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一级预防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方法 统计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浙江医院因一级预防而植入ICD或CRT-D的所有患者.结果 140例患者中,植入ICD的患者51例,CRT-D患者89例,平均随访(26.8±12.6)个月.结果显示在ICD一级预防中启动ICD正确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9.3%,误治疗率为12.9%,其中误治疗中85.3%发生在单腔ICD一级预防中.ICD一级预防中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52.2%),非心脏原因死亡(39.1%).ICD正确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相比,宽QRS时限、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高B型脑钠肽(NT-proBNP)容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 在ICD或CRT-D一级预防患者中,宽QRS时限、低LVEF及高NT-proBNP容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ICD误治疗主要发生在单腔ICD患者.  相似文献   
6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并继发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所导致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在其发病过程中,冠状动脉局部炎症反应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重要的炎症因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本研究观察了ACS患者早期给予通心络胶囊对hs-CRP和MMP-9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检测特发性心房颤动乙酰胆碱依赖性钾通道基因(Kir3.4)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及单倍型.并探讨其与特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 方法 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186例特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观察组)和21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Kir3.4基因编码区的序列.同时用最大期望值法进行两位点连锁不平衡和三位点的单倍型分析.以确定Kir3.4基因SNPs的位置及单倍型,并对其与心房颤动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在编码区1260 bp的测序长度中.共发现C171T、G810T和C834T 3个SNPs(均为同义突变),其中G810T和C834T呈完全连锁不平衡(D'=1).C171T和G810T、C834T和C171T呈微弱连锁不平衡(0相似文献   
64.
目的应用心率变异,评价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后对自主神经的影响。方法对40例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早的患者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记录24 h心电图,应用心率变异分析测定自主神经变化。结果流出道室性早搏射频消融后,时域SDNNr、MSSD、PNN50及频域指标LF、HF均明显降低,3个月后正常。结论射频消融术对心脏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术后可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5.
随着心房纤颤(房颤)射频消融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房颤的方法越来越丰富,但是药物仍然是处理大多数阵发性房颤的首选措施,尤其在基层单位。目前在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律时选用胺碘酮(可达龙)最为普遍,但是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高(20%左右)。笔者在临床中观察了悦复隆与胺碘酮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植入DDD起搏器后阵发性房颤(维持窦律)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67.
卢孔杰  韦凡平 《黑龙江医学》2001,25(10):745-746
目的 报告ASVMC患者临床表现 ,探讨其共性及诊疗特点。方法 本组 9例患者均予心电图、心肌酶谱、血常规等检查 ,其中 ,4例行影像学检查 ,6例予黄芪注射液 2 0ml/d ,共 3~ 4周治疗 ,所有患者均予中大剂量激素 (地塞米松针 2 0~ 4 0mg/d或氢化考的松 2 0 0~ 30 0mg/d)治疗 ,4例严重传导阻滞患者行起博治疗。结果 心律失常发生率达 10 0 % ,心肌酶、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不同程度升高 ,心脏外形及功能均受影响。黄芪注射液、中大剂量激素对改善症状、挽救生命、缩短病程有明显疗效 ,起搏治疗大大降低了ASVMC的病死率。结论 ASVMC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极高 ,黄芪注射液、中大剂量激素、起搏治疗对ASVMC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8.
VVI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阈值动态变化及倍他乐克对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海峰  韦凡平 《临床医学》2006,26(12):33-34
目的观察VVI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阈值的变化规律及倍他乐克对其的影响。方法对61例VVI型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测定起搏阈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起搏阈值均明显高于术中(P〈0.01),以术后1周达峰值,随后降低,3个月后开始稳定。16例植入术后服用倍他乐克组与45例未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组比较,术中及术后各相同时间点起搏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I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6个月内,起搏阈值明显升高;口服小剂量倍他乐克不影响起搏阈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产后围产期心肌病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产后围产期心肌病患者49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用法为400mg/(kg·d)连续静脉注射5d。利用超声心动图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1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mension,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1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进行测定,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G、A、M浓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LVEDd、LVEF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0.4)mm眠(6.2±0.7)nlm,P〈O.05;58%±13%眠39%±1l%,P〈0.05];对照组仅LVEF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6%VS.40%±7%,P〈O.05)。治疗组治疗后LYEDd、LVEF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0.4)mm us.(6.0±0.2)mm,P〈0.05;58%±13%眠52%±6%,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A、M浓度均较治疗前有下降,其中血清免疫球蛋白G浓度在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8±1.14)g/L强(10.98±1.16)g/L,P〈O.05]。结论围产期心肌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采用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可取得明显疗效,且LVEDd、LVEF及免疫球蛋白G的测定可作为其有效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其与血小板胞浆内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的相关性,探讨MMP-9在AC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ACS患者5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外周血MMP-9,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CD62p和CD63.结果 ACS组患者血浆MMP-9、CD62p、CD6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MMP-9与CD62p、CD63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02和r=0.427,P均<0.01).结论 MMP-9水平增高是AC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在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