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4篇 |
免费 | 87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16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65篇 |
口腔科学 | 60篇 |
临床医学 | 123篇 |
内科学 | 325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42篇 |
特种医学 | 90篇 |
外科学 | 48篇 |
综合类 | 315篇 |
预防医学 | 101篇 |
眼科学 | 21篇 |
药学 | 174篇 |
14篇 | |
中国医学 | 146篇 |
肿瘤学 | 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121篇 |
2000年 | 194篇 |
1999年 | 222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9篇 |
1975年 | 23篇 |
1974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对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预激综合征患者PAF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对75例(男59例,女16例),年龄41±8(14~71)岁,伴有PAF的预激综合征(WPW)患者进行显性房室旁路的射频消融术,其中左侧旁路35例,右侧旁路40例.全部患者均经射频消融消除显性旁路并定期通过症状和心电图随访判定有无PAF再发.结果除9例患者失访外,51例无PAF再发,15例有PAF再发,再发的15例PAF中有5例转为永久性心房颤动.有PAF再发的患者均无阵发性心动过速再发的证据.结论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后可显著减少预激综合征患者PAF的再发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心脏外科术后的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折返环涉及无传导的或各向异性的传导障碍区,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标测这些障碍区并确定与折返环的关系,指导导管消融。方法:22例患者共26种IART进行了Carto标测,首先确定形成IART的基质以及与折返环的关系,并在其峡部消融。结果:22例患者诱发出27种心动过速,对其中26种进行标测,12种IART中心障碍区为三尖瓣环,其消融靶点在下腔静脉一三尖瓣环峡部;12种IART中心障碍区在右心房游离壁,其消融靶点在其周围;2种IART中心障碍区在房间隔,并在此障碍区下方消融成功。即刻成功21例,其中峡部消融成功者12例、游离壁消融成功者7例、间隔部消融成功者2例。平均随访(22±7)个月,20例无心律失常发生而不需用药。结论:可以利用三维电解剖标测方法标测IART基质,这些基质构成IART的中心传导障碍区,消融靶点常常位于其周围。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先天陛心脏病外科手术后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ntra-atrial reentrant tachycar-dia,IART)心电图与消融靶点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因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LART行射频消融的2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心电图(F波或P’波)与消融靶点的关系。结果24例患者共诱发出28种IART。17种(17/28,60.7%)IART心电图表现为典型锯齿形F波,其中15种(15/17,88.2%)成功消融靶点在下腔静脉和三尖瓣环(IVC-TA)峡部;另外11种(11/28,39.3%)IART临床心电图表现与典型心房扑动不同,表现为P’波,其中7种(7/11,63.6%)IART成功消融靶点在右心房游离壁瘢痕-下腔静脉,其他分别在IVC-TA、界嵴前方、间隔补片和上腔静脉之间、房间隔补片处消融成功。结论不同部位的IART具有一定的心电图特点,根据这些心电图特点,有助于消融靶点的判定。 相似文献
104.
脑缺血后胶质细胞分子改变及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后的胶质细胞反应源于胶质细胞自身的缺血缺氧、胶质细胞之间以及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中胶质细胞自身缺血缺氧是其反应的主要原因。文章主要介绍脑缺血后胶质细胞Ca2 + 通道和谷氨酸受体的调节、胶质细胞缝隙连接改变、不同胶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及胶质细胞激活机制。 相似文献
105.
第 2 2届北美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学术年会于 2 0 0 1年 5月 2~ 5日在美国波士顿举行 ,来自全世界的 6 30 0多名从事心脏起搏与电生理的医生和有关人员参加了这次大会。国内约有 10 0名医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 2 40 0余篇 ,其中 788篇被选出进行大会交流 ,包括39个分会场交流以及墙板交流。另外大会还安排了 32个中心发言 ,12个小型课程 ,6 9个临床教学讲座 ,以及 3个热点争论等。与以往不同的是 ,此次大会在报到当天增加了手术演示。在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进行了射频消融术和双心室起搏器植入手术的现场演示。另外 ,在会… 相似文献
106.
无创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2003年第一次活动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5):304-304
自 1996年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率先举办以来 ,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青年呼吸学者沙龙活动。沙龙已经成为我国呼吸界最为活跃的学术活动形式之一 ,对国家呼吸病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经《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讨论决定 ,自本期起在杂志上增设“青年学者沙龙”栏目 ,为各地的沙龙活动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希望各地的青年呼吸学者踊跃投稿 ,动态地反映各自的沙龙活动情况 ,共同促进学术繁荣。 相似文献
107.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血清学诊断研究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53
国家SARS防治紧急科技行动北京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6):339-342
目的 评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在SARS诊断中的实用价值,了解免疫荧光抗体法(IF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方法 用IFA和ELISA检测267例不同病程SARS患和132例对照组血清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17PV)、阴性预测值(NPV)和准确度评价其诊断价值,并以Kappa值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以IFA检测的血清特异性IgM类和IgG类抗体阳性率在病程第11天明显增高,病程≥11天,IgM类抗体诊断SARS的敏感度为65.6%,特异度100.0%,PPV 100.0%,NPV 71.0%,准确度81.3%;IgG类抗体则分别为敏感度91.1%,特异度97.0%,PPV 97.3%,NPV 90.1%,准确度93.8%。以ELISA方法所测结果与IFA结果相仿。对IFA和ELISA法检测的一致性检验示Kappa值分别为0.640和0.779。结论 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在SARS发病10天以上阳性率高,抗体检测有助于确立发病10天以上SARS的血清学诊断。IFA和ELISA检测SARS病毒抗体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8.
109.
中国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注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分析截止2005年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2006年3月向全国开展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医院发出注册登记表,6月收回并汇总。根据各家医院提供的资料,对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到40家医院自1998年以来共3 196例注册登记资料,其中男性2 193例,女性1 003例,平均年龄(54.77±5.98)岁。阵发性房颤占85.67%,持续性房颤占11.51%,永久性房颤占2.82%。45.93%的患者合并1种或1种以上的基础心脏疾病,伴左心房血栓的患者占0.9%。左心房直径(37.02±3.98)mm,左心室舒张末内径(46.81±4.05)mm,左心室射血分数0.59±0.06。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术式主要有5种: (1)局灶消融术;(2)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术;(3)环肺静脉消融术;(4)左心房基质改良术;(5)肺静脉前庭改良术。消融能源中,射频占95.96%,超声占3.00%,冷冻占1.22%。5种术式的终点不尽相同,各术式亦无统一终点。影响成功率和复发率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心脏结构与功能、术者经验、房颤类型、房颤病程、消融术式、消融能源等。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明显减少,但抗凝治疗有所加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8%,严重并发症如心脏压塞和肺静脉狭窄3.19%。结论建议在相关条件较好的医院,可将经导管消融作为无基础心脏疾病的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北京口腔医学》编辑部 《北京口腔医学》2021,(1)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是由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性期刊,现为双月刊,双月28日出版。主编为白玉兴教授,编委会由全国各大口腔医学院校各学科专家组成。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宗旨是紧密跟踪口腔医学科技发展,加强口腔专业有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和交流,促进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