较标本滑膜衬里层和衬里下层骨桥蛋白的水平。结果与结论:骨性关节炎组织中骨桥蛋白阳性呈黄色、棕黄色、棕褐色表达,病变程度越重,颜色表达越深。骨性关节炎组滑膜中骨桥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随着骨性关节炎病情加重,骨桥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多,呈正相关(p=0.663,P〈0.01)。但滑膜衬里层和衬里下层骨桥蛋白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骨桥蛋白可能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8.
随着城市化进程及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越加深远,城郊地区作为二者结合点,发挥着巨大功效。社区卫生服务作为社会建设的组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了解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情况才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新沂城市东郊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展开改革方法探索与思考,以满足城郊卫生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49.
背景:目前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后的研究多集中于软骨、后外侧结构及关节的松弛度等方面。 目的:观察后交叉韧带断裂对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生物力学的影响。 方法:取12具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在200 N载荷下,测试膝关节屈曲0°,30°,60°,90°位时,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后将12具标本的后交叉韧带全部切断再进行相同的测试。 结果与结论:膝屈曲0°和3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前后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压应变,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膝屈曲30°~90°位时,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随着角度增加而逐渐增大;膝屈曲60°和9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后拉应变较断裂前明显增大(P < 0.05),其中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拉应变,而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在后交叉韧带完整情况下膝屈曲60°时为压应变。说明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对30°内的膝关节运动无明显影响,但是随着屈曲角度的增加,内、外侧副韧带受到的影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肩峰下前外侧经三角肌肌间入路锁定铜板微创治疗肱骨近端不稳定骨折的初步效果.[方法12005年11月至2006年11月,采用锁定钢板微创固定治疗12例肱骨近端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4例,三部分骨折5例,四部分骨折3例.自肩峰前2 cm处向下作5 cm切口,沿肌纤维方向劈开三角肌,显露骨折,直视下间接复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在肌层深面向远端插入锁定钢板,近端用锁定螺钉固定,远端经皮置入固定螺钉.[结果]12例患者随访6~24个月,骨折均得到了愈合,Neer评分,优9例,良2例,优良率为91.7%.[结论]肩峰下前外侧经三角肌肌间入路运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具有固定稳定,血运破坏少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