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杀虫剂浸泡蚊帐的广泛实施是WHO全球疟疾控制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WHOPES经过评估认为仅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适合用于浸泡蚊帐。目前推荐使用的有6种,分别是:顺式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醚菊酯和氯菊酯。随着这些杀虫剂的广泛使用,蚊媒的抗性已经产生,亟待寻找更加有效的、可以替代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了解海口市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抗药性,并检测其击倒抗性(kdr)基因突变型,阐明抗性表型与kdr基因突变的关系。 方法 在海口新埠岛、龙塘镇、石山镇、白沙门和花卉市场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应用浸渍法测定其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杀虫剂的敏感性,以抗性倍数确定抗性级别。对应生物测定的样品扩增和分析白纹伊蚊的kdr基因部分片段,采用χ2检验比较抗性表型与kdr突变基因型的差异性。 结果 海口白纹伊蚊花卉市场和白沙门群体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均产生抗性,花卉市场群体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高达436.36,为高度抗性。龙塘镇和石山镇群体对氯菊酯均为敏感,对溴氰菊酯的抗性为低度(9.09)或中度(18.18)。新埠岛群体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均为敏感。在对应检测的317只白纹伊蚊的kdr基因中,发现1 534位点存在点突变,检测到2种突变等位基因(TGC/C、TCC/S)。5种基因型和频率分别为野生型TTC/TTC(62.15%)、野生/突变型杂合子TTC/TGC(0.63%)和TTC/TCC(16.09%)、突变型纯合子TCC/TCC(20.82%)以及突变型杂合子TGC/TCC(0.32%)。χ2检验结果显示,接触菊酯类杀虫剂后敏感表型与抗性表型个体中,kdr基因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抗性表型群体中的kdr突变型基因型的频率(42.94%)大于敏感表型个体(31.97%)。 结论 海口市白纹伊蚊多个群体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同时存在抗性,抗性表型与kdr突变基因型密切相关。本研究首次记录了kdr新的等位基因TCC/S。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三沙市位于我国南海中北部,由于其远离大陆,地理距离遥远,交通不便,其病媒生物的调查缺乏系统性。作者通过近年来的多次调查,并结合以往文献报道,总结三沙市病媒生物名录。方法 自2013—2017年,连续5年在三沙市永兴岛、石岛和赵述岛对重要病媒生物进行采集和鉴定,主要通过布放鼠笼捕获鼠形动物并收集体表寄生虫,悬挂诱虫灯捕捉吸血节肢动物,依据外部形态特征并结合分子标志种类鉴定病媒生物种类。结果 采集和鉴定重要病媒生物共57种(包括文献记录的23种):鼠形动物4种,蚊7种,蝇21种,白蛉1种,蠓8种,虱1种,蚤1种,臭虫2种,蜚蠊5种,硬蜱1种,恙螨4种和革螨2种。其中按蚊属、毛蛉科、蠓科、虱目和硬蜱科的种类,以及温带臭虫、斑蠊、拟德国小蠊和蔗蠊为三沙市首次记述。结论 三沙市分布的病媒生物种类多,有相关疾病流行的潜在风险,需要加强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44.
衰弱已被公认为老年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对于衰弱的定义与筛查多只体现了身体生理因素方面,与衰弱相关的认知及社会心理方面的概念与研究仍需完善。本文介绍了由国际营养与衰老研究所和国际老年医学和老年医学协会于2013年首次提出的认知衰弱的概念,即同时存在身体衰弱和认知损害,并排除老年痴呆或其他类型痴呆,叙述了认知衰弱概念的提出及完善,并简述了认知衰弱可能的机制及可能造成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还归纳了涉及认知衰弱的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分析表明,认知衰弱的提出是衰弱研究进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个人和社会应对这一新兴概念予以足够的重视,最终为制定预防老年人认知衰弱的策略做出贡献。此外,根据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假设,衰弱作为一种综合概念,还应该包括社会心理方面,未来应将与衰弱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作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5.
目的为揭示植物精油熏杀蚊虫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微量滴定板法测定了乙酰胆碱酯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在5种植物精油作用下的变化.结果芸香科植物精油、留兰香油和香茅油处理的致倦库蚊,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升高,增长率分别为12.85%,24.68%,23.50%,菊科植物精油和椒样薄荷油处理的蚊虫,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分别降低了4.01%和5.92%.结论乙酰胆碱酯酶是留兰香油和香茅油的重要靶标酶,非特异性酯酶是芸香科植物精油、留兰香油、香茅油和椒样薄荷油的重要靶标酶.  相似文献   
46.
心源性卒中(CES)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近30%。因其存在多种病因, 且同一患者可能多病因共存, 发病机制及临床情况十分复杂, 国内外对CES诊断和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因此, 了解CES诊疗的研究进展, 加强对CES的认识, 进一步探索不同病因CES最佳防治策略, 将有助于提高CES的诊疗水平, 为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论证我国雷氏按蚊与嗜人按蚊的分类地位。 [方法 ]采用分子鉴别法 (鉴别PCR和rDNA ITS2序列 )检测辽宁及山东两省现场按蚊标本 ,并依据ITS2区序列建立分子系统树。 [结果 ]分子鉴别显示 ,辽宁和山东两省均存在雷氏按蚊和嗜人按蚊。我国雷氏按蚊 (辽宁和山东省 ,n =6 )和嗜人按蚊 (辽宁、云南、河南和四川省 ,n =10 )ITS2序列长度和GC含量分别为 45 1bp、 46 2 % ,44 8bp、 46 0 % ;各地雷氏按蚊和嗜人按蚊序列均无差异 ,但各地嗜人按蚊与对照组江苏的嗜人按蚊相比 ,种内序列差异为 0 88% ;雷氏按蚊与嗜人按蚊种间序列差异为 2 5 7%。分子系统树显示雷氏按蚊与中华按蚊、嗜人按蚊与凉山按蚊亲缘关系较近。 [结论 ]根据分子鉴别 ,确认我国雷氏按蚊与嗜人按蚊为同域分布的 2个独立种  相似文献   
48.
我国八代按蚊及其近缘种rDNA-ITS2序列差异和分类地位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采用自四川、辽宁、山东及韩国的八代按蚊和四川的筠连按蚊,进行核糖体DNA第2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2)序列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四川、辽宁及对照韩国八代按蚊群体间的ITS2序列同源性达96.7%~99.6%;筠连按蚊与各地(除山东外)八代按蚊间序列同源性达96.2%~99.8%,与四川同域的八代按蚊除一个碱基缺失外,rDNA-ITS2序列完全相同,显然属于种内变异水平,筠连按蚊可能是八代按蚊的同物异名:而山东八代按蚊与各地八代按蚊相比则同源性仅70.4%~71.1%,差异明显增大,提示山东的“八代按蚊”为一存疑蚊种,其分类地位尚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论证昆明按蚊 (Anopheles kunmingensis)和凉山按蚊 (An. liangshanensis)的分类地位。 [方法 ]比较两种按蚊 r DNA- ITS2序列差异和主要形态特征的变化幅度。 [结果 ]两种按蚊 8个样本 r DNA- ITS2序列同源性为 97.1%~ 99.8%。昆明按蚊雌蚊翅 V5 .2缘缨白斑、后跗 基白环 (斑 )及幼虫头毛 2 - C具叉枝等特征出现率分别为 43% (9/ 2 1)、 89% (17/ 19)及 40 % (4/ 10 ) ,而凉山按蚊则分别为 79% (34 / 43)、 44 % (17/ 39)及 2 0 % (4/ 2 0 ) ;如以不同群体作统计分析 ,各特征出现率波动幅度很大 ,交叉重叠 ;表明两蚊种间缺乏明确与稳定的鉴别特征 ,缺乏实质性的形态差异。 [结论 ]两种按蚊形态特征和分子序列差异极小 ,应属种内变异范围 ,可以确认两者是同一蚊种 ,昆明按蚊为凉山按蚊的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抑郁症状是否为中国老年人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数据取自如皋长寿和衰老研究的子队列,通过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评估老年人抑郁情况,收集并记录研究对象于2014年基线及2017年随访时的跌倒发生情况。根据抑郁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及跌倒发生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状是否增加老年人跌倒风险。结果 横断面研究纳入1 548例研究对象,跌倒的发生率为8.3%。“跌倒”组研究对象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认知障碍者所占比重更高;与非抑郁组相比,抑郁组女性、务农、受教育程度较低、非在婚、不吸烟、不饮酒以及认知障碍者所占比例更高;在调整混杂因素后,抑郁症状与老年人基线及3年后跌倒发生风险增高均相关(P<0.05)。结论 在中国社区老年人群中,抑郁症状是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