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50篇 |
免费 | 479篇 |
国内免费 | 38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0篇 |
儿科学 | 167篇 |
妇产科学 | 50篇 |
基础医学 | 381篇 |
口腔科学 | 316篇 |
临床医学 | 987篇 |
内科学 | 620篇 |
皮肤病学 | 94篇 |
神经病学 | 185篇 |
特种医学 | 30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2篇 |
外科学 | 718篇 |
综合类 | 2527篇 |
预防医学 | 992篇 |
眼科学 | 112篇 |
药学 | 900篇 |
15篇 | |
中国医学 | 1168篇 |
肿瘤学 | 3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186篇 |
2022年 | 229篇 |
2021年 | 284篇 |
2020年 | 188篇 |
2019年 | 187篇 |
2018年 | 178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39篇 |
2015年 | 159篇 |
2014年 | 481篇 |
2013年 | 380篇 |
2012年 | 395篇 |
2011年 | 436篇 |
2010年 | 473篇 |
2009年 | 432篇 |
2008年 | 424篇 |
2007年 | 525篇 |
2006年 | 423篇 |
2005年 | 464篇 |
2004年 | 379篇 |
2003年 | 361篇 |
2002年 | 295篇 |
2001年 | 244篇 |
2000年 | 253篇 |
1999年 | 274篇 |
1998年 | 256篇 |
1997年 | 233篇 |
1996年 | 219篇 |
1995年 | 167篇 |
1994年 | 165篇 |
1993年 | 131篇 |
1992年 | 146篇 |
1991年 | 119篇 |
1990年 | 90篇 |
1989年 | 100篇 |
1988年 | 62篇 |
1987年 | 46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43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20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2篇 |
1966年 | 6篇 |
1964年 | 8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钛缆在腰椎峡部裂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6月∽2003年5月,我们采用钛缆固定横突与棘突峡部植骨融合治疗无滑脱或Ⅰ度以内滑脱的腰椎峡部裂患者17例,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肺癌长期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7年5月256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外科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手术性质和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评价可能的预后因素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1例(4.3%).根治性手术236例(单纯肺叶切除169例,全肺切除53例,扩大切除14例),姑息性手术20例.全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38.7%和2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0R=1.323,95% CI.068~1.641,P=0.017)和年龄(OR=1.562,95% CI:1.148~2.125,P=0.00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p-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3.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用于预防全麻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方法 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Pubmed、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有关BIS监测与未应用BIS监测全麻患者术中知晓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应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法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评价指标为术中知晓发生率.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项研究,包括34181例患者,其中应用BIS监测患者17432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132%;未应用BIS监测患者16749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245%,BIS监测组与未应用BIS监测组术中知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麻醉方式不同进一步分析:在吸入麻醉中,应用BIS监测患者13288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128%,未应用BIS监测患者13202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113%,BIS监测组与未应用BIS监测组术中知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应用BIS监测患者4144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145%,未应用BIS监测患者3547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733%,BIS监测组术中知晓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应用BIS监测组(P<0.01).结论 监测BIS可预防全凭静脉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但不能预防吸入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功能区胶质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738例功能区胶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8例在全麻下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130例在唤醒麻醉下行运动和或语言功能定位。所有病例术后近期运动障碍发生率为11.7%,远期为3.8%;语言区胶质瘤术后近期的失语率为28.8%,远期为4.1%。术中MRI辅助下进行电生理监测347例,全切率为89.3%。全麻下3.6%的患者术中出现癫痫大发作;唤醒麻醉下2.3%的患者出现一侧肢体或嘴角抽搐,仅1例(0.8%)出现癫痫大发作。结论 根据胶质瘤所在的部位选择适当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有助于最大程度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患者的功能皮层和皮层下重要功能通路,降低致残率,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5.
刘丹陈莹汪俊红张阔贾燚鑫 《临床军医杂志》2022,(11):1191-1193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方法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自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70例临产时出现胎儿窘迫的妊娠晚期胎儿窘迫孕妇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70例妊娠晚期未发生胎儿窘迫的孕妇纳入正常组。两组均行胎心监护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S/D值是否>3将观察组孕妇分入S/D值>3组和S/D值≤3组。比较S/D值>3组和S/D值≤3组的妊娠结局;比较正常组和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静脉导管分流率,S/D值异常率,胎心率,胎心异常率;比较胎心监护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单一胎心监护的诊断效能。结果S/D值>3组孕妇29例,S/D值≤3组孕妇41例。S/D值>3组和S/D值≤3组剖宫产率和低体质量儿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D值≤3组羊水粪染发生率低于S/D值>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大脑中动脉的阻力指数和脐动脉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S/D值高于正常组,大脑中动脉的搏动指数、S/D值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静脉导管分流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S/D值异常率、胎心异常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胎心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心监护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窘迫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胎心监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可预测妊娠晚期胎儿窘迫,进而预测妊娠结局,且二者联合可提高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膜截流分子量对新型生物人工肝(bioartificial liver,BAL)支持系统免疫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D氨基半乳糖静脉滴注比格犬建立肝功能衰竭模型.急性肝功能衰竭犬根据BAL隔离膜截流分子量的大小分为两组:A组:200 kD组;B组:1200 kD组.两组均接受新型2次BAL治疗,每次6h.观察各组体内IgG、IgM、50%补体溶血单位(CH50)变化及反应器内抗体漏过情况.结果 在第一次BAL治疗后两组的IgG和IgM水平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在第2次治疗后第7天,1200 kD组的IgG和IgM水平明显升高,200 kD组IgG和IgM水平仍未出现明显上升或下降.在第一次BAL治疗后,两组CH50都出现暂时性的下降,在治疗后1h达到最低值,而后缓步上升,在7d后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反应器内培养液中IgG、IgM及CH50检测结果显示,1200 kD组在治疗结束后IgG、IgM及CH50含量显著高于200 kD组.结论 膜截流分子量可能是影响BAL异种免疫排斥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7.
9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早在1987年就被公认为胆囊切除的金标准[1]。急性胆囊炎(acute suppurative cholecystitis,AC)曾被列为绝对禁忌证。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的提高、手术经验的积累和腹腔镜器械的改进,LC手术治疗AC在国内外专家已形成共识[2-3]。 相似文献
99.
MicroRNAs( miRNAs)为小非编码单链RNA片段,约22 ~ 24个核苷酸长度,通过与绑定的mRNA3'端非翻译区的碱基配对来调控mRNAs的翻译和降解[1].MicroRNAs可以通过同一通道调控多个目标而放大其生物学效应,一个miRNAs可以作用于上千个mRNAs,因此,即使相对较小的miRNAs表达的改变即可产生重要的生物学效应[2].MicroRNAs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细胞凋亡等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3].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建立稳定的窒息性心跳停止复苏后脑缺血损伤大鼠模型。方法 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六组:假手术组(S组)和窒息组(C5、C6、C7、C8和C9组)。C5、C6、C7、C8、C9组分别在窒息5、6、7、8、9min后进行心肺复苏。记录各窒息组窒息到停循环时间、循环停止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复苏成功率、复苏后生命体征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复苏后第9天,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窒息组均发生了循环停止,随着窒息时间延长,循环停止时间与自主循环恢复时间逐渐延长;C5组大鼠全部存活,C6、C7、C8和C9组大鼠复苏成功率分别为91.7%、83.3%、75.0%和33.3%,C9组复苏成功率低于其他各组(P<0.05);C5、C6、C7组复苏后各时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C8和C9组(P<0.05)。复苏后第9天,与S组比较,C5、C6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不明显,C7组有少量神经元坏死,C8组和C9组大量神经元坏死(P<0.01)。结论窒息8min后进行心肺复苏能够建立稳定的脑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