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病历摘要患者33岁,于7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量阴道流血,为持续性,色鲜红,估计出血量1200mL,遂入当地医院,给予悬浮红细胞输注,症状无缓解;1h前自觉阴道脱出肿物,伴大量出血,并出现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等休克前期症状于2009年7月5日14时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cyclinB1和p27在上皮性卵巢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卵巢(2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20)及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20例)中cyclinB1和p2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间的关系。结果:cyclinB1在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肿瘤,差异有显著性(P〈0.05);p27在正常卵巢、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呈显著性递减趋势(P〈0.05);cyclinB1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cyclinB1高表达和p27低表达,可能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34.
35.
中药八角茴香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以及莽草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八角茴香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并对其中莽草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选用广西八角茴香为道地药材,莽草酸为对照物,采用毛细管电泳法(运行缓冲液:5mmol·L~(-1)四硼酸钠,60mmol·L~(-1)SDS;运行电压:12.5kV;电进样时间:3s;检测波长:213nm)分析了7个不同产地八角茴香提取物的成分及含量差异,特别是莽草酸含量差异,并利用模糊相似优先比算法评价了不同产地八角茴香与道地八角茴香的相似度。结果:获得了八角茴香的指纹图谱,检测到的9个相对位置稳定的共有峰可作为鉴别八角茴香的指标峰;测定了不同产地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含量。结论:本研究获得的八角茴香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有助于进行八角茴香的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对莽草酸含量的测定,可用以指导各地八角茴香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36.
正常排卵是女性受孕的基本条件之一,成熟卵子的排出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依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反馈和调节,卵子发育及排卵任何环节异常,均不能实现正常排卵。目前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女性不孕症的25%~30%。而雌激素作为女性荷尔蒙,对于卵子的成熟及排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将综述不同类型排卵障碍产生的病因、雌激素对于不同类型排卵障碍的治疗作用,并总结临床用药体会,包括雌-孕激素治疗方法的创新及对不同类型排卵障碍进行病例分享。以期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本文全面论述了江西省部分地区民营医疗机构双随机抽查试点情况。逐一分析,并尝试探索基层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开展双随机抽查的可行性,以进一步完善双随机抽查机制,提升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效能和服务水平。方法调查对象为6个设区市的民营医疗机构、卫生计生监督员,围绕他们对医疗法律法规掌握程度、监督执法规范性、监督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数量、监督执法检查花费的时间及对双随机抽查存在的优缺点的认知、对双随机抽查工作对策建议的认知、双随机抽查前后在医疗机构发现的问题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实施双随机抽查后,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显著提高;双随机抽查监督执法效率提高;层级高的卫生计生监督员对双随机抽查的认知度更高。结论建议进一步完善双随机抽查的体制机制,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合理配置卫生计生监督员,加强双随机手段的运用,加强对卫生计生监督员的双随机抽查的知识的宣传培训。要严格遵守卫生计生监督双随机抽查工作的规范要求,才能全面实施好双随机制度。 相似文献
39.
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目前血栓前状态和免疫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筛查试验确定妊娠妇女处于免疫异常或血栓前状态时,如何进行治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当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和自身抗体、补体系统异常时可以用泼尼松、环孢素、免疫球蛋白及脂肪乳;当狼疮抗体筛查试验异常,抗SSA、抗SSB、抗dsDNA异常时可以使用泼尼松、羟氯喹及免疫球蛋白;当封闭抗体阴性时一般使用环孢素和免疫球蛋白;当凝血指标异常、抗磷脂抗体阳性时可以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目前这些药物的应用不在说明书适用范围,属于超说明书应用。但是国内外大量临床试验证明有复发性流产史的育龄期女性可以从这些药物中获益。为了分析这些药物在免疫-凝血相关性复发性流产治疗方面的利弊,参考国内外文献,对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