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25碘粒子组织放疗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术中植入^125碘粒子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临床观察43例术中见肿瘤外侵,残留或/和局部淋巴结转移,在靶区植入^125碘(组织总剂量110-160Gy)。(2)实验研究:动物肠吻合口总剂量113Gy对吻合口愈合的影响。(3)测定术前,术中,术后辐射对周围人群的影响。结果:1.随访10-23(平均12.6),局部复发5%(2/43),术后无不良反应。2.所有实验动物7天吻合口愈合良好,吻合口羟脯酸量组织学检查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结论:术中植入^125碘粒子对局部肿瘤疗效好,全身反应小,不影响附近外科吻合口愈合,易防护,是中晚期肿瘤外科手术的一种理想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新一代人工心脏瓣膜材料--离子束增强沉积的掺杂化钛(Ti-O)的耐磨性能与血液相容性。方法 用Ti-O试样薄膜与心脏瓣膜材料热解碳(LTIC)薄膜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体外消盘式摩擦磨损实验;(2)体外血液相容性对比实验;(3)成对置入实验犬腹主动脉;(4)成对埋右心房内17、60、100d后取样作扫描电镜研究。结果 Ti-O的磨痕宽度仅为0.1mm,LTIC为0.9mm,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53.
14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我们1962~1990年间为14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病人进行外科治疗。14例一期修补,其中7例在破裂后26~432小时,平均148小时修补,2例死亡;10例(83%)存活;2例颈部食管外置、贲门结扎,二期结肠代食管术,1例死亡。并强调,应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而不是根据破裂后的时间来选择手术方式;并对缝合方法、覆盖缝合口的组织的选择及术后处理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4.
125I粒子肿瘤组织内放疗术:影像学作用与优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瘤内放疗术及影像学作用与技术优选。方法43例无法根治肿瘤患者行125I粒子组织内植入术55人次,其中CT引导6人次、小C臂透视引导6人次、内镜引导下7人次、手术直视下36人次,每次植入粒子12~46个,粒子大小4.5mm×0.8mm、活度0.5~0.8mCi、间距0.5~1.5cm。术后影像学随访1~8次共169例次,其中X线平片85例次、CT39例次、两者均查45例次。结果粒子植入术均一次成功,总有效率83.7%(36/43),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自由活动时间1~3天,1天者包括所有CT引导下粒子植入者,后者均为外科手术者。平片显示粒子与植入数目一致者38例次,其中19例次需结合正侧位胸片,粒子移位3例。84例次CT显示粒子单纯瘤体内分布52例次,其中分布满意者39例次,包括所有6人次CT引导粒子植入者共15次CT检查;粒子瘤体内外分布32例次。CT准确显示了肿瘤退缩、进展情况,粒子准确计数困难,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和定位片有助于克服这一缺陷。结论125I粒子植入肿瘤组织内放疗术是癌症治疗安全有效手段之一,影像学尤其CT起到了术中引导、定位与术后随访、疗效评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192Ir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组织间后装治疗源。笔者制作了^192Ir种子源,并研究了其用于内照射治疗时不同放射性浓度下的平均放射性计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体外循环时小剂量抑肽酶对纤溶系统和血小板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时应用小剂量抑肽酶,观察其对纤溶系统和血小板的影响。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抑肽酶用药组。用药组仅一次在预充液中加入小剂量抑肽酶2×106KIU。分别于转流前、转流30分钟、转流结束时及转流停止后2小时测定PLG、FDP、PK、TXB2、t-PA、6-keto-PGF1α,TXB2/6-keto-PGF1α浓度。术后24小时纵隔心包引流量用药组较对照组减少出血41.7%,P<0.01。电镜观察用药组血小板改变不明显;对照组呈现破碎、脱颗粒、微管扩张、聚集。作者认为小剂量抑肽酶能有效地抑制高纤溶活性,可保护血小板功能,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57.
目的:对最常用心脏血管替代材料涤纶片作最新发展的具有全方位表面改性特征的混合等离子体浸没注入,以观察经处理后的涤纶片抑制细菌粘附的效果.方法:用多功能全方位等离子体浸没及离子注入机(PIII),用射频电源建立气体等离子体,对涤纶材料作全方位乙炔和氩气混合离子(C2H+Ar)注入获取表面改性涤纶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制取细菌悬液并作5-125Ⅰ-2′-脱氧尿嘧啶核苷(125Ⅰ-UDR)标记,再对改性涤纶材料作体外细菌动态粘附实验.结果:表面改性涤纶材料改变了亲水性和表面能,降低了水分子接触角.与未改性材料相比,改性涤纶材料抗细菌粘附能力有较明显提高.结论:混合离子(C2H2+Ar)表面改性涤纶片有良好的抗细菌和血小板粘附能力.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搭桥术,CABG)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有症状、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确诊后进行CABG手术。所有病人均有陈旧性心梗,心功能(NYHA)I~IV级,术前预计平均死亡率(ParsonnetScore)8.4%(2%~18%)。采用大隐静脉(SVs)及左内乳动脉(LIMAs)作为移植物材料。结果本组病人手术后全部存活,无重大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生。术中平均搭桥2.8根,平均应用LIMA0.5根,平均体外循环(CPB)时间137.6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95.0min,术后辅助通气时间平均14.0h,ICU监护平均5.5d。所有病人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不再服用抗心绞痛药物,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CABG治疗冠心病有着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手术安全性高,可被绝大多数CABG病人所耐受  相似文献   
59.
巨大心脏瓣膜手术的几点体会杨丹宁周玉篇顾懋栋马旺扣蒋佩明(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南京210009)从1986年1月~1996年1月,我们对13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巨大心脏的病人施行二尖瓣置换术11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三尖瓣成型...  相似文献   
60.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血液保护与血液麻醉的措施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旺扣  吴熹 《铁道医学》1998,26(6):357-359
目的 采用血液保护、血液麻醉措施,减少体外循环(CPB)手术后出血。方法 采用基本血液保护(术前预储备自体血,术中控制性降压麻醉,提前肝素化回收开胸出血,超滤回输CPB引流血等)加以下一种血液麻醉方案:1.小剂量抑肽酶;2.大剂量抑肽酶;3.大剂量止血芳酸+小剂量抑肽酶。结果 术后24h纵隔及心包引流液:对照组(896±288)ml;小剂量抑肽酶组为(526±137)ml;大剂量抑肽酶组为(3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