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8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178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96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552篇
内科学   343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113篇
特种医学   1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401篇
综合类   1573篇
预防医学   629篇
眼科学   114篇
药学   505篇
  34篇
中国医学   874篇
肿瘤学   14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21篇
  1978年   11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20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41.
比较小学高年级学生与高中生对近视病因的了解程度,为相应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辽阳市抽取2所小学和2所高中共1 185名学生进行近视眼病因认知调查,要求其列举5个近视眼病因.结果 不同性别学生近视病因认知报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病因有14个,包括强光/阳光、不休息、广义的熬夜、过度用眼、广义的手机、电视、电子产品、用眼不卫生、熬夜、夜间读写、手机、用眼时间过长、暗光读写、遗传;有统计学意义的有12个,其中男生高于女生的有计算机、读写、课业负担、时间长、电游、广义的计算机、用眼负荷过大,女生高于男生的有各种姿势、距离过近、眼操不足、躺着阅读、不合理饮食.小学高年级学生和高中生近视病因认知报告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的有6个,包括电子游戏、用眼不卫生、广义的熬夜、计算机、电视、各种姿势;有统计学意义的有20个,其中小学生高于高中生的有12个(遗传、暗光读写、过度用眼、时间长、电子产品、眼操不足、躺着阅读、强光/阳光、夜间读写、广义的计算机、用眼负荷过大、用眼时间过长),高中生高于小学生的有8个(手机、熬夜、读写、课业负担、距离过近、不合理饮食、不休息、广义的手机).结论 不同性别及学段学生近视眼病因认知有差异.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讨《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4至2017年基金资助论文文献计量学特征。 方法对283篇《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4至2017年刊出的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指标有基金论文比、基金项目数、基金级别类型、基金论文第一作者地区分布、基金论文第一作者机构分布。 结果2014至2017年《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基金论文比均大于60%,2014年最高,达88.57%(62/70),2014至2017年总基金论文比为73.50%(208/283);2014至2017年每期合计基金论文比大于60%,其中第四期最高,为78.87%(56/71);单期基金论文比,2014年第一期最高,达94.11%(16/17),2016年第三期最低,为44.44%(8/18)。基金论文多数为多项目资助,基金论文为208篇,基金项目数达313项,其中以省部级项目最多,达39.62%(124/313),其次为地市级项目19.81%(62/313),国家级项目18.53%(58/313)。基金论文第一作者分布在24个省市自治区,山东、北京、广东位列前三位,分别为37.02%(77/208)、9.62%(20/208)、9.62%(20/208)。基金论文第一作者机构以高等院校最多,达54.33%(113/208),地市级医院次之,为21.15%(44/208)。 结论《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吸引了大量基金论文作者的关注投稿;基金论文所承载的研究项目较多,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平;基金论文以省部级项目为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论文数有待提高;基金论文第一作者地区分布较广,但山东占比过多,反映出基金论文来源过度集中。高等院校是《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基金论文第一作者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43.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测肺动脉参数及肺动脉瓣环Z值在小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式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实施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患儿143例,中位数年龄为8(1~171)个月。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跨环组(n=100)和留瓣组(n=43)。对TTE测量常规参数、右心室流出系统参数、肺动脉瓣环Z值等比较,对TTE与术中测量的肺动脉瓣环内径测量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跨环组与留瓣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m,23.14±3.82 vs 25.23±4.56)、肺动脉瓣环内径(mm,8.52±2.18 vs 10.01±2.61)和主肺动脉内径(mm,67.31(7.0,3.6)vs 82.91(7.5,5.6)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肺动脉瓣环Z值的患儿间,随着肺动脉瓣环Z值减小,跨环组患儿比例逐渐增加,留瓣组患儿比例逐渐降低(P均0.05)。TTE测量肺动脉瓣环内径与术中测量值中等程度相关(r=0.581,P0.001)。结论:TTE测量获得的肺动脉瓣环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及肺动脉瓣环Z值均是术前给手术医师提供的客观参数,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4.
目的评估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的桡动脉作为桥血管应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应用桡动脉作为桥血管行CABG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是否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的桡动脉作为桥血管,将168例患者分为介入组(76例)、非介入组(9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介入组比较,非介入组桡动脉桥血管通畅率显著增高,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侧前臂切口感染、拇指麻木、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桡动脉获取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选择非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的桡动脉作为桥血管可提高桥血管通畅率并改善CABG术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45.
[摘 要]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血清来源的外泌体内miR-665与肝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试剂盒方法提取患者血清内的外泌体并用透射电镜观察验证。然后利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肝癌患者和10例体检者血清来源的外泌体内miR-665的表达水平,进行对照研究,探讨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血清提取的外泌体呈囊泡状,直径约30~150 nm。肝癌患者血清来源的外泌体miR-665较正常体检者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中位表达水平是对照组的8.3倍。外泌体miR-665高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5 cm) (P=0.0042)、有包膜浸润(P=0.0197)以及临床TNM分期(III~IV期) (P=0.0276)成明显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HBsAg以及AFP水平未见明显相关性(P > 0.05),外泌体miR-665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期较低表达组更短(P=0.036)。结论 肝癌患者血清中外泌体miR-665水平升高与肝癌进展相关,测定血清外泌体内miR-665的水平可能有助于肝癌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46.
脑缺血再灌注诱导大量的自由基产生,引发氧化应激,并且引起细胞内锌离子(Zn2+)通过多种方式大量聚集,细胞内Zn2+释放和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是神经元中许多毒性信号传导机制中的常见成分。已证明Zn2+和ROS在缺氧缺血性应激过程中积累,并在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释放的Zn2+通过多种机制诱导ROS产生,包括线粒体ROS产生,并且还通过与NADPH氧化酶相互作用等促进ROS在线粒体外的形成。Zn2+释放与ROS产生相互作用,最终通过影响细胞凋亡途径或信号转导导致神经元损伤。然而在特定条件下,Zn2+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脑损伤。因此,本文拟对自由基及Zn2+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47.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液中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表达浓度来评价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因乳腺疾病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乳腺外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以及解放军263医院乳腺外科的患者140例,检测其血清及全血标本,其中乳腺癌组90例。根据临床分期早期50例:Ⅰ期(n=24)、Ⅱ期(n=26),晚期40例:Ⅲ期(n=20)、Ⅳ期(n=20)。乳腺良性肿瘤组5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全血样本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PGRMC1浓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测定各组血清CA125、CA153和CEA表达浓度。ROC曲线评价PGRMC1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PGRMC1浓度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乳腺癌患者中PGRMC1浓度随临床分期增加而逐渐升高,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及对照组浓度[Ⅱ期(60.89 ±16.86)ng/L,Ⅲ期(95.54 ±16.79)ng/L,Ⅳ期(113.78 ±41.20)ng/L vs良性肿瘤组(42.77 ±29.81)ng/L,对照组(39.36 ±25.10)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乳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晚期组3种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Ⅲ期:CA125:χ2=12.26,P=0.000;CA153:χ2=28.19,P=0.000;CEA:χ2=6.52,P=0.011;Ⅳ期:CA125:χ2=16.46,P=0.000;χ2=42.19,P=0.000;CEA:χ2=14.29,P=0.000)。与乳腺癌早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晚期组PGRMC1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AUC)为82.7%(P<0.05),CA125、CA153、CEA的AUC分别为78.3%(P<0.05)、86.8%(P<0.05)、77.3%(P<0.05)。早期组中,CA125、CA153和CEA的AUC均小于60%(P>0.05)。而PGRMC1的AUC为86.6%(P<0.05),敏感度为94.0%,特异度为50.0%。结论 乳腺癌患者全血中PGRMC1表达含量高,且表达程度随乳腺癌期别的增加而增高;PGRMC1对早晚期乳腺癌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有望成为激素治疗前乳腺癌风险常规筛查的血液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948.
目的研究手术患者安全识别流程并分析存在问题,运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信息技术解决安全隐患。方法以现有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基础,设计RFID 手术患者安全的硬件、软件结构,并制定手术患者安全辨识标准作业流程,以实现手术患者安全的信息化管理。结果在为期3个月的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临床效果评估中,手术流程核查正确率为100%。结论RFID手术患者安全管理系统能简化手术室患者的辨识流程,并实现系统的自动核对,提升了手术患者正确辨识率及医疗安全,保障了手术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49.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颈内血泡样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血泡样动脉瘤(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BBA)是位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前壁、前内或外侧壁非交叉部位的特殊类型动脉瘤,瘤颈宽而瘤壁菲薄,占颈内动脉瘤的0.9%~6.5%~([1])。BBA体积普遍较小,临床较少产生神经压迫症状,绝大部分因破裂后出现蛛网膜下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及在手术中被偶然发现。BBA的常用治疗方法为开颅夹闭或血管内介入,因其瘤体菲薄、瘤颈脆弱以及术中易  相似文献   
950.
目的 探讨尿激酶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年龄≥70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均符合溶栓条件,其中家属同意溶栓治疗有20例,即溶栓治疗组; 家属不同意溶栓治疗有20例,即非溶栓治疗组,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mR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近期各时间段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溶栓治疗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非溶栓治疗组(P<0.05); 2组患者在治疗后mRS评分远期疗效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2组患者治疗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尿激酶对高龄急性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效果肯定,并发症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