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Hb)波动情况,初步探讨Hb波动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透析龄超过12个月的患者。以Hb110~120 g/L为靶目标值,根据前后两个月的Hb变化值是否达到10 g/L分为波动组和非波动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波动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163例患者,基线Hb值为(107.52±15.47)g/L,随访期平均Hb值为(106.57±15.22)g/L。基线及随访期Hb达标情况大致相似,46.6%~56.4%患者Hb未达标(Hb<110 g/L)。随访期中仅有1.2%患者Hb始终达标。患者平均Hb波动值为8.15±5.01 g/L,Hb波动率为27.0%,短期波动在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中较常见,少数患者Hb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非波动组患者的透析龄和基础Hb值显著高于波动组(t=-5.602, P=0.048; t=-1.731, P=0.010),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剂量显著低于波动组(t=6.218,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过透析龄<24个月、基础Hb<100 g/L等因素校正后,EPO剂量≥200 U/(kg·w)与Hb波动显著独立相关(OR=4.7,95%CI 3.2~9.3,P=0.030)。 结论Hb波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少数患者Hb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Hb波动较大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EPO剂量应用也较大。  相似文献   
82.
背景:建立合适的牙槽嵴缺损动物模型可为开展剩余牙槽嵴的保存、修复研究奠定基础。 目的:建立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实验动物模型。 方法:全麻下完整拔除18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中切牙建立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模型。术后4,8,12周,处死白兔,游标卡尺测量兔下颌剩余牙槽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拔牙窝的愈合程度,X射线摄片观察兔下颌拔牙创内骨小梁改建情况。 结果与结论: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牙槽嵴长度、宽度和高度均逐渐降低;拔牙窝内有成骨细胞散在分布,新生骨小梁和血管网逐渐形成,牙槽窝持续沉积新生骨组织,与周围牙槽骨界限不清,骨改建生成,拔牙创愈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及X射线片均证实兔前牙区剩余牙槽嵴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明确头颈鳞癌组织及传代细胞系中免疫球蛋白M(IgM)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头颈鳞癌组织及阴性对照组织中IgM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分析IgM在头颈鳞癌与对照组织间的表达差异;采用Western Blot、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gM在头颈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IgM在头颈鳞癌及阴性对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6%和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鳞状上皮及鳞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IgM的表达部位有从细胞膜向细胞浆转变的趋势(P<0.05);头颈鳞癌细胞裂解液中存在与人IgMμ链分子量一致(75KD)且能与抗人IgMμ链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的蛋白; 4种头颈鳞癌细胞系中IgM平均免疫荧光强度为9.25±0.82% (CNE-1),8.76±0.54% (Tca8113),13.72±1.73% (Hep-2)和12.1±1.19% (HNE-1),与阴性对照组1.87±0.24%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颈鳞癌组织和传代细胞系中存在IgM蛋白的表达,且IgM表达部位与鳞状上皮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但IgM在头颈鳞癌表达的临床意义、生物学作用和机制等尚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4.
徐伶玲  马莹  张文娟  安广宇  吴静 《肿瘤》2012,32(12):1001-1008
目的:筛选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微小RNA(microRNA,miRNA),并寻找与临床特征相关的miRNA。方法:通过TaqMan Human Micro RNA Array检测7例结直肠癌患者和6例健康体检者血浆中差异表达的mi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29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中对TaqMan Human Micro RNA Array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血浆差异表达的miRNA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变化倍数>1.0,P<0.05的条件下初步筛选得到16个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差异表达m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得到hsa-miR-125b、hsa-miR-375、hsa-miR-150和hsa-miR-206与TaqMan Human Micro RNA Array检测结果一致,并且在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浆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血浆hsa-miR-150和hsa-miR-375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或脉管瘤栓有关。结论:血浆hsa-miR-150和hsa-miR-375有望成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指导结直肠肿瘤分期和进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宫颈癌全量放疗后局部肿瘤未控或中心型复发患者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1972年3月至2008年1月间因宫颈癌全量放疗后局部肿瘤未控或中心型复发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7例,其中行筋膜外子宫全切除术37例,行子宫广泛切除术7例,次广泛子宫切除术3例.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局部肿瘤未控或中心型复发36例,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76.6%(36/47).36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5年生存率为40.4%.其中行筋膜外子宫全切除术患者(29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5年生存率为40.4%;行子宫广泛或次广泛切除术患者(7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5年生存率为40.0%,两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348).筋膜外子宫全切除术、子宫广泛或次广泛切除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5 h和3.8 h,出血量分别为272.1 ml和610.0 ml,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1.6%和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 宫颈癌全量放疗后局部肿瘤未控或中心型复发患者行手术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选择合适病例行筋膜外子宫全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法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南京理工大学医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A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阳通络法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指标(胸廓活动度、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AS功能活动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实验室检查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改善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胸廓活动度和Schober试验测量值均显著升高(P0.05),枕墙距和指地距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SDAI评分和BASF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降低程度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ESR、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降低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寒湿痹阻型AS能够抑制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助于改善患者脊柱功能。  相似文献   
87.
安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省内有我国两条重要的河流——长江和淮河,将安徽划分为北、中、南三部分,三个地区的气候、环境各不相同,也就导致了三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大相径庭。淮北平原地区,人们偏好辣和咸的食物,做出来的美食大都是咸中带辣、辣中挂咸,若首次品食可能会不习惯,但是味道确实是不错的。这个地区的汤色浓厚,人们喜爱牛羊肉,跟草原的牧民一样。淮河以南的地区,水产品比较丰富,家畜的饲养量也较其他地方多。这里饭桌上最常见的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究利用复杂度分析八段锦改善老年人平衡功能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将36名健康老年人随机分为2组,第一阶段,观察组完成为期12周,每周3次的八段锦锻炼,对照组则完成相应的八段锦录像观看;第二阶段,对照组交叉互换完成八段锦锻炼。在2个阶段完成前后,被试者分别进行60 s直立、10 m步行以及"起立-走"测试。结果第一阶段,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步行速度显著升高(P0.01),"起立-走"完成时间明显缩短(P0.05);第二阶段,对照组干预前后步行速度与"起立-走"任务表现明显改善(P0.01)。同时,八段锦干预后被试者直立时重心晃动过程的复杂度也有一定程度升高。结论八段锦对于老年人平衡控制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9.
背景: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演变中的基因表达模式尚不明确.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I型胶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骨钙素基因的表达情况,验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向成骨细胞成熟分化.方法:抽取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股骨骨髓,全骨髓贴壁法培养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矿化诱导培养基(DMEM/F12、地塞米松1×10<'-8> mmol/L、β-磷酸甘油钠0.01 mol/L、维生素C 0.05 g/L)进行成骨诱导培养,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诱导培养后第一二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I型胶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骨钙素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对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44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经矿化诱导培养基诱导培养后,第一二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阶段性表达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I型胶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骨钙素基因;第1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抗原CD44阳性率达44.4%.提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矿化诱导培养中逐渐向成骨细胞分化,分别于诱导后第一二代细胞中阶段性顺序表达成骨细胞特异性基因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I型胶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骨钙素,该细胞己具备成骨细胞特征,为揭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0.
黄芪注射液治疗肩周炎6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肩关节周围炎,亦称冻结肩、肩凝症,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其病因大多为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致本病。肩周炎是常见的软组织损伤疾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笔者以黄芪注射液肩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肩周炎6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6例中,男25例,女41例;年龄26~75岁,其中40~60岁47例;病程1个月~3年;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0例,肩关节活动功能严重受限且有明显肌肉萎缩36例。2 治疗方法病人取仰卧位或者坐位,患肢轻度外展、外旋,肘关节屈曲位。肩关节前方常规消毒,铺无菌巾,于肱骨小结节与肩胛骨喙突连线中点处垂直刺入关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