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TACE后肝癌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与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通过对肝癌切除术后标本及肝癌 TACE术后手术切除杯本 VEGF表达和 MVD的测定 ,初步探讨TACE后 期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选择 1 6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标本和 2 6例 TACE术后原发性肝癌手术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SP法 )测定 VEGF和 CD34的蛋白表达。结果  1 TACE后 期切除肝癌组织中 VEGF阳性表达率为 76 .92 % ,MVD值为 1 6 7.2 3± 6 7.39, 期切除肝癌组织中 VEGF阳性表达率为 4 3.75 % ,MVD值为 98.81± 4 7.31 ,二者比较差异均显著 (P<0 .0 5 ) ;2术前行 1次、2次、3次以上 TACE肝癌组织中 VEGF表达率和 MVD值分别为 6 1 .5 4 %、1 5 8.85± 6 9.2 1、75 %、1 74 .75± 83.5 4、1 0 0 %、1 5 5 .8± 5 4 .38,各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 (P<0 .0 5 )。结论 术前多次行 TACE并不能造成肝癌的进一步缺血、缺氧 ,并可能增加肿瘤的转移机会。对于 TACE后可能切除的病例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3.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方式的改进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48  
目的 规范肝门部胆管癌整块或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方式,改进和提高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1986年至1999年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157例资料。结果 总手术切除率为67.5%(106/157),根治性切除率为37.6%(59/157)。近3年对54例肝门部胆管癌行手术切除,切除率为74%(41/54),根治性切除率为43%(23/54);随访年存活率:根治性切除组为57%(13/23),姑息性切除组为41%(7/17),未切除组为7%(1/14)。结论 术中病理诊断是选择根治性切除术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热缺血的离体大鼠肝脏加氧低温灌流时ATP的再生能力,判断供肝活力.方法本实验采用18只SD大鼠,按不同热缺血时间随机分成三组A组,0min;B组,30min;C组,60min.每组6只.冷保存2~2.5h,采用31P-NMR测定加氧低温灌流下的离体肝脏频谱.结果灌流30min时A、B、C三组大鼠肝脏ATP(β-NTP/MDP比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肝热缺血再灌注(I/R)期微循环变化及前列腺素E1(PGE1)对肝微循环的保护作用,并探讨门静脉途径给药改善肝微循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Misra法建立肝原位热I/R模型,通过倒置显微镜活体观察模型复制前、后,再灌注前、后以及经门静脉给药后肝中央静脉的管径、血流变化、肝窦开放数,并进行血清生化检测及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①肝热缺血恢复再灌注后肝中央静脉直径较复制模型前明显变窄(P<0.05),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5),肝窦开放数明显变少(P<0.01),肝窦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1);②热I/R期用药后肝中央静脉管径较用药前明显增宽(P<0.05),肝中央静脉血流速度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5),肝窦开放数、血流速度、扩张程度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③血清生化指标实验组好于对照组(P<0.05);④病理检查:实验组肝窦扩张、肝窦开放数好于对照组,肝细胞浊肿变性或坏死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肝脏热I/R期存在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和再灌注损伤;②PGE1能有效地改善肝热I/R期的微循环障碍,保护肝微循环,减轻肝组织再灌注损伤;③活体再灌注期经门静脉途经给药对改善肝微循环效果确切、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肝热缺血再灌注(I/R)期微循环变化及前列腺素E1(PGE1)对肝微循环的保护作用,并探讨门静脉途径给药改善肝微循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Misra法建立肝原位热I/R模型,通过倒置显微镜活体观察模型复制前、后,再灌注前、后以及经门静脉给药后肝中央静脉的管径、血流变化、肝窦开放数,并进行血清生化检测及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①肝热缺血恢复再灌注后肝中央静脉直径较复制模型前明显变窄(P《0.05),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5),肝窦开放数明显变少(P《0.01),肝窦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1);②热I/R期用药后肝中央静脉管径较用药前明显增宽(P《0.05),肝中央静脉血流速度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5),肝窦开放数、血流速度、扩张程度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③血清生化指标实验组好于对照组(P《0.05);④病理检查:实验组肝窦扩张、肝窦开放数好于对照组,肝细胞浊肿变性或坏死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肝脏热I/R期存在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和再灌注损伤;②PGE1能有效地改善肝热I/R期的微循环障碍,保护肝微循环,减轻肝组织再灌注损伤;③活体再灌注期经门静脉途经给药对改善肝微循环效果确切、可行.  相似文献   
17.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病例随着基层医院胆囊切除例数的增加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普遍开展而有所增加.1989年1月~2000年6月作者经治胆管损伤后再手术病人35例,现结合病例及文献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8.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其自己的诊断、治疗特点。 1996年 6月~2 0 0 1年 7月我院共治疗腹部手术后肠梗阻 73例 ,其中早期炎性肠梗阻 1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12例 ,男 4例 ,女 8例 ;年龄 31~ 79岁 ,平均 6 1岁 ,6 0岁以上 9例 (75 % ) ;外院术后转入 5例 ,本院术后发生 7例。1.2 发病前手术方式 胃癌根治术 2例 ,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修补术 2例 ,小肠外伤破裂修补术 2例 ,胃大部切除术 1例 ,直肠癌切除术 1例 ,直肠癌晚期行降结肠造口术 1例 ,脾破裂行脾切除术 1例 ,胆管癌根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超声技术和腹腔镜技术的融合促使了腹腔镜超声(laparoscopic ultrasound,LUS)的出现。LUS缩短了超声传感器与病变的距离,降低了对超声深度的要求。这样临床不但可使用较高频率提高超声扫描的分辨率,还可避免腹壁和肠内气体等对超声波声束的干扰,获得高度清晰的扫描图像^([1-2])。随着腹腔镜肝脏外科技术的普及,借助高分辨率的图像,结合彩色多普勒探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U形管引流对晚期肝门胆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肝门胆管癌行U形管置入引流术。结果:17例患者术后总胆红素逐渐下降,术后第7d总胆红素为(113.4±51.1)mmol/L,较术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白蛋白水平升高明显,ALT、AST、r-GT显著降低。术后随访率76.4%,平均生存期为11.6个月。结论:U形管引流术适用于不能根治切除或姑息性切除的晚期肝门胆管癌,可有效解除黄疸,改善肝功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