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346篇
  免费   10802篇
  国内免费   7055篇
耳鼻咽喉   1364篇
儿科学   1967篇
妇产科学   1214篇
基础医学   9669篇
口腔科学   2541篇
临床医学   30130篇
内科学   17621篇
皮肤病学   2469篇
神经病学   4715篇
特种医学   83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6篇
外科学   15377篇
综合类   64347篇
预防医学   24293篇
眼科学   2145篇
药学   24739篇
  261篇
中国医学   25758篇
肿瘤学   5921篇
  2024年   1285篇
  2023年   4745篇
  2022年   4084篇
  2021年   3623篇
  2020年   4177篇
  2019年   4574篇
  2018年   4543篇
  2017年   2864篇
  2016年   3840篇
  2015年   4017篇
  2014年   11365篇
  2013年   8545篇
  2012年   9745篇
  2011年   10649篇
  2010年   10071篇
  2009年   10121篇
  2008年   9748篇
  2007年   10153篇
  2006年   10050篇
  2005年   10211篇
  2004年   9130篇
  2003年   8210篇
  2002年   6964篇
  2001年   6810篇
  2000年   7536篇
  1999年   7291篇
  1998年   6680篇
  1997年   6917篇
  1996年   6807篇
  1995年   6082篇
  1994年   5411篇
  1993年   4033篇
  1992年   3870篇
  1991年   3422篇
  1990年   2936篇
  1989年   2615篇
  1988年   1454篇
  1987年   1282篇
  1986年   1172篇
  1985年   1063篇
  1984年   905篇
  1983年   830篇
  1982年   815篇
  1981年   601篇
  1980年   417篇
  1979年   318篇
  1978年   188篇
  1977年   91篇
  1965年   117篇
  1964年   10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王飞航 《北方药学》2016,(8):183-183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使用七氟醚以及丙泊酚的方法以及麻醉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小儿烧伤手术患者资料8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麻醉维持使用七氟醚,对照组麻醉维持使用丙泊酚,两组手术之前全部肌肉注射阿托品,剂量为0.01mg/kg,在手术之前30min注射,进入手术室之前建立静脉通道,对照组通过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丙泊酚,剂量为每小时3~8mg/kg,观察组给予七氟醚1%~4%吸入,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T1时MAP以及HR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T4时HR以及SPO2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全部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小儿烧伤手术选取七氟醚进行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全部低于使用丙泊酚麻醉维持,对于手术之后呼吸功能恢复以及精神状态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应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分析2007-2017年浙江省24 388例罕见病住院病例特征,为制定罕见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17年浙江省10家三级甲等(三甲)医院罕见病住院病例资料和各年度住院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罕见病病例共24 388例,占住院总例数的2.69‰(24 388/9 054 201),病例数居前3位的疾病类型依次为"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以及某些涉及免疫机能的异常"(占32.81%,8 001/24 388)、"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占24.87%,6 065/24 388)和"神经系统疾病"(占19.01%,4 635/24 388);2007-2017年罕见病病例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增幅19.69%,而罕见病例数占同期住院总例数比例仅在2016-2017年明显上升,各类型罕见病时间分布呈不同特征;罕见病的病例数男女性别比为1.35:1(13 990/10 398),男女性别比最高的3类疾病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4.45:1,1 180/265)、"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3.51:1,281/80)和"神经系统疾病"(2.26:1,3 213/1 422);各年龄段罕见病类型、各类型罕见病年龄分布均呈不同特征;病例数居前10位的疾病占全部罕见病例数的53.55%(13 060/24 388),其中前3位疾病分别为成人粒细胞缺乏症(14.41%,3 515/24 388)、皮质基底核退化症(7.60%,1 854/24 388)和亨诺克-舍恩莱因紫癜(6.01%,1 466/24 388)。结论 本研究分析的浙江省2007-2017年24 388例罕见病住院病例的特征资料,是推动我国罕见病的研究、监测或登记数据库构建、制定防控策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全蝎白术白头翁混合发酵品(SAPHFP)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病毒作用及可能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对SAPHFP分别采用超声水提、50%、8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通过MTT法分别对RSV、EV71、COX-B2、HSV四种病毒株进行体外抗病毒作用的实验;采用Lowry法、苯酚-硫酸法及NaNO_2-AlCl_3-NaOH比色法分别测定三种极性部位中的总蛋白、总多糖及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SAPHFP三种提取成分中,50%乙醇提取物对病毒的抑制率最好,尤其是对EV71和HSV病毒,TI指数分别为46.30、56.82。三者的体外抗病毒有效率均高于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SAPHFP的50%乙醇提取液与未发酵品比较,感染了HSV病毒的正常细胞其存活率显著提高;水提液中总蛋白、总多糖、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77.1269、517.7191、9.624298。结论 SAPHFP水提、50%、80%乙醇提取物体外对四种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外抗以上病毒株的活性与供试品中所含的总蛋白、总多糖、总黄酮含量不完全成对等关系。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肺动脉栓塞的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9年3月治疗的肺动脉栓塞患者300例作为对象。分析患者的MSCT血管造影表现。结果:通过MSCT血管成像技术可见患者出现附壁充盈缺损情况人数最多,有249例占所有肺动脉栓塞患者的49.80%,其中发生在右侧叶和段肺动的人数多于其他肺动脉分支的人数;部分充盈缺损的情况仅次于附壁充盈缺损,有123例,呈现出动脉断面细小、腔内密度减低、不均匀的患者人数最少,有44例,占所有肺动脉栓塞患者的8.8%(P<0.05)。通过MS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够清楚地显示肺动脉分支,具有极高的显示率高达81.2%,同时对于检测栓塞支数也有极高的诊出率,患者肺动脉受累达到40.15%(P<0.05)。结论:将MSCT血管成像技术用于肺动脉栓塞的检测中能清楚的显示患者肺动脉栓塞的部位以及表现,肺动脉分支显示及受累情况,栓子栓塞类型,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埋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NK细胞及CD8~+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口服,日1次,每次1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侧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每周1次,共24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2周、第24周测定NK细胞及CD8~+淋巴细胞水平,统计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12周时,治疗组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比较,治疗组NK细胞和CD8~+淋巴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对照组转阴率为16.67%,治疗组转阴率为20.00%,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对照组转阴率为36.67%,治疗组转阴率为50.00%,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埋线可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K细胞水平,降低CD8~+淋巴细胞水平,提高HBV-DNA转阴率。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探讨产前分娩预演对初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和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妇产科分娩的初产妇86例,按产前分娩教育方式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4).对照组孕妇产前接受常规产前健康教育课程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分娩预演实践.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自然分娩成功率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分娩总产程和第一、二、三明显缩短;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SDS、SAS评分均明显降低;自然分娩成功率、GSES评分均明显提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感染、尿潴留、乳汁淤积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常规产前健康教育培训结合产前分娩预演实践的产前管理方式,可有效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对解放军107医院收治的80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采用吸痰管牵拉软腭暴露鼻咽部,并在70°鼻内镜辅助下行肥大腺样体切除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0例中,男43例,女37例,5~13岁,平均7岁,病程9个月~4年。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夜寐打鼾、张口呼吸,伴有鼻塞。其中  相似文献   
70.
张莹莹  王才智 《安徽医药》2016,37(5):550-553
目的 研究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70例为早破组,同期无胎膜早破7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并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早破组生殖道感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率,母体发生产后出血,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殖道感染是胎膜早破最常见的诱因,积极筛查及治疗孕妇生殖道感染可以减少相关产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