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目的探讨360°绩效考核法在军人门诊开展优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及360°绩效考核的管理理念,根据科室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护理岗位、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等的不同,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绩效考核指标及评价体系,每周不定期检查考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每月结合科室责任项目管理、责任小组管理、科务工作、劳动纪律的评价,通过量化汇总评分,评出绩效考核第一护理人员,并给予奖励。结果和结论 360°绩效考核方法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达到了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的目的,也为护理人员的评选、晋升、奖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2.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sCD40L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60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0)和替罗非班组(n=30)。常规治疗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等常规药物治疗;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持续治疗48 h。在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清sCD40L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30 d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用药前基线水平时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9.88±11.81)%及(47.73±10.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及应用替罗非班48 h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有下降,分别为(36.27±15.89)%及(9.04±6.16)%,与基线水平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替罗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组sCD40L基线水平分别为(1.63±1.04)ng/mL及(1.69±1.16)n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及应用替罗非班48 h后,两组sCD40L均有下降,分别为(1.27±1.14)ng/mL及(0.54±0.48)ng/mL,但与基线水平相比,仅替罗非班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出血不良反应以及30 d再发心血管事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NSTE-ACS患者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产生更迅速、有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降低sCD40L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3.
目的 探讨miR-509对人舌鳞状细胞癌SCC15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对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因子6(adenosine diphosphate-ribosylation factor 6,ARF6)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SCC15细胞,随机分为miR-509 mimic 组(转染 miR-509 mi...  相似文献   
224.
[摘要] 目的:检测微小RNA-380-5p(miR-380-5p)在人宫颈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抑制宫颈癌C33A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 年12 月至2017 年7 月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妇产科手术切除的16 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及宫颈癌细胞系HCC94、C33A、Hela、SiHa 和人子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H8,用qPCR 法检测miR-380-5p 在癌及癌旁组织、4 种宫颈癌细胞及H8 细胞中的表达。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380-5p mimic(实验组)和miR-NC(阴性对照组)瞬时转染C33A细胞,用qPCR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380-5p 表达,CCK-8 法和Transwell 小室法分别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用生物信息学软件TargetScan 预测miR-380-5p 的下游基因,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80-5p 对下游基因Ras 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as homolog gene family member A,RHOA)的结合作用,qPCR 法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miR-380-5p 下游基因RHOA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380-5p 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宫颈癌细胞系中miR-380-5p 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H8 细胞(P<0.05),以C33A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最低(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miR-380-5pmimic 能显著抑制C33A细胞的增殖(P<0.05)和迁移能力(P<0.01),且下调RHOA、ROCK1、ROCK2、CDK2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均P<0.01)。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RHOA可能为miR-380-5p 的调控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380-5p 可与RHOA 3’-非编码区(UTR)特异性结合,miR-380-5p 可明显下调RHOA基因的表达(P<0.01)。结论:miR-380-5p 在宫颈癌组织及细胞系中低表达,过表达miR-380-5p 可能通过下调RHOA及其下游蛋白的表达抑制宫颈癌C33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225.
间苯三酚在产妇自然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在自然分娩中对产程,产妇疼痛,新生儿评分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头位愿自然分娩的初产妇40例,随机分为2组:A组(研究组)在产妇有规律宫缩,肛诊宫口开大≤3 cm时,用间苯三酚(斯帕丰)肌注,同时给予10%葡萄糖500 mL 催产素5 u静脉滴注.B组(对照组)仅给予催产素静滴,观察两组的产程,产妇疼痛,新生儿Apgar评分及A组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的总产程平均为428.35 min,较B组680.45 min缩短,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第一产程缩短最为显著(P<0.05),第二、三产程缩短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疼痛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间苯三酚能显著缩短分娩时间,从而减轻产妇痛苦,对新生儿Apgar评分没有显著影响,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26.
基于源头控制的中药制剂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制剂的研究设计、中药材质量、饮片炮制加工以及中药制剂生产过程控制是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源头.通过对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现状的分析,对《中药新药用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药新药用饮片炮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3个指导原则主要内...  相似文献   
227.
中药材信息化追溯体系是中药材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应加强中药材信息化追溯体系设计.本文结合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出中药材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应满足中药材质量追溯要求,体现中药材质量关键影响因素,为中药材信息化追溯体系设计、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8.
目的:建立红花地上部分中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anbanhedera ODS-2C18柱(5μm,4.6×250mm),流动相为甲醇-0.4%冰醋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0nm,柱温30℃。结果:木犀草苷回归方程:Y=59558771X-1755,r=0.999991,在0.0019mg/mL~0.1238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04%,RSD=1.68%(n=9);木犀草素回归方程:Y=76381285X-9981,r=0.999995,在0.0020mg/mL~0.1266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56%,RSD=2.00%(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29.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1A1(cytochrome P450 1A1,CYP1A1)基因型及常见危险因素与胃癌易患性的关系,为胃癌高危人群的确定和胃癌的一级预防提供分子生物学手段。方法:所有研究对象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分为6组:胃癌组(GC)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CAG)11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CSG)103例、胃溃疡组(GU)62例、十二指肠溃疡组(DU)62例及正常对照组62例。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PCR SSP)法检测CYP1A1基因型测定组的基因型频率,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病例对照研究法行流行病学分析,分析采用2×K联列表法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指标为OR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胃癌有关联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Hp感染、吸烟、CYP1A1G/G基因型,其中大蒜为保护性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胃癌有关联的危险因素分别为Hp感染、CYP1A1G/G基因型,大蒜仍为保护性因素。Hp感染与CYP1A1 G/G基因型对胃癌的发生存在协同作用;吸烟与CYP1A1 G/G基因型存在协同作用。结论:CYP1A1G/G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为胃癌易患性的标志。检测这种基因型并且研究这种基因型与常见易患因素的关系能够对胃癌高危人群的确定及胃癌的早期发现和一级预防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230.
通过查阅《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对含雄黄及含矿物类中药制剂中砷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含矿物类中药制剂中砷质量控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科学认识和评价含矿物类中药制剂中砷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