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对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化疗和放疗仍然是目前的一线治疗方法,尽管随着新一代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吉西他宾的应用,患者的生存获得一定益处,但大多数癌症患者的预后仍较差。近数十年来化疗主要使用细胞毒性药物,研究人员一直在试图寻找新的化疗药物以杀灭肿瘤细胞并尽可能减少对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伴急性完全性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2013年收治的60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完全肠梗阻患者,部分患者行标准左半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Ⅱ期手术,部分患者行次全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收集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如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情况包括术后并发症、住院日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日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次全结肠切除组在开始肠内营养方面要晚于Ⅱ期手术组(P<0.05).次全结肠切除组的手术并发症均明显少于Ⅱ期手术组(P<0.05).Ⅱ期手术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次全结肠切除组(P<0.001).术后随访在排便次数及营养状况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的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左半结肠癌伴急性完全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中,如果进行合适的术前准备及术中处理,次全结肠切除加回肠结直肠Ⅰ期吻合术是安全可行,与Ⅱ期手术相比,能明显降低住院费用,能获得类似的肠道功能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散发性大肠癌K-ras基因12、13密码子点突变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2005~2009年间浙江省肿瘤医院确诊的140例大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取石蜡标本中癌组织DNA,经PCR扩增后应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K-ras基因第12、13密码子点突变情况.结果 K-ras基因突变率39.7%(55/140),12密码子突变率78.2%(43/55),13密码子突变率21.8%(12/55).共发现7种突变类型,包括12密码子(GGT→GAT、GGT→AGT 、GGT→TGT、GGT→GTT、GGT→CGT、GGT→GCT)和13密码子(GGC→GAC),以12密码子(GGT→GAT)最常见,占突变总数41.8%(23/55).K-ras基因突变与性别、年龄、大体类型、瘤体、原发部位、病理亚型、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转移、Duke's分期、脉管侵犯均无相关性(P>0.05);第12与13密码子突变在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散发性大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39.7%,12密码子(GGT→GAT)突变是最常见类型.特定位点的突变与一些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其中12密码子突变在结肠癌中的发生率高,并易出现淋巴结转移.通过K-ras基因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开展大肠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了肿瘤是一种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疾病,人类肿瘤的遗传不稳定分为染色体的不稳定(CIN)和微卫星不稳定(MSI),几乎所有的肿瘤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染色体片段的非随机异常,表现为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这些改变与原癌基因的扩增和抑癌基因的缺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螺旋CT(S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58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SCT检查。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观察SCT对直肠肿瘤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判断的准确性。结果:SCT术前分期总的准确率为65.5%(38/58),T分期的准确率为81.0%(47/58),N分期的准确率为67.2%(39/58),评价肿瘤侵犯外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9%(46/47)和63.6%(7/11),评价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71.1%(27138),特异性为60.0%(16/20)。结论:SCT对直肠癌术前判断外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SCRC)中的微卫星不稳定状态,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法扩增微卫星位点BAT-25和BAT-26,将PCR扩增产物在荧光毛细管中进行电泳,以GenScan3.1软件扫描分析两个微卫星位点状况。结果112例SCRC患者中,BAT-25和BAT-26两个位点均阳性者14例,MSI-H发生率为12.5(14/112);BAT-25单位点阳性者4例,BAT-26单位点阳性者6例;两个位点均阴性者88例,MSS发生率为78.6。SCRC中MSI-H和MSS两组的比较显示:MSI-H者发病部位以近端结肠癌多见(P=0.034),组织学类型以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相对多见(P=0.023),分化程度以低分化癌多见(P=0.039),而MSI-H与MSS两者在性别、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CRC中微卫星不稳定是一个常见的分子事件,微卫星不稳定的SCRC好发于右半结肠,具有低分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核磁共振(MRI)和腔内超声(EUS)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分别应用MRI和EUS检查对72例和55例直肠癌患者行术前分期,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比较MRI和EUS对直肠肿瘤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性.结果 MRI判断T分期总的准确率为76.4% (55/72),MRI评价N分期的准确率为63.9% (46/72),EUS判断T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1.8%(45/55),评价N分期的准确率为65.5% (36/55).结论 MRI与EUS判断T分期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US判断早中期直肠肿瘤浸润层次的准确率高于MRI,两者判断N分期的准确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hMLH1、hMSH2两种错配修复(MMR)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中hMLH1、hMSH2的蛋白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家族史之间的关系。结果480例结直肠癌中,hMLH1表达缺失12例,占2.5%(12/480),hMSH2表达缺失23例,占4.8%(23/480),两者之和占所有结直肠癌病例的6.9%(33/480)。MMR蛋白表达缺失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多原发肿瘤相关,而与患者性别、肿瘤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有无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性。hMLHl表达缺失12例中6例(50.0%)有肿瘤家族史,hMSH2表达缺失23例中8例(34.8%)有肿瘤家族史。结论部分结直肠癌患者中存在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缺失,且与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及多原发肿瘤等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表明可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筛选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ACC1在结直肠癌迁移及化疗耐药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SiRNA干扰技术沉默MACC1表达,利用Transwell迁移实验研究MACC1在结直肠癌迁移中的作用,应用MTT法研究MACC1在结直肠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关通路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SW480细胞系MACC1表达极低,而SW620细胞系中MACC1蛋白呈高表达状态。SiRNA技术可显著抑制MACC1的表达水平。MACC1干扰后,SW620细胞发生迁移的数目显著减少(P<0.05)且对5-Fu处理表现更为敏感(P<0.05)。下调MACC1表达后提示p-ERK及p-Met蛋白表达水平随之显著减少。 结论MACC1在结直肠癌转移及耐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