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颈横突旁阻滞与肌间沟臂丛阻滞在肱骨近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拟行肱骨近端手术患者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18~7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T组超声引导下行C_4、C_5、C_6横突旁阻滞,分别给予0.5%罗哌卡因2、2、4ml;I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给予0.5%罗哌卡因8ml。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阻滞是否成功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组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I组[(8.73±3.17)min vs.(14.40±8.21)min,P0.01],阻滞成功率明显高于I组(100%vs.80%,P0.05),膈肌麻痹发生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I组(P0.01)。结论在肱骨近端手术神经阻滞中,与肌间沟臂丛阻滞比较,横突旁阻滞可以提供更短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更高的成功率和更少的膈神经阻滞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小剂量瑞芬太尼(0.3μg/kg)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对丙泊酚半数有效血浆浓度和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 60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年轻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n=30)、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P组,n=30).使用序贯法实验出50.00%患者对扩张宫颈或吸刮宫壁手术无逃避体动反应时所需的丙泊酚血浆浓度(cp50).以改良清醒镇静评分法(MOAA/S)评测麻醉过程中患者清醒程度.以芬兰Detax-Ohmeda公司S/5TM Entropy监测患者麻醉深度.于麻醉前(T1)、反应消失(T2)、扩宫时(T3)、吸宫时(T4)、术毕(T5)、MOAA/S3分(T6)、MOAA/S4分(T7)和MOAA/S5分(T8)8个时点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反应熵(RE)、状态熵(SE)、爆发抑制率(BSR)和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值.并记录患者的苏醒时间.以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者麻醉清醒过程中MOAA/S评分同RE、SE、MAP以及HR的相关性.结果 RP组丙泊酚用量和清醒时间都显著少于P组(P<0.01);RP组与P组相比,扩张宫颈和吸刮宫腔手术时Cp50分别减少25.79%和23.59%;RP组RE和SE在T2至T5时间内皆显著高于P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麻醉清醒过程中MOAA/S评分同相应RE、SE皆为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在青年女性患者无痛人工流产术中,0.30μg/kg瑞芬太尼可以减少靶控输注丙泊酚半数有效血浆浓度和麻醉镇静深度.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比较两组雷米芬太尼对行下肢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以优化雷米芬太尼在老年患者中的使用剂量。方法 40例患者,麻醉风险评分为Ⅱ~Ⅲ级,年龄65~75岁。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0.5 μg/(kg·min)(L组)和1.0 μg/(kg·min)(G组),每组20例。分别记录在插管前(T1)、插管后5 min (T2)、切皮后5 min (T3)、拔管后5 min (T4)、术后30 min (T5)的血压、心率及相应时间的肾上腺素及血糖浓度。记录还包括拔管时间、镇静评分(OAA/S)。结果 两组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室的镇静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组与G组T4与T1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在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组血糖浓度T3、T5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各指标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组和G组的血糖浓度呈逐渐升高趋势,但在正常值范围内。两组的肾上腺素在各时间点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丙泊酚和去氧肾上腺素的使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组雷米芬太尼都可以抑制手术刺激所引起的应激反应。0.5 μg/(kg·min)的雷米芬太尼维持量对于进行下肢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更有利。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定位法定位胸椎水平的准确性,并与体表标志触诊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脊柱手术的患者48例,术前由一名熟练掌握触诊定位的麻醉医师通过体表标志触诊法定位第7颈椎(C7)棘突后,向尾侧依次触诊直至确定第7胸椎(T7)棘突位置并标记为T7a。然后由另一名熟练掌握脊柱超声的麻醉医师使用低频凸阵探头放置于颈椎水平横切面上下扫查,确定C7棘突后继续向尾侧扫查确定T1棘突和横突位置并标记,再依次扫查确定T7横突位置并标记为T7b。最后由同一脊柱外科医师通过C臂机拍摄图像确定T7的准确位置,以判定T7a和T7b的定位是否正确。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和年龄对两种定位方法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超声辅助定位法准确率为85.4%,显著高于体表标志触诊法(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辅助定位法相较于体表标志触诊法降低了个体差异对定位的影响;BMI和年龄对两种定位方法准确率的影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辅助定位法优于体表标志触诊法,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QLB)对结直肠癌(CRC)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睡眠质量、血清细胞因子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腹CRC根治术患者76例,性别不限,年龄50~75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两组:QLB组(Q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达唑仑0.03mg/kg、舒芬太尼0.5μg/kg、依托咪酯0.3mg/kg和罗库溴铵1mg/kg。麻醉维持静注瑞芬太尼0.2~0.3μg·kg-1·min-1和丙泊酚0.10~0.15 mg·kg-1·min-1。Q组术毕且拔管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QLB,腰方肌和腰大肌之间注入0.375%罗哌卡因20ml,C组仅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前和术后第7天行认知功能测试。VAS评分评估术后疼痛,BIS监测评估睡眠质量;于术毕即刻(T0)、术后1h (T1)、术后2d(T2)、术后4d (T3)、术后7d(T4)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β、TNF-α、CGRP含量。结果 76例患者完成认知功能测试(Q组38例,C组38例),Q组判定为POCD 4例(10.5%),C组12例(31.6%)。与C组比较,Q组POCD发生率、术后24h和48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深睡眠时间更长,T2、T3时血清IL-6、IL-1β、TNF-α含量明显降低,T2-T4时血清CGRP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明显改善了老年患者CRC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可能与减轻术后疼痛、术后早期全身炎症反应、改善睡眠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脂联素(APN)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ALI)及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并分析可能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APN干预组、APN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只,前三组均以盲肠结扎穿孔法构建脓毒症动物模型,对照组大鼠开腹后仅分离盲肠,不结扎穿孔;其中APN干预组、治疗组分别于制模前后腹腔注射基因重组APN。每组随机抽取大鼠20只于术后24h处死,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损伤程度,并进行评分;RT—PCR法检测肺组织T0u样受体4(TLR4)mRNA、NF—KB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水平;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总Akt(t-Akt)、磷酸化Akt(p-Akt)含量;每组剩余10只大鼠采用伊文思蓝法检测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余三组肺组织损伤明显,肺损伤评分、TLR4mRNA、NF—KBmRNA表达及VEGF、ICAM-1、VCAM-1水平均显著升高,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肺组织p-Akt含量均显著增加,但APN干预组、治疗组上述前七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模型组,仅肺组织p-Akt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肺组织NF—KBmRNA表达与TLR4mRNA、VEGF、ICAM-1及VCAM.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APN可明显减轻脓毒症大鼠ALI、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机制可能为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Akt信号传导通路抑制NF—KB活化,降低VEGF、ICAM-1及VCAM.1表达。  相似文献   
47.
正在过去的20年,可视化技术是全球麻醉学最重大的进步之一。可视化技术中超声多普勒克服了人眼不能透视的限制,在外周神经阻滞中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基础,采用互动式教学形式,侧重于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1])。结合目前教学基础环境、设备及学生整体教学安排,第三临床医学院麻醉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在Narcotrend指数(NTI)指导下,七氟醚与丙泊酚分别用于无痛人流手术中,比较二者用于日间手术的优越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门诊行无痛人流术患者,ASAⅠ或Ⅱ级,年龄20~40岁,体重40~70 kg。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每组50例,手术期间分别通过七氟烷以及丙泊酚维持,采用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将NTI控制在56~65,术中采用OAA/S镇静评分反映患者术后意识恢复程度,并记录到达不同评分的 NTI 值和时间,同时记录整个过程对应的心率(HR)、血压(NIBP)、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计算两组参数的相应系数。结果两组患者入睡和最终苏醒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手术过程中扩宫口时,丙泊酚组的 HR和MAP要明显高于七氟烷组。结论七氟烷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优于丙泊酚,而两者在麻醉维持有效性和安全性及苏醒时间上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羟考酮自控静脉镇痛(PCIA)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5月择期在全麻下行LC患者58例,男22例,女36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成两组:单次ESPB联合PCIA组(EP组)和单纯PCIA组(P组)。EP组麻醉诱导前行E...  相似文献   
50.
肥胖者外周脂肪组织中leptin受体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肥胖者外周脂肪组织瘦素 (leptin)受体表达及探讨肥胖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 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方法 ,检测 71例受检者 (其中肥胖 32例 ,超重 1 9例 ,正常对照 2 0例 )外周脂肪组织leptin受体密度。结果 随着体重指数 (BMI)的增加 ,肥胖组和超重组leptin受体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肥胖组与超重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1 ) ;而受体与leptin的结合能力 (Kd 值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3组间Kd 值差异无显著性 ,表明leptin受体与配基的结合能力与BMI无关。从散点分布图看 ,BMI越大其leptin受体密度越小 ,BMI与最大结合量相关 (r=- 0 76 ,P <0 0 1 )。结论 肥胖者外周脂肪组织中leptin受体的表达与BMI密切相关 ,而肥胖者血液中leptin水平升高 ,表明体内存在leptin受体水平下调致leptin耐受 ,继而形成肥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