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伴有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患者主动脉缩窄的特点以及超声心动图在其诊断、术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主动脉缩窄患者102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EF)数值将其分为EF降低组(EF〈60%)及EF正常组(EF≥60%),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超声表现,总结伴有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的主动脉缩窄的特点。对EF降低组中手术者分别于术后1 d、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随诊,并与术前对比。结果 EF降低组17例,经增强CT或手术证实,超声确诊15例,误诊2例。EF降低组与EF正常组相比,孤立型主动脉缩窄多见,往往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重度增大、左心室心内膜回声粗糙、冠状动脉近段内径增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5、13.246、32.750、8.330,P均〈0.05);两组在狭窄程度、缩窄形态、室间隔及室壁增厚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32,χ2=0.222、0.678,P均〉0.05)。EF降低组中12例患者经手术矫治并术后超声随诊,术后1 d、1个月、6个月各时段狭窄修复处内径及压差、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69、-9.987、-11.265,t=6.463、5.108、5.632,t=4.986、5.713、7.219,P均〈0.05)。左心室EF值在术后1 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17,P〉0.05);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9、-9.198,P均〈0.05),术后6个月左心室EF值均值〉60%。结论伴有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的主动脉缩窄有特征性超声表现,超声心动图对其诊断及术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诊断价值及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手术证实为TAPVC患儿44例,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根据肺静脉回流途径的特点总结TAPVC亚型及回流中存在的变异,并与术中所见相比较.结果 TAPVC患儿超声心动图共同征象:直接征象为左心房偏小,左心房内无肺静脉入口,左心房后方可见由4支肺静脉汇合形成的共同肺静脉干;间接征象为右心房、右心室重度增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心房水平完全的右向左分流信号.44例TAPVC患儿中心上型28例(63.6%,28/44)、心内型12例(27.3%,12/44)、心下型1例(2.3%,1/44)、混合型3例(6.8%,3/44).心上型可根据回流途径分为3种亚型,分别为左行(26例)、双行(1例)、直行(1例)亚型;心内型可分为2种亚型,分别为回流冠状静脉窦(10例)、回流右心房(2例)亚型;心下型(1例)无亚型;混合型走行较复杂,2种亚型均为3+1型(3例).肺静脉回流途径狭窄、肺静脉分支异常为较常见的变异.超声诊断回流部位准确率达97.7%(43/44),回流途径准确率达93.2%(41/44).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TAPVC最为简便、快捷的方法.诊断准确率高,且可明确分型.肺静脉回流途径的走行及变异为超声心动图诊断TAPVC难点.  相似文献   
103.
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及临床疗效观察价值.方法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存在肺动脉高压,除动脉导管和卵圆孔未闭外,不伴其它心脏结构异常的26例新生儿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并根据所测肺动脉收缩压值高低,将患儿分为轻、中、重三组.结果轻和中度组患儿各9例(各占35%),肺动脉收缩压分别为(41.51±5.01)mmHg、(54.21±3.00)mmHg;重度组患儿8例(30%),肺动脉收缩压为(90.13±11.40)mmHg.治疗1周后复查,轻度组9例(100%)、中度组5例(55.6%)、重度组1例(12.5%),患儿肺动脉收缩压降至正常.2周后中度组另4例、重度组另1例患儿肺动脉收缩压降至正常.超声心动图所测结果与患儿临床表现转归一致.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最重要的无创诊断方法之一,它不仅有助临床确诊,对临床判断病情轻重、观察疗效及预后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4.
1邪在卫表卫分病变多为感受风热之邪,出现肺卫的表证,皮损常以疹为主,表现为隆出皮面,抚之碍手,或密如撒粟,孤立散在,或风团累累,时隐时现,多伴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或不渴,头痛,全身疫楚,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浮紧。常见如荨麻疹,银屑病进行期,痤疮等。邪在卫分的代表方剂为银翘散,但临证时需少佐血分药。《温病条辨·上焦篇》第16条云:“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  相似文献   
105.
马桂琴 《北京中医药》2009,28(10):814-815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一语出自宋·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卷三>之<妇人贼风偏枯方论第八>.原文为:"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意即治疗与风邪有关的疾病,都应配伍治血之药,或养血,或活血,或凉血.这个治疗法则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相似文献   
106.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的超声特点。评价超声在TGA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5例新生儿TGA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心导管和尸解结果对照。结果 单纯TGA6例,合并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PDA)20例,房室间隔缺损1例,肺动脉狭窄1例,肺干静脉畸形引流1例,三尖瓣闭锁2例,右位心2例,冠状动脉异常1例,合并3种以上其他先心病共13例。大动脉位置关系与4例手术、1例心导管、2例尸解结果一致。1例PDA彩超漏诊。结论 新生儿TGA需早期诊断,超声检查无创、准确为临床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07.
目前 ,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是中医证候研究的发展趋势。宏观辨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得的资料 ,进行综合分析 ,以判断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证候 ,指导治疗。微观辨证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 ,从不同层次去阐明证候所具有的物质基础[1] ,我们认为分析证候所具有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表现越来越不典型,而小儿患者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早期诊断对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改善其预后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超声心动图对IE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9.
运用“根结”理论治疗产后风湿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桂琴  顾一煌 《河南中医》2009,29(4):399-400
“根结”法的运用必须辨虚实、辨经络、辨脏腑。本法适用于虚证,运用“根结”法调经补气后,不仅经络症状好转,而且与之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也得以恢复。运用“根结法”治疗产后风湿病时,取穴不宜太多,操作上要以补法为治疗原则,同时先刺“根”穴,后刺“结”穴。  相似文献   
110.
、吸烟量、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喉癌组织细胞凋亡率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有关;与临床分型、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吸烟量、年龄和性别无关.喉癌组织中DcR3蛋白表达水平与喉癌组织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结论 DcR3蛋白的高表达可促进喉癌的发生、发展,并通过抑制凋亡并促进细胞增殖参与喉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