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0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147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36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496篇
内科学   304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98篇
综合类   1059篇
预防医学   52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411篇
  5篇
中国医学   490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2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房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体分布特征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VAP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体构成及药物敏感性。结果共培养出病原体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8株,革兰阳性菌11株,真菌4株。常见病原体有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显示VAP常见病原体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 VAP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因此,治疗时应注意对病原体的检测,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分析老年肺癌患者合并肺结核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选取21例老年肺癌患者合并肺结核复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复治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与老年肺癌患者合并肺结核复治相关的因素:治疗依从性较差、健康教育不到位、心理疏导缺乏、免疫功能降低、合并症频发;健康教育的实施:提高治疗依从性、普及用药知识、心理疏导、咯血护理、常规检查、生活护理、指导饮食、家庭关怀。结论治疗依从性较差、健康教育不到位、心理疏导缺乏、免疫功能降低、合并症频发等因素均可导致老年肺癌患者合并肺结核复发,因此,为降低复治率,需进行一系列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验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基因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连接测序法)在临床检测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的孕妇外周血样本,采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基因检测试剂盒通过联合探针锚定连接测序法检测,并将结果与临床诊断金标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或出生随访结果作对比.对灵敏度、特异性、总符合率和一致性系数Kappa值进行评价,以验证该试剂盒在临床检测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 共完成有效样本389例,测序法检出T21阳性6例,T18和T13均未检出阳性,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相符,检测为阴性共383例,经电话随访至出生未发现非整倍体胎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测序法与核型分析法总符合率为100%,Kappa=1(≥0.8),其中检测T21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检测T18和T13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 采用试剂盒通过联合探针锚定连接测序法检测T21、T18、T13的结果准确度高且方法安全,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研究卒中偏瘫患者脑白质结构的损伤程度,并探讨脑白质损伤与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对17例卒中偏瘫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进行大脑DTI数据扫描,应用TBSS方法对两组被试的部分各项异性(FA)、轴向弥散系数(λ1)、径向弥散系数(λ23)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约翰霍普金斯白质分区图谱提取卒中患者组的感兴趣区域,并与上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卒中患者在患侧皮质脊髓束、额枕下束、钩束、丘脑前辐射、上纵束、胼胝体额部和双侧胼胝体枕部的FA值显著降低(P<0.005);患侧皮质脊髓束的λ1值也显著降低(P<0.05),患侧皮质脊髓束、额枕下束、钩束、丘脑前辐射、胼胝体额部以及双侧上纵束、胼胝体枕部的λ23值显著升高(P<0.01).患侧皮质脊髓束的λ1值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卒中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结构完整性有明显损伤,患侧皮质脊髓束的λ1值可以反映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探讨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对活动低下逼尿肌中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数及逼尿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逼尿肌活动低下(detrusor underactive,DU)组以及DU+ SCF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SCF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ICCs细胞数目,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c-kit以及SCF的组织水平表达;体外肌条实验检测逼尿肌收缩能力.结果 活动低下逼尿肌组织中ICCs数显著减少(P<0.05),SCF及c-kit表达显著降低(P<0.05),逼尿肌收缩频率及收缩幅度显著下降(P<0.05);外源性SCF可以显著增加活动低下逼尿肌组织中ICCs数(P<0.05),增加SCF及c-kit的表达(P<0.05),显著提升逼尿肌收缩幅度和收缩频率(P<0.05).结论 外源性SCF可以影响活动低下逼尿肌组织中ICCs数,进而改变逼尿肌收缩能力.  相似文献   
126.
127.
目的 评估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 endocaditis, IE) 病原菌敏感度及其院内死亡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149例IE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临床特点,探索病原菌构成、药敏及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149例IE患者菌株阳性率69.1%,链球菌占比最高 (52.3%),万古霉素、头孢曲松、利奈唑胺、左氧氟沙星、青霉素、氨苄西林、美罗培南敏感率均>50.0%,红霉素耐药达 60.9%。院内病死率12.8%,女性、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0.845mmol/L是住院死亡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链球菌属性 IE常见,万古霉素、头孢曲松、利奈唑胺、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女性、合并肾功能不全、并发HF、HDL-C降低的IE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高。  相似文献   
128.
129.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威胁。尿毒症患者结核感染率风险是普通人群的6~25倍[1]。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D)并不是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腹膜炎的常见原因[2]。腹透液结核杆菌培养阳性是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金标准,但培养需要数周,故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经常被推迟。因此,早期、快速诊断腹膜透析结核性腹膜炎一直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挑战及诊治的重点。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本文结合2例应用Xpert MTB/RIF技术诊治腹膜透析结核性腹膜炎的病例进行总结及分析其在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0.
目的研究腺苷和虫草素在北虫草子实体各部位中的分布和总含量。方法用RP-HPLC法分别测定北虫草子实体头部、中部、底部及全部子实体中腺苷和虫草素含量。结果①1号样腺苷和虫草素的含量顺序为头部>底部>中部;总量顺序为中部>头部>底部。2号样腺苷分布规律没有明显变化,但各部位虫草素含量均有所改变,顺序为底部>中部>头部,总量顺序仍为中部>头部>底部。②两种样品的腺苷总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2号样虫草素含量几乎是1号样的2倍。结论北虫草子实体各部位中腺苷和虫草素的分布以及总含量均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