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应用减低剂量的氟达拉宾、白消安和环磷酰胺(FBC)方案预处理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的影响。方法: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前进行减低剂量的FBC预处理。采用磷酸氟达拉宾(Flud)30mg/m2·d-1静脉滴注5d。白消安(Bu)0.6mg/kg、4次/d,共3d。环磷酰胺(CTX)30mg/kg·d-1静脉滴注,共2d,随后施行HLA配型的同胞或父亲供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采用环孢素及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全部患者的造血功能均获得快速重建。白细胞升至1.0×109/L以上,中位时间为(11.4±4.6)d。中性粒细胞升至0.5×109/L以上,中位时间为(11.9±6.7)d;血小板升至20×109/L以上,中位时间为(12.2±3.5)d。供者细胞完全植入15例,混合嵌合性植入4例,1例出现宿主排斥移植物(HVG)反应,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2次后,达到完全供者嵌合。11例出现急性GVHD(57.89%),7例出现慢性GVHD(36.83%),2例HLA配型不完全相合者死于急性GVHD。结论:减毒的FBC预处理方案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及其与血粘度的关系。方法对58例脑梗塞患者和26名健康人的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全血粘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患者红细胞膜胆固醇(CHO)含量升高,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含量降低,全血粘度升高。直线相关分析,PC与全血高切粘度呈负相关,神经鞘磷脂(SM)与全血低切粘度呈正相关。结论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不仅存在胆固醇代谢异常,同时也存在磷脂组分代谢障碍,后者对血粘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活化半相合混合骨髓移植的GVHD反应.方法:以急性放射病615小鼠模型为受鼠,615×C57BL/6杂交F1代小鼠为半相合供鼠.半相合鼠骨髓和脾细胞中混合一定比例的同基因脾细胞,经白细胞介素-2体外活化后,进行活化半相合混合骨髓移植.观察移植后小鼠死亡率、白细胞系造血重建、脾结节、体内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嵌合体及病理学改变,比较不同移植方式的GVHD反应.结果:活化半相合骨髓移植组与未活化半相合骨髓移植组具有明显的GVHD反应.供受鼠3:1活化半相合混合骨髓移植不能明显降低GVHD反应,供受鼠脾细胞比例1:1和2:1移植组可以明显减轻GVHD反应.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及骨髓造血恢复快,体内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降低及嵌合体百分率升高.结论:活化半相合混合骨髓梃移植方式可以降低GVHD反应,并与同基因和异基因脾细胞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对辐照小鼠造血调控的影响.方法小鼠接受 60 Co照射后给予IC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骨髓和脾脏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形成单位(CFU-GM)计数变化.结果应用ICA可促进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加,明显促进骨髓和脾脏CFU-GM集落形成.结论ICA具有明显的促进造血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患者 ,男性 ,48岁 ,1999年 5月始出现鼻腔出血、高热、头晕、乏力 ,查血 :血红蛋白 110 g/L ,白细胞38.7× 10 9/L ,血小板 2 6× 10 9/L ;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α型。既往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史 :自 1993年以来 ,血压持续在 140~ 15 0 / 90~ 10 5mmHg之间 ;血甘油三酯为3 .2~ 5 .6mmol/L ;空腹血糖 6~ 8mmol/L ,餐后 2h达13mmol/L ;心电图检查提示 :Io 房室传导阻滞 ,偶发室早。予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 )、EMA(米托蒽醌、足叶乙甙、阿糖胞苷 )方案化疗各 1疗程达到完全缓…  相似文献   
3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8例脑梗死患者红细胞膜膦脂各组分进行了测定,并与红细胞膜流动性,红细胞变形能力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红细胞膜总磷脂(TPL)、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含量降低,胆固醇(CHO)、胆固醇与磷脂比值(CHO/TPL)升高,红细胞膜流动性、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直线相关分析表明,PC与红细胞膜微粘度、红细胞滤过指数呈负相关,PE与红细胞膜微粘度呈负相关,SM(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红细胞膜磷脂各组分的改变及其对红细胞流变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8例缺血性脑卒中、23例有脑动脉硬化症状的患者和26名健康人的红细胞膜磷脂各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同时检测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膜微粘度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红细胞膜总磷脂(TPL)、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含量低于对照组;胆固醇(CHO)、胆固醇与总磷脂比值(CHO/TPL比值)高于对照组;红细胞膜流动性、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直线相关分析,PC与红细胞膜微粘度、红细胞滤过指数呈负相关;PE与红细胞膜微粘度呈负相关;神经鞘磷脂(SM)与红细胞膜微粘度呈正相关。有脑动脉硬化症状的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膜胆固醇、胆固醇与总磷脂比值升高,但膜总磷脂及磷脂各组分无明显改变。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红细胞膜存在以PC、PE变化为主的磷脂代谢障碍,并对红细胞流变特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及26名健康对照者红细胞膜磷脂各组分和血浆磷脂各组分进行了检测,发现患者膜磷脂酰乙醇胺、膜磷脂酰胆碱含量显著降低(P<0.01),膜总磷脂含量亦显著降低(P<0.05),血浆神经鞘磷脂含量显著升高(P<0.01)。提示缺血性中风患者红细胞膜存在以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变化为主的磷脂代谢障碍,这种改变可能并非血浆磷脂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