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一种“生”于南亚,“长”于欧美,对诸多广谱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的“超级细菌”,已来到我们身边。2010年10月26日,中国疾病控制中心通报:我国也发现3例患者感染了带有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2例是宁夏的新生儿,现已治愈出院;另1例是福建83岁的肺癌患者,现已因癌症去世。  相似文献   
7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收治的原发性干燥综合症(SS)相关间质性肺病(IL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年1月-2011年7月之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SS相关ILD患者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共统计患者38例,27例(71.1%)因ILD首诊。32例行肺功能检查,25例(78.1%)弥散功能降低;14例(43.7%)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所有患者胸部高分辨CT(HRCT)均显示ILD,其中7例肺功能正常。23例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12例复查胸部HRCT,共9例ILD吸收好转,其中6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淋巴细胞增高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肺部病变均好转,3例胸部HRCT无明显蜂窝形成但无BALF结果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2例吸收好转。结论 SS常以ILD为首诊原因。胸部HRCT对ILD诊断价值优于肺功能。BALF淋巴细胞升高和/或胸部HRCT无明显蜂窝形成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肺部病变可吸收好转。  相似文献   
73.
隔离在呼吸道传染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部位侵入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以类型复杂、传播迅速、传染性强和人群的普遍易感为主要特点,非常容易造成暴发流行而且难以控制。2003年在国内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被控制后,我国对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应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对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提高了。  相似文献   
74.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低氧呼吸驱动降低的遗传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及其子女呼吸中枢对低氧的反应性,并对低氧呼吸驱动与微卫星位点的关系进行连锁分析,初步探讨其低氧呼吸驱动反应性降低的基因是否与染色体6q21.1-21.2区域的某一位点相连锁。方法 测定6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及其21名子女呼吸中枢驱动对低氧的反应性△P0.1/△SaO  相似文献   
75.
正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FP)是一种呈慢性进展不可逆和致死性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病,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广泛增殖,细胞外基质沉积并最终导致肺结构重塑或破坏。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尚缺乏早期诊断方法16[-]。过去10年间,IPF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发病率为(4.6~16.3)/100 000,患病率(13~20)/100 00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5~1.7∶1),不同人种间无显著差异,吸烟和有害粉尘暴露是独立危险因素[7-8]。IPF发病率随年龄逐渐升高,平均就诊年龄为66岁(55~75岁),目前认为IPF是年龄相关性疾病,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  相似文献   
76.
目的:进一步了解尿毒症肺的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特点。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98~2001年住院的49例尿毒症肺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特点分析。结果:住院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病人141例,其中尿毒症肺的病人49例(34.75%)。无症状者11例(22.45%),咳嗽、咳痰者20例(40.81%)。呼吸困难27例(55.10%);胸部X线表现为肺淤血期20例(40.81%),肺泡性肺水肿期20例(40.81%);血清尿素氮(25.05±9.57)mmol/L,血清肌酐(730.49±251.87)μmol/L。全部病例进行了血液透析治疗,死亡5例(10.2%),结论: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为主,胸部X线表现以肺淤血,肺泡性肺水肿多见。其形成原因与血尿素氮、肌酐、血压及左心衰竭等因素有关。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77.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33,ADAM33)是最近发现的ADAM家族成员,与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ADAM33小发卡RNA(smallhairpin RNA,shRNA)质粒表达载体,抑制AD-AM33基因在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8.
“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指导思想提出后,对各行各业能够进行各自全面、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大学型医学院的学科带头人,自己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深深体会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学科发展观”这一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创建国内和国际一流学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9.
目的总结成人冷凝集素介导溶血性贫血的重症支原体肺炎病例的特点。方法报道2例成人冷凝集素介导溶血性贫血的重症支原体肺炎病例。结果病例1男,28岁,咳嗽、咳痰16天,发热14天,贫血,巩膜黄染,双肺可闻及细小湿啰音,胸片示双下肺多发小结节,右下肺和右中叶片状阴影,伴树芽征,入院时静脉抽血几秒后就出现红细胞自凝现象,50℃温浴后解凝,肺炎支原体抗体1∶20480,抗人球蛋白综合试验阳性。莫西沙星、阿奇霉素加强的松30mg口服,治疗好转。病例2女,18岁,发热伴咳嗽、咳痰2周,1周前患者出现右侧胸痛,偶有腹泻,贫血貌,胸片示右肺下叶大片实变影,右侧中量胸腔积液,右下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啰音。静脉抽血时均发现有红细胞自凝现象,肺炎支原体抗体1∶1280。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出支原体,抗人球蛋白综合试验阳性,胸水为渗出液ADA 44.1U/L,予阿奇霉素、甲泼尼龙40mg,1日1次,低分子肝素抗凝好转。结论 2例人冷凝集素介导溶血性贫血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都是青年,发热超过2周,静脉抽血有红细胞自凝现象,贫血,抗人球蛋白综合试验阳性,肺炎支原体抗体很高,影像学表现不特异,仅用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效果不佳,最后需加以糖皮质激素,必要时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80.
在我国大城市、大医院,细菌耐药情况已经十分严重.据不完全统计,高达84%~95%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其中一些细菌更是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几乎全部的肠球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80% ~ 95%的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肺炎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