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5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35篇 |
内科学 | 51篇 |
皮肤病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90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54篇 |
中国医学 | 98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观察老老年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年龄≥80岁的老老年患者,男性28例,女性12例,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观察服药前,服药后12周、24周的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2周、24周患者TC、LDL-C、TG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DL-C水平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明显的降低老老年患者高脂血症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2.
163.
目的:探讨卡介苗(BCG)对膀胱癌细胞株T739 经Toll样受体介导的NF-κB p65活性影响.方法:采用SYBR Green嵌合荧光定量Real Time-PCR,观察BCG(0.25 g/L)刺激T739后不同时间点各个mRNA相对表达量(Ratio),设LPS和空白组作对照;采用转录因子结合DNA的ELISA方法检测NF-κB p65活性.结果:BCG刺激后T739细胞TLR2、 CD14和MD-2 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Max.Ratio分别为5.3(2 h),2.6 (4 h),7.4(2 h),TLR4 mRNA增加不显著,Max.Ratio为1.6(6 h);BCG作用T739细胞后NF-κB p65活性显著增加,阻断TLR4后,NF-κB p65活性受到显著抑制(P<0.05);阻断TLR2后NF-κB p65活性却显著性增强(P<0.01).结论:BCG作用T739后TLR2、 CD14、 MD-2 和TLR4 mRNA表达均不同程度增加,BCG可经TLR4使T739细胞NF-κB p65活性增强,不是经TLR2使T739细胞NF-κB p65活化.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究microRNA-17-5p(miR-17-5p)在中动脉阻塞(MCAO)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组)、MCAO+mimic组、MCAO+inhibitor组和MCAO+BPV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建模24 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和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损伤;TUNEL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miR-17-5p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的mRNA表达水平,预测两者是否存在连续的结合位点;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MCAO+mimic组和MCAO+BPV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率、PTE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MC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O+mimic组和MCAO+BPV组脑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改善,miR-17-5p和PTEN存在连续结合位点,而这2组的miR-17-5p表达水平、AKT和mTOR磷酸化水平高于MC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O+inhibitor组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率、PTE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MC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O+inhibitor组脑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同时AKT和mTOR磷酸化水平低于MCAO组。结论miR-17-5p表达上调对MCAO大鼠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其功能发挥可能与介导调控PTE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65.
目的 研制一款具有防水、防晒、防水母蜇伤的多效防护霜,并对其处方进行优化,使其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和较高的防晒指数(SPF值),同时具有适宜的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方法 通过测定SPF值、关键波长和防水性能对处方中的成膜剂吡咯烷酮/十六烯共聚物(Antaron V-216)的质量分数进行优化。然后以黏度、离心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为考察指标,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多效防护霜中的两种乳化剂和氯化钙水溶液的质量分数进行优化。结果 当成膜剂Antaron V-216质量分数为3%时,霜剂的SPF值提升较为显著。当乳化剂月桂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8/18二甲基硅氧烷(DC5200)质量分数为0.76%,乳化剂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氧烷(EM180)质量分数为2.32%,氯化钙水溶液质量分数为44.86%时,霜剂具有适宜的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结论 经过优化的处方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和SPF值,黏度适宜,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6.
目的 检测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荧光抗体检测20例寻常性银屑病、15例脓疱性银屑病和10例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bright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中的10例进行了CD4+CD25hi-int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的检测。结果 红皮病性银屑病组CD4+CD25bright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其他组(P < 0.01);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组CD4+CD25hi-int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CD4+ T细胞中比例为4.39% ± 0.84%,正常人对照组为3.83% ± 1.68%,两组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D4+CD25bright调节性T细胞可能与红皮病性银屑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7.
调节T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群,通过细胞接触抑制或抑制性细胞因子主动抑制自身免疫性T细胞。对于维持机体免疫自稳、预防自身免疫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最近研究表明,调节T细胞与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和皮肤肿瘤的发病存在相关性.综述了调节T细胞在这些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9.
目的: 通过检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模型)大鼠外周血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1β(IL-1β)、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脂联素(adiponectin)、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分子表达的影响,从免疫因子角度探讨真武汤对大鼠UUO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进行单侧输尿管梗阻造模,建模后即开始给药,分别为氯沙坦钾组(20 mg ·kg-1 ·d-1)、真武汤低、高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 2.1,9.8 g ·kg-1 ·d-1),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于建模后第4周,收集各组标本外周血,采用多重细胞因子检测法检测各组大鼠血中IL-1β, PAI-1,脂联素,IL-6,MCP-1含量。结果: UUO模型组大鼠在建模后第4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表现出外周血PAI-1,IL-6,MCP-1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为33.3±14.1,9.58±12.01,133.9±80.1荧光强度单位,脂联素,IL-1β未见明显影响。真武汤低、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UUO大鼠升高的外周血PAI-1,IL-6,MCP-1含量。结论: UUO模型中外周血PAI-1,IL-6,MCP-1含量明显升高,真武汤可能是通过降低上述指标含量而达到缓解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变化。方法将82例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热犯卫(51例)、热毒袭肺(22例)和风寒束表(9例)3个证型。根据患者意愿结合临床实际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包括中医药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3种方案。检测治疗前后不同证型患者血清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不同证型患者血清中与发热、炎症、咳嗽等疾病表征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如前列腺素G2、20-羧基花生四烯酸LTB4、高半胱氨酸等)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寒束表组与风热犯卫组之间20-羟基花生四烯酸LTE4、花生四烯酸LTA4、亚麻酸等标志物,以及风寒束表组与热毒袭肺组之间前列腺素F1α、前列腺烷酸等标志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除各组的三磷酸尿苷,热毒袭肺组和风寒束表组的5,10-亚甲基四氢叶酸和前列腺素F1α以及风寒束表组的前列腺烷酸、高半胱氨酸、葡萄糖等标志物含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标志物含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证型之间各标志物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其中以6-酮基-前列腺素F1α的含量变化最为明显。结论不同证型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清中部分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从体内代谢物质的角度为中医辨证分型的科学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