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阿奇霉素分散片中崩解剂的选择与组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研究几种新型崩解剂在阿尔霉素分散片中的作用,考察颗粒流动性、片剂崩解时限等质量控制指标,确定分散片中几种崩解剂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32.
目的克隆、表达细粒棘球绦虫基底膜特异性硫酸乙酰肝素聚糖核心蛋白(H3),并评价其检测囊型包虫病的 效果。方法将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cDNA文库中免疫筛选的H3基因,克隆入pGEX?4T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化 大肠杆菌BL21细胞,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用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用ELISA方法检测囊型 包虫病患者血清、其他寄生虫病患者血清及健康人血清,评价其检测效能,并与本课题组制备的细粒棘球蚴包囊液粗抗 原(Hydatid cyst fluid,HCF)和重组AgB8/2进行比较。结果成功构建细粒棘球蚴pGEX?4T?H3重组质粒,并在原核细胞 中成功表达。重组H3抗原、纯化HCF和rAgB8/2检测囊型包虫病患者血清的敏感度分别为84.0%(68/81)、90.1%(73/ 81)、77.8%(63/81),3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4.58,P > 0.05)。重组H3抗原与泡型包虫病患者、囊虫病患者及血吸虫 病患者血清分别存在63.3%(19/30)、16.7%(5/30)和5.0%(1/20)的交叉反应,与50份健康者血清无交叉反应;H3检测总 特异度为80.8%(105/130),H3、纯化HCF[71.5%(93/130)]和rAgB8/2[82.3%(107/130)]特异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5.71,P > 0.05)。结论重组H3抗原在囊型包虫病诊断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建立测定硫酸氯吡格雷片的溶出度的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270nm,溶剂选用(0.9→1000)盐酸溶液,转速75r/min,溶出时间30min。结果该方法的回收率为100.3%,RSD为0.5%(n=6)。该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能够控制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4.
显微定量法测定回生第一丹和七厘散中麝香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两例疑似皮肤利什曼病进行病原学诊断,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虫种进行鉴定。方法两例皮肤病患者,分别曾在阿尔及利亚(病例1)和沙特阿拉伯(病例2)务工,表皮均有多个面积较大的溃疡。取皮损处组织涂片、染色、镜检,皮损处组织液置NNN培养基培养,查找原虫。取含利什曼原虫的培养液,离心收集原虫,用2对利什曼原虫种特异性引物ITS1-ITS2和K13A-K13B分别扩增利什曼原虫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和动基体DNA的基因片段,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Blast序列分析。结果病例1患者的皮损组织涂片镜检未查见利什曼原虫,皮损处组织液经NNN培养基培养10 d后查见前鞭毛体;病例2患者的皮损组织涂片镜检发现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皮损处组织液培养8 d后查见前鞭毛体。引物ITS1-ITS2从分离于2例患者的利什曼原虫均扩增出约330 bp的片段,与硕大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major)相应序列同源性均为100%;引物K13A-K13B均扩增出约120 bp的片段,与硕大利什曼原虫相应序列同源性均为96%。4个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JF831924~JF831927。结论两例皮肤病患者均确诊为输入性皮肤利什曼病,...  相似文献   
36.
病例:患者吴某某,男性,37岁,安徽巢湖市人,农民.主诉于2010年5月在胸、背、臂及臀部出现多个溃疡性皮肤损害,而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就诊.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两株来自我国内脏利什曼病不同流行区的婴儿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蛋白表达差异,为筛选和鉴定我国不同流行区利什曼原虫致病差异相关分子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培养两株分离于我国四川九寨沟县(SC6株)和新疆伽师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JIASHI?5株)的婴儿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经酶解后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非标记(Label?free)定量分析,利用MaxQuant软件(版本号1.3.0.5)查库,进行非标定量(Label?free quantitation,LFQ)分析。结果 成功鉴定蛋白4 274个,筛选出差异蛋白1 219个(差异倍数>2.0 或 <0.5,P < 0.05),其中JIASHI?5株前鞭毛体特有蛋白550个,SC6 株前鞭毛体特有蛋白174个。SC6 株和 JIASHI?5 株间差异表达蛋白495个,其中SC6株上调蛋白(高表达)167个,JIASHI?5株上调蛋白328个。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能量代谢、应激反应、延长感染宿主细胞的寿命以及利什曼原虫存活与增殖。结论 来自我国内脏利什曼病不同流行区的婴儿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蛋白质表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8.
136例夜间哮喘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夜间加重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 ,表现为白天无明显不适 ,仅在夜间出现喘息 ,或白天症状不明显 ,夜间明显加重 ,因此 ,夜间哮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哮喘的治疗甚为重要。现将夜间哮喘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7年至 2 0 0 0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支气管哮喘 136例 ,男 115例 ,女2 1例 ,17~ 4 8岁 ,平均 2 6岁 ,疗程3 5~ 2 1年 ,均符合诊断标准[1] 。 4 6例为单纯夜间发作型 ,90例为昼夜发作 ,夜间明显加重。发作时 12 1例测定肺功能 ,用力肺活量及第一秒用力呼出量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均降低。136例均排除心功能不全等可…  相似文献   
39.
甘肃省文县流行区人群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现状,评价PCR、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检测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潜能。 方法 2004年10月在甘肃文县对269例无内脏利什曼病现症及病史的人群采取随机取样法采集静脉血,分别用RV1?鄄RV2和K13A-K13B两组PCR引物检测血样中的利什曼原虫特异DNA,以利什曼原虫可溶性抗原为包被抗原的ELISA法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分别检测利什曼原虫特异性抗体,并比较几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 结果 PCR、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检测人群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0.9%(83/269)、24.2%(65/269)和0(0/269)。 结论 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存在大量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者,PCR是检测无症状感染较敏感、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比较我国不同类型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繁殖情况,为选择合适培养基用于利什曼原虫培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3 ×105个KS?2、Cy、JIASHI?5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分别接种至1 mL NNN培养基、1 mL M199 + 20%胎牛血清培养基、1 mL M199 + 20%马血清培养基及1 mL 脑心浸液培养基(含血红素)中,22 ℃温箱中无菌静置培养,显微镜下连续观察计数8 d,绘制3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的生长曲线。 结果 KS?2、Cy、JIASHI?5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均能在NNN培养基、M199 + 20%胎牛血清培养基和M199 + 20%马血清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在NNN培养基中培养不同时间后的3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计数均显著高于M199 + 20%胎牛血清培养基和M199 + 20%马血清培养基(P均 < 0.05),在这3种培养基中培养不同时间后的KS?2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计数均显著高于Cy和JIASHI?5株(P均 < 0.05)。KS?2、Cy、JIASHI?5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均不能在脑心浸液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结论 分离自我国不同类型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的利什曼原虫在同一培养基中生长增殖速度有差异,同一利什曼原虫分离株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繁殖速度亦有差异。NNN培养基是最适合我国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利什曼原虫分离株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