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建立裸鼠乳腺癌细胞三阴性转移模型,并用超声造影观察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增强情况.方法:将乳腺癌模型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20只.试验组在用药前1、3、5天给予联合用药,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溶液.常规超声和大体超声观察裸鼠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状态.接种后6周,尾静脉注射SonoVue超声造影剂,瘤...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为临床治疗吞咽功能障碍寻找最优的方法。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A)、康复训练组(B)、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C),每组30人。各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处理,针刺组给予项针治疗,康复训练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则给予项针、吞咽功能训练联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及临床疗效评价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C组高于A、B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C组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3.
偏正颗粒的提取工艺优选及其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  王莉  马金秋 《中国药业》2011,20(4):45-46
目的优选偏正颗粒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醇沉工艺,观察偏正颗粒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以欧前胡素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偏正颗粒的提取工艺;通过对小鼠灌胃给药,观察偏正颗粒对小鼠的毒性反应。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水,浸泡1 h,煎煮2次,每次1 h,并选用50%的乙醇沉淀;将因偏正颗粒的毒性反应出现死亡的动物解剖,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偏正颗粒在规定剂量下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34.
王华  王莉  马金秋 《河北医药》2011,33(7):1076-1077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75例采用TAC方案新辅助化疗(对照组)和75例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方案新辅助化疗(研究组)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RECIST1.1实体肿瘤化疗疗效评价标准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化疗毒性反应及分度标准(NCI-CTCAEV4.0)评价疗效和安全性,Kaplan-Meier分析患者3年生存率、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CD_3~+、CD_4~+、CD_8~+及CD_4~+/CD_8~+)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CR23例,PR15例,SD30例,PD7例,DCR 90.67%,高于对照组(P0.05),RR 50.67%,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5.33%,对照组14.6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925,P0.05)。两组患者随访3-5年,中位随访2.8年,研究组1年生存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25%VS 81.05%,P0.05),2年生存率对比(75.92%VS 63.42%),3年生存率对比(67.38%VS 5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14、6.20、5.21,P0.05);观察组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78,P=0.01)。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方案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疗效和生存率,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6.
王莉  韩秀梅  马金秋 《中国药事》2006,20(9):560-561
偏正颗粒是我院生产的一种中药制剂,{批准文号:秦药剂字E200i]普-01-020号),由白芷、制草乌、川芎等九味中药加工而成,具有除湿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用于风湿或寒湿所致的偏、正头痛。制草乌为药典中收录的毒性药材,又是本方中的君药,需要对其进行薄层色谱的鉴别和限量检查。《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制草乌项下没有薄层鉴别方法收载,我们参照文献,研究了薄层鉴别方法。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7.
RP-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茶碱与多索茶碱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秋  王娜  王莉  魏颖  阎彦  吴纪宁 《中国药房》2010,(18):1665-1667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茶碱、多索茶碱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清采用15%高氯酸进行沉淀后测定,其中色谱柱为InertsilODS-SP,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为273nm,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0℃,内标为巴比妥钠。结果:茶碱、多索茶碱血清浓度分别在0.24~30.69mg·L-1、0.25~31.83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9),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24、0.25mg·L-1;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9.62%~103.92%、96.26%~102.22%;日内RSD分别为0.44%~1.79%、0.54%~1.68%;日间RSD分别为1.68%~2.15%、0.83%~1.5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临床茶碱、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38.
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药注射剂用药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中药注射荆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12月的门诊处方,对神经内科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进行统计,并评价用药的合理性。结果:我院神经内科门诊中药注射剂使用率40.2%,天麻素、舒血宁和灯盏细辛位于用药频次前3位;临床应用中,用药与功能主治符合率82.6%,用法规范率95.5%,用量合理率77.7%,溶媒选择规范率76.1%,溶媒用量规范率95.5%。结论:我院神经内科门诊中药注射剂应用比例较高,存在超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当、溶媒选择及用量不规范、重复用药等问题,应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39.
方海滨  马金秋  孙丽敏 《临床荟萃》2010,25(16):1462-1463
患者,男,41岁,2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咳嗽、咳黄痰,当地诊断为肺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10余天,症状有所缓解。15天前出现劳累后胸闷、气短,夜间休息时咳嗽加重。于2009年4月1日入院,诊断为心力衰竭原因待查,给予极化液营养心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