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目的明确一氧化氮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增强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认识,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近5年来,有关一氧化氮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类总结,加以分析讨论,分析一氧化氮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结果目前,一氧化氮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认识上存在分歧,还需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来验证。另外,国内针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与一氧化氮间关系的基础研究较少。结论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与一氧化氮间的关系应该结合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神经上不同类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韩炜  张新宇  卢建文 《护理研究》2014,(12):1522-1524
<正>近年来,情景模拟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国外护理教育中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课堂教学及课程设计等各个领域中。情景模拟可以提供与医院相似而安全的环境,同时因为应用的是模拟人,可以减慢反应时间并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至于让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并且可以反复练习,提高技能的熟练程  相似文献   
13.
痔组织弹性纤维退变和血管生成的机制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痔组织弹性纤维的病理变化及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生成相关蛋白的表达与痔形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SP法),对比研究24例Ⅲ度痔患者的正常肛垫和痔两种组织内弹性纤维和MVD的变化,并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的3种亚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MMP9在两种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痔组织存在显著的新生血管形成,痔组织与相对正常肛垫组织间的MVD计数、VEGF、MMP9表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痔组织中iNOS明显增高,但与正常肛垫组织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痔组织弹性纤维出现断裂、扭曲、变形、玻璃样变等异常,而正常肛垫组织中弹性纤维形态较规则、密集,断裂和变形少见。结论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是痔的发病机制之一;MMP9对肛垫纤维支持结构的直接降解作用可能是痔形成和加重的一个重要机制;痔组织中iNOS表达增高还提示炎症因素和一氧化氮可能参与了痔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GSTM1基因型与胃癌易患性的关系,为胃癌高危人群的确定和胃癌的一级预防提供分子生物学手段。方法:501例,分为胃癌(GC)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胃溃疡(GU)组、十二指肠溃疡(DU)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肿瘤家族史等。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GSTM1基因型测定组的基因型频率,ELISA法测定Hp感染,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胃癌有关联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HP感染、吸烟、GSTM1空白基因型,其中大蒜为保护性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胃癌有关联的危险因素分别为HP感染、GSTM1空白基因型,大蒜仍为保护性因素。HP感染与GSTM1空白基因型对胃癌的发生存在协同作用;吸烟与GSTM1空白基因型存在协同作用。结论:具有GSTM1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该基因型可以认为是胃癌易患性的标志。检测该基因型能够对胃癌高危人群的确定,对胃癌的早期发现和一级预防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学考察要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的第五类为"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的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其中有效部位一词有别于有效成分,它一般是指从中药材中提取的大类成分,如总黄酮、总生物碱、总蒽醌、总皂苷等.有效部位中的大类成分在化学结构上有相似性,故在药理作用上也有相似性,所以,将其用作治疗剂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B超在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进行诊断与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研究,探讨超声诊断与治疗该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小儿肠套叠病例72人,运用高频超声诊断仪,观察肠套叠征象,其超声表现为:局部包块呈横切面为同心圆征、纵切面为套筒征、肠管内多有增大淋巴结回声、肠管间多有少量积液等,同时通过观察彩色多普勒显示肠管壁的血流情况可判断肠管的血液情况,对临床医师决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对于确诊为肠套叠的病例,病程在48h之内,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患儿,套叠远端位于结肠肝区附近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整复,共32人,B组:进行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组40人。结果A组复位成功30例,占88%(28/32),B组复位成功36例,占90%(36/40),二者复位成功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1例肠坏死术前彩超示肠管壁血流减少,当时怀疑肠管坏死。手术病例证实为肠管节段性坏死。结论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性高、可靠,监视下空气及水压灌肠安全性高、治愈效果好,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建议尽量使用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其治疗效果与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相当,但却可避免不必要的X线照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远程医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保健模式 ,是国家卫生部“金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突破了传统医学手段 ,依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多媒体数据、图像、声音传输技术 ,实现异地医疗机构间、医院与患者间的联系 ,达到对疾病明确诊断、治疗以及医学学术交流的目的。毋庸置疑 ,远程医疗超越地理空间的限制 ,对解决国内卫生资源的偏态分布 ,尤其是市、县等基层医院和偏远地区医疗水平较差的现状具有较大的优势。早在 60年代 ,国外已经开始了远程医疗的尝试 ,而我国具有实际意义的远程医疗活动在 80年代末期才逐步开展起来 ,并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50岁以下中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连续入选2000年4月~2008年6月入住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的50岁以下女性患者126例,占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总数6395例的1.98%,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回顾分析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临床情况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行冠状动脉造影的50岁以下女性患者共126例,其中冠心病组44例,占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总数的0.69%,平均年龄(46.8±3.6)岁;非冠心病组82例,平均(45.4±4.3)岁。2组之间危险因素比较:合并高血压分别为77.3%vs26.8%,合并糖尿  相似文献   
19.
中药微丸在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近几年来中药微丸分类、辅料和制备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查阅近年国内外中药微丸的文献资料40余篇。从微丸的分类、制备、辅料及亟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对其分析归纳,并对中药微丸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结果认为中药微丸具有辅料易得、制备工艺灵活等特点,在制备中药复方制剂方面有独特优势,在缓控释制剂方面具有实用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抗痨药物在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果甚为满意,失败的机率极低,超声及放射检查能明确显示液体完全消失.经过治疗平均液体完全吸收约为6周,但也可达12周.我们关注病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在抗痨治疗期间出现特异反应的病例组,即经过药物治疗胸膜炎的渗出消失时,肺内出现新的肺结节样实变,但继续原方案药物治疗后则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