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对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肺动脉血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和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24例拟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琥珀酰氢化考的松组(HSS组)、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组(MPS组)。于体外循环(CPB)前(T1)、上下腔静脉开放后5min(T2)、1h(T3)、2h(T4),18h(T5)采集患者肺动脉血,行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仪中性粒细胞CD11b活性测定。于T1、T3、T4、T5时点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计算呼吸指数(Spiro-index,RI)、氧合指数(oxygenation-index,OI)、a/A(ratioofPaO2toPAO2)。结果:对照组肺动脉血中性粒细胞CD11b活性表达于T2、T3时点显著强于MPS组(P<0.05)。对照组RI显著高于HSS组和MPS组(P<0.01),对照组OI、a/A显著低于HSS组和MPS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术前静脉给予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10mg/kg),可抑制肺动脉血中性粒细胞CD11b活性表达,并可改善患者CPB后肺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体表标志触诊定位及超声辅助定位胸椎水平的准确性和优劣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脊柱手术的患者48例,男性19例,女性29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Ⅲ级。由一名熟练触诊定位的麻醉医师通过体表标志触诊定位C7棘突后,向尾侧依次触诊直至确定T7棘突位置并依此标记定为T7a。之后由另一名熟练脊柱超声的麻醉医师使用低频凸阵探头横切面放置于颈椎水平上下扫查,确定C7棘突后,超声向尾侧扫查确定T1棘突和横突位置并标记,再依次扫查确定T7横突位置,以此并标记T7b。最后由脊柱外科医师通过C臂机拍摄图像确定T7的准确位置,以判定T7a和T7b的定位是否正确。并探索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年龄对两种定位方法准确性的影响。结果 超声辅助定位法准确率显著高于体表标志触诊法,分别为85.4% vs.52.1% (P<0.05);超声辅助定位法相较于体表标志触诊法而言降低了个体差异对定位的影响;BMI和年龄对两种定位方法准确性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辅助定位法优于体表标志触诊法。  相似文献   
33.
围术期心肌梗死(PMI)的常规诊断方法多依赖于新Q波和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的变化.近来研究表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心肌的损害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连续检测cTnI可快速准确地证实或排除围术期心肌损害,预测预后.本研究拟通过观察cTnI的变化,探讨其对PMI诊断的意义以及cTnI与CABG术后心脏意外事件和治疗的关系,为加强围术期心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与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拟行前臂或手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超声引导下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和超声引导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成功率、麻醉操作时间、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各臂丛神经的起效时间.结果 对照组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起效时间较观察组短(P<0.05).对照组有5例Homer's综合征,1例误入血管.结论 超声引导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和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均是可行有效的区域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5.
经胸房间隔缺损 (ASD)封闭术即在食管超声 (TEE)辅助下 ,将一特殊金属导管经患者胸骨右侧第 4肋间经右心耳插入右心房 ,再经此导管行ASD双伞膜封闭 ,属于微创心脏手术范畴。 2 0 0 1年 3月~ 6月我院在全麻下成功地完成了4例该类手术 ,现将麻醉处理及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4例皆为女性 ,3例儿童 ,年龄分别为 6、8及9岁 ,另 1例 5 8岁。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ASD ,其中成年患者还伴有阵发性房颤。麻醉方法 术前禁食 6~ 8小时 ,儿童术前半小时肌注吗啡 0 1mg/kg、东莨菪碱 0 0 1mg/kg ,成人则肌注吗…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颈横突旁阻滞与肌间沟臂丛阻滞在肱骨近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拟行肱骨近端手术患者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18~7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T组超声引导下行C_4、C_5、C_6横突旁阻滞,分别给予0.5%罗哌卡因2、2、4ml;I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给予0.5%罗哌卡因8ml。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阻滞是否成功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组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I组[(8.73±3.17)min vs.(14.40±8.21)min,P0.01],阻滞成功率明显高于I组(100%vs.80%,P0.05),膈肌麻痹发生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I组(P0.01)。结论在肱骨近端手术神经阻滞中,与肌间沟臂丛阻滞比较,横突旁阻滞可以提供更短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更高的成功率和更少的膈神经阻滞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行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腰椎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应激反应和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腰椎手术的82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地佐辛组,每组各41例。两组在麻醉诱导前均实施ESPB,其中对照组予以0.4%罗哌卡因20 mL注入;地佐辛组予以0.1 mg/kg地佐辛+0.4%罗哌卡因组成的混合药液20 mL注入。术毕,两组均予以静脉泵镇痛。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6、12及24 h的疼痛评分;记录并比较术后48 h内镇痛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检测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于术后24 h和术后48 h,使用进食时间与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对患者恢复质量进行评估;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后48 h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地佐辛组术后2~24 h疼痛评分显著下降(P<0.05);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P<0.05);舒芬太尼用量降低(P<0.05);补救镇痛率更低(P<0.05);术后24 h ACTH水平和Cor水平更低(P<0.05);术后进...  相似文献   
38.
肥胖患者外周脂肪组织中瘦素受体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肥胖患者外周脂肪组织中瘦素(leptin)受体表达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肥胖发生发展的机制.用放射配基竞争试验的方法,对71例受检者(其中肥胖32例,超重19例,正常人20名)外周脂肪组织leptin受体的密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加,瘦素受体密度肥胖组和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肥胖组与超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受体与瘦素结合的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间的解离常数(Kd)值无差异,表明瘦素受体与配基结合的能力与BMI无关.从散点分布图可以看出,体重指数越大leptin受体的密度就越小,BMI与Bmax呈显著负相关(r=-0.76,P<0.01).结论:肥胖患者外周脂肪组织中leptin受体的表达减少与BMI密切相关,这提示体内存在着leptin受体水平下调而造成leptin耐受,继而形成肥胖.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行收肌管阻滞(ACB)对全膝置换术(TKA)后镇痛效果及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拟在喉罩全麻下行单侧膝置换手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50~75岁,BMI 17~25 kg/m2,ASA Ⅰ—Ⅲ级,随机分为三组:0.25%罗哌卡因组(R1组)、0.375%罗哌卡因组(R2组)和0.5%罗哌卡因组(R3组),每组20例。患者均于术毕即刻于超声下行术侧ACB。记录术后4、8、12、24、48 h静息和运动时的VAS评分,记录术前1 d、术后4、8、12、24、48 h的股四头肌肌力分级,记录术前1 d、术后24、48 h膝关节活动度(ROM),并记录术后48 h内PCIA内舒芬太尼使用量,补救镇痛次数,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术后4 h比较,术后12、24、48 h R1组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R1组比较,术后12、24、48 h R2、R3组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4、8、12、24 h R1组、R2组股四头肌肌力明显降低(P<0.05);术后4、8、12、24、48 h R3组股四头肌肌力明显降低(P<0.05)。与R3组比较,术后48 h R1组、R2组股四头肌肌力明显升高(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24、48 h三组ROM明显降低(P<0.05);与R1组比较,术后24、48 h R2、R3组ROM明显升高(P<0.05)。与R1组比较,R2、R3组术后48 h内PCIA内舒芬太尼使用量明显减少,补救镇痛率、恶心呕吐和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采用0.375%罗哌卡因收肌管阻滞较0.25%浓度镇痛效果明显,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及并发症,较0.5%浓度有更强的股四头肌肌力及更高的膝关节活动度,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小剂量瑞芬太尼(0.3μg/kg)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对丙泊酚半数有效血浆浓度和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 60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年轻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n=30)、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P组,n=30).使用序贯法实验出50.00%患者对扩张宫颈或吸刮宫壁手术无逃避体动反应时所需的丙泊酚血浆浓度(cp50).以改良清醒镇静评分法(MOAA/S)评测麻醉过程中患者清醒程度.以芬兰Detax-Ohmeda公司S/5TM Entropy监测患者麻醉深度.于麻醉前(T1)、反应消失(T2)、扩宫时(T3)、吸宫时(T4)、术毕(T5)、MOAA/S3分(T6)、MOAA/S4分(T7)和MOAA/S5分(T8)8个时点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反应熵(RE)、状态熵(SE)、爆发抑制率(BSR)和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值.并记录患者的苏醒时间.以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者麻醉清醒过程中MOAA/S评分同RE、SE、MAP以及HR的相关性.结果 RP组丙泊酚用量和清醒时间都显著少于P组(P<0.01);RP组与P组相比,扩张宫颈和吸刮宫腔手术时Cp50分别减少25.79%和23.59%;RP组RE和SE在T2至T5时间内皆显著高于P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麻醉清醒过程中MOAA/S评分同相应RE、SE皆为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在青年女性患者无痛人工流产术中,0.30μg/kg瑞芬太尼可以减少靶控输注丙泊酚半数有效血浆浓度和麻醉镇静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