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主办、云南省丽江市人民医院协办的“2005中华肝胆胰脾外科(国际)学术论坛”于2005年4月6~9日在云南省丽江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中科院院士刘允怡和夏穗生、谭毓铨、张圣道、黄莛庭、孙家邦、王宇、石景森、梁力建、姜洪池、冯玉泉、朱岳(美)、王炳煌、王在同、彭民浩、江涛、倪泉兴、吴志全、张永杰、辛维藩、温浩、杨尹默、李非、张太平、苗毅、张群华、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1A29、环孢霉素A(CsA)及两者联合应用对大鼠肝移植模型不同程度排斥反应中肝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方法建立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模型;利用同系大鼠肝移植作为对照组;非同系大鼠间肝脏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模型。分组应用1A29、CsA及联合应用。观察不同程度排斥反应中肝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同系大鼠间(SD→SD)未出现排斥反应;而非同系大鼠间(Wistar→SD)肝移植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大鼠酶谱和胆红素明显增高,病理提示具有典型的排斥反应改变;CsA(10mg/kg体重)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排斥反应的发生;CsA(3mg/kg体重)的单独应用对排斥反应无效,但CsA与1A29(30μg/kg体重)联合应用可以有效的控制排斥反应。单独应用1A29对排斥反应亦无效。发生排斥反应的移植物肝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应用免疫抑制剂而未出现排斥反应的移植物肝细胞凋亡无明显增加。结论肝细胞凋亡与移植肝脏的排斥反应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肝细胞凋亡的发生与1A29的应用无明显关系。1A29的应用可以明显减少CsA的用量,单纯应用1A29不能有效控制肝移植的排斥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评价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持久美蓝染色在精准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2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行CT或MRI增强扫描检查,并将所得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立体评估肝脏肿瘤的门静脉供血及其与毗邻脉管的空间解剖关系.随后采用持久美蓝染色技术行精准解剖性肝切除术.结果 三维重建所确定的肿瘤所在门静脉区域及其与相应肝蒂解剖关系的准确性为12/12,美蓝染色后的目标肝段与三维重建肝段的形状相符.本组行扩大半肝切除术2例,肝叶切除术3例,肝段(亚段)切除术5例,联合肝段切除术2例.12例患者肿瘤平均直径为5.6 cm(2.5~16.0 cm),平均手术时间为(150 ± 24)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6±2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3)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2.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2例患者出现肿瘤肝内复发,其中1例死于肿瘤进展.结论 采用三维重建技术有助于精确评估肝脏肿瘤与毗邻脉管的解剖关系,联合持久肝脏染色的方法可显著提高解剖性肝切除术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34.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的定性诊断与分期,提高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局部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行局部切除的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钳夹活检对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符合率为55.6%。T1期腺癌的中位生存期显著性长于T2、T3期腺癌(分别为57个月和31个月)。结论 肿瘤局部切除术适用于良性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以及早期的十二指肠乳头癌;选用肿瘤局部切除术时,不能单纯依赖于十二指肠镜检查和钳夹病理结果,还需依据术中探查、冰冻病理结果以及术后病理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5.
36.
由《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和哈医大一院普外科联合举办的“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和损伤性胆管狭窄的处理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8月12~15日在哈尔滨市举行。会议由《中华肝胆外科杂志》总编辑刘永雄教授和哈医大一院普外科主任、哈医大党委书记姜洪池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37.
医源性胆管损伤再手术治疗3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基层医院胆囊切除术的普及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开展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病例有所增加。1989年 1月~ 2 0 0 0年 6月 ,我们收治胆管损伤后再手术 35例 ,均获得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5例中 ,男 16例 ,女 19例 ;年龄19~ 6 8岁。均为外院转入。术中发现胆管损伤 6例 ;术后 3~ 7d发现损伤 2 9例 ,其中表现为胆漏、腹膜炎 16例 ,阻塞性黄疸 13例。损伤部位 :胆总管5例 ,肝总管 2 1例 ,右肝管 2例 ,左右肝管汇合部 7例。首次损伤类型 :横断 2 5例 ,原位结扎 6例 ,电烧后癍痕形成 4例。造成损伤的手术 :胆囊切除术 33例 ,…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判断经受热缺血的肝脏活力的方法。方法 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肝脏热缺血时间(WI)为0min;B组WI为30min;C组WI为60min。各组肝脏冷保存后2~2.5h,采用^31磷-磁共振频谱(^31P-MRS)测定各组加氧低温灌流30min时的离体肝脏频谱,同时测定保存液和灌流液中肝酶的变化。结果 β-三磷酸核酸(β-NTP)与亚甲基二磷酸(MDP)的比值,B组与A组比较,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解放军总医院30年间收治胆道外科患者的性别及年龄与疾病良恶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相关纳入标准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85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连续21 189例胆道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描述胆道外科患者不同性别及年龄和疾病良恶性之间的关系.以5年为一个研究小组,将所有患者按时间分为6组,进而描述不同胆道外科疾病患者年龄和性别的30年间的变化趋势.结果 (1)解放军总医院1985年1月-2014年12月30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胆道外科疾病患者共21 189例,其中男性9460例,女性11 729例,女:男=1.24∶1;年龄6~98岁,平均年龄(52.1±13.5)岁,胆道恶性疾病患者中男性比例和年龄均高于胆道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所有患者中,胆囊癌患者的平均年龄最高,为(60.1 ±11.2)岁;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最低,为(37.9±15.3)岁.肝门部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患者中男性比例最高,女:男为0.57∶1,而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中女性比例最高,女:男为3.15∶1.(3)从变化趋势来看,对于胆道良性疾病而言,患者的年龄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男性患者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P<0.05);而对于胆道恶性疾病而言,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胆石症、胆管结石、胆囊息肉和胆囊癌患者的年龄有逐渐上升的趋势(P<0.05),胆石症和胆囊结石的男性患者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P<0.05),其余疾病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时间的变迁,胆道外科良恶性疾病与患者性别及年龄之问的关系也可能发生改变,依据解放军总医院的经验,我们建议应当重视老年人胆道恶性肿瘤的相关筛查,和青少年女性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常规检查以及相关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40.
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疗效和预后与术式选择、手术方法是否得当有关。 1990~ 2 0 0 2年 ,我院收治胆总管囊状扩张症 6 0例 ,现将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6 0例中 ,男 7例 ,女 5 3例 ;年龄 2~ 5 6岁 ,平均 2 5 5岁。病史 2h~ 4 1年。均有腹痛 ,发热 39例 ,黄疸 33例 ,右上腹包块 2 4例 ,呕吐16例 ,有腹痛、黄疸、腹部包块 19例 ,均为 2 0岁以下、体质消瘦者。再手术 15例中 ,外院转入 9例 ,本院 6例 ,首次具体术式 :行囊肿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7例 ,囊肿空肠侧侧吻合术 3例 ,囊肿外引流 (T管 )术 3例 ,囊肿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