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20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目的 探讨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并肺炎婴幼儿早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手术时机、适应证以及术中术后的处理.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7月本院收治的大型VSD并肺炎患儿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3~15(7.3±2.8)个月;体质量5~12(7.6±1.4) kg .其中VSD并房间隔缺损5例、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膜周部VSD 16例,肺动脉瓣下VSD 3例.患儿均在低温、体外循环、冷晶体停跳液灌注下行VSD直视修补术及并发畸形矫治.16例膜周部VSD患儿均经右房切口修补;3例肺动脉瓣下VSD患儿中,2例经肺动脉横切口修补,1例经右室流出道切口修补.19例患儿VSD修补均采用补片修补法,其中15例应用牛心包补片,4例应用自体心包补片(戊二醛固定).患儿术中均应用膜式氧合器和术中平衡超滤.结果 19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3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肺不张和室间隔少量残余分流各1例,无全身感染、肺动脉高压危象以及严重低心排病例,19例患儿均治愈出院.门诊随访2~6个月,上呼吸道感染显著减少,营养发育状况改善.结论 把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早期手术、防治术中和术后肺损伤,是治疗大型VSD 并肺炎婴幼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52.
目的 了解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治疗及控制现状.方法 以面对面问卷形式对我院2010年4月至2010年7月呼吸内科门诊哮喘患者进行调查,同类调查结果与我们1999年的报道相比较.结果 患者过去一年内急性发作时口服或使用气雾剂后缓解的比例明显增加(P<0.01);在哮喘发作间期,日常生...  相似文献   
253.
目的 探讨MK-801对急性损伤后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脊髓损伤(SCI)组和MK-801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作椎板切除,其他两组使用Allen's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伤后0.5h,脊髓损伤组腹腔注射5ml/kg生理盐水;MK-801组腹腔注射MK-801...  相似文献   
254.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的消化道肿瘤,对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而言,食管切除并消化道重建仍然是治疗食管癌的经典外科方法。但常规开胸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胸腔镜手术(VATS)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为食管切除术提供了新的指导方法[1],现已逐渐在国内外医疗界普及起来。  相似文献   
255.
<正>哮喘是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迄今尚未阐明。以往对哮喘中炎症细胞的研究多着重于Eos、肥大细胞等,学者多以Thl/Th2失衡来解释。随着对哮喘发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临床上激素抵抗型哮喘的出现,近年提出了非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non-eosinophils asthma,NEA)的概念,在发生机制和临床特征上与传统的嗜酸性粒细胞哮喘(eosinophils asthma,EA)有着较大的区别,对治疗疗效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6.
背景:心率变异信号蕴含着有关心血管系统调节的重要信息,很多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和复杂性测度已被用于心率变异信号的分析。排列熵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熵测度,具有概念简单,计算简洁等优点,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的:针对心率变异信号特点,对排列熵方法进行等值状态处理的改进,在排列符号序列中以相同符号代表等值状态;通过临床数据实验,考察改进排列熵方法在心率变异性信号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心率变异信号取自PhysioNet中MIT-BIH Fantasia数据库和BIDM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数据库,分为年轻健康人、老年健康人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组。应用排列熵和改进排列熵方法对3组数据分别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结论:排列熵的两种等值状态处理方法均无法对3组数据作出有效区分,尤其是年轻健康人和老年健康人两组数据;而改进排列熵方法可以对3组数据作出非常有效的区分,即使是在短时的心率变异性分析中(500个RR间期,6~7 min)。提示改进排列熵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生理、病理心率变异信号的区分度,比排列熵方法更有效的表征心率变异信号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57.
目的 研究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实验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共分5组,糖尿病大鼠假手术组;糖尿病大鼠模型组;小檗碱5、10、20mg/kg 3个剂量组.用BL-420生物采集系统记录各组大鼠心率、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压、左室压力变化速率;...  相似文献   
258.
目的比较难治性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诱导痰炎症细胞分类,为难治性哮喘炎症类型研究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难治性哮喘患者32例和COPD患者21例,分析临床资料,经瑞氏-吉姆萨染色后比较分析诱导痰中炎症细胞的分类百分比。结果①71.9%(23/32)的难治性哮喘患者存在严重的气流受限(FEV1<60%预计值),仅6.3%(2/32)的患者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80%;60%患者(9/15)气道阻塞可逆性>12%,与COPD组临床特征相似。②68.8%(22/32)的难治性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3%),28.1%(9/32)的患者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61%);仅1例(3.1%)患者诱导痰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难治性哮喘组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与COP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组与COPD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依据诱导痰中炎症细胞的分类百分比,难治性哮喘可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哮喘两种亚型,其中,中性粒细胞性哮喘与COPD诱导痰检测有明显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59.
中性粒细胞性哮喘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新桥医院门诊和住院诊治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的病史、肺功能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中性粒细胞性哮喘(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比例≥61%)占同期行诱导痰检查哮喘患者总数的33.1%(51/154),共纳入资料完整的患者45例。其中住院患者20例(44.4%),达到哮喘临床控制2例(4.4%),咳嗽变异性哮喘3例(6.7%),女性30例(66.7%),12岁后发病者35例(77.8%),特应性患者12例(26.7%),急性加重患者27例(60%)。34例患者行肺功能检查,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60%和〉80%的患者分别为19例(55.9%)和5例(14.7%),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为64%(16/25),平均可逆程度为11.7%。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比例分别为(74.5±9.1)%和(2.4±2.5)%,伴嗜酸粒细胞增多(〉3%)的患者占35.6%(16/45)。结论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多数为重症和急性加重患者,但其临床特征多样。哮喘患者气道内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机制和临床意义尚不完全清楚,有待更多的研究来阐明。  相似文献   
260.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鼻炎/鼻窦炎相关性咳嗽和胃食管反流性慢性咳嗽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为两种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提供帮助。方法纳入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重庆市新桥医院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记录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对伴慢性鼻炎/鼻窦炎、无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拟诊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给予氯苯那敏、减充血剂、鼻喷激素治疗1周;对有胃病史或伴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临床拟诊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给予埃索美拉唑40 mg bid,联合胃动力药治疗2周。对以上针对性治疗后随访时咳嗽有明显缓解的患者,临床诊断为UACS或GERC。结果共114例入选本研究,拟诊GERC 47例,针对性治疗后确诊32例;拟诊UACS 67例,针对性治疗后确诊UACS 43例。确诊UACS与GERC的患者在年龄、病程、咳嗽严重程度、夜间咳嗽比例、有清喉症状比例、鹅卵石征比例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GERC以女性患者多见(22/32),而UACS则以男性多见(26/43)(P〈0.05)。UACS患者咳痰的比例显著高于GERC患者(P〈0.05)。有咽部症状和体征的GERC患者(78.1%)比例显著低于UACS患者(97.7%)(P〈0.05)。声嘶和喉痛症状仅见于GERC患者,鼻后滴漏症状仅见于UACS患者。结论 GERC患者的咽喉部症状和体征与UACS患者有不同的特点。结合患者病史、咳嗽特点及并发的咽喉症状、体征综合判断,可以给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