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对比分析公民身后器官捐献与传统司法途径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受体细菌和真菌感染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探讨公民身后器官捐献肝移植受体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本中心实施的公民身后器官捐献肝脏供、受体(研究组)和司法途径来源器官捐献的肝移植受体病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受体术后细菌、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术后受体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共纳入公民身后器官捐献肝脏供体43例;研究组受体72例,对照组受体80例。研究组受体的细菌、真菌感染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7.2% vs 31.2%)(χ2=4.071,P=0.044)。研究组受体术后1周内的细菌感染率高于对照组(64.5% vs 38.2%)(χ2=6.133,P=0.018)。供体捐献前感染和开放性创伤史是术后受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5、0.031)。4例疑似供体来源性受体感染,占研究组总感染例数的11.8%(4/34)。 结论使用公民身后器官捐献来源器官的肝移植术后受体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传统司法途径来源,发生细菌感染的时间更早。供体器官捐献前存在感染和有开放性创伤是肝移植术后受体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不同冷保存时间的热缺血供肝在肝移植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4例肝移植受者采用热缺血时间≤10 min的无心跳供者肝脏进行肝移植的疗效.根据冷保存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8 h为Ⅰ组,58例;8~12 h为Ⅱ组,62例;>12 h为Ⅲ组,34例.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X~2检验分析3组肝移植术后ALT峰值、并发症、移植肝存活和受者生存情况的差异.结果 3组受者术后均未发生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随访时间8~32个月,Ⅰ组受者的ALT峰值、感染发生率、胆道并发症发生率、移植肝存活率和生存率分别为(482±357)U/L、12%(7/58)、12%(7/58)、86%(50/58)和88%(51/58),Ⅲ组受者分别为(1274±608)U/L、29%(10/34)、26%(9/34)、68%(23/34)和71%(24/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X~2=4.28,6.77,4.51,4.28,P<0.05);而Ⅱ组受者仅ALT峰值达到(953±424)U/L,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P<0.05).结论 热缺血时间≤10 min的供肝能够耐受12 h的冷保存损伤,超过此时限,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升高,移植肝存活率和受者生存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上腹部多器官移植中器官簇的切取、修整、血管整形方法及移植效果.方法 5例供体器官簇的获取均采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腹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胆道及十二指肠同时灌注降温.供体器官簇的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分别与取自供体的髂内、外动脉预先行端端吻合,再通过髂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单口端侧吻合(动脉“搭桥”).受体行上腹部肝、胆、胰、脾、十二指肠、全胃、空肠上段及大小网膜切除,接受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结果 5例患者移植术后器官簇存活及功能均良好,肝胰功能均在术后1周左右恢复正常.其中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2天、第3天出现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瘘,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目前,除1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肿瘤复发、肺转移,死于全身衰竭外;其余4例患者移植物功能良好,现均已存活达6个月.结论 获取质量良好的上腹部器官簇及适当的血管整形,是保证移植效果的前提;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是治疗上腹多脏器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对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CD)中供者器官切取手术方法的特点与技巧进行总结,观察器官移植后移植物的功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DCD供者器官切取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上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法和肝肾分别切取法切取供者器官.结果 26例供者器官的平均热缺血时间为4 min(1~10 min),器官切取手术操作顺利,器官切取手术平均耗时为27min(20~45min).共获得供肝22个,供肾44个,上腹部多器官(包括肝脏、胰腺和十二指肠)2个;所获取器官进行肝移植24例(其中2例供肝进行劈离式肝移植供给4例受者),肾移植42例(其中2例供者的双肾进行双肾移植),上腹部多器官移植2例.所有移植手术均顺利,移植器官的功能恢复良好,未出现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等并发症.结论 在DCD器官切取手术中,上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法和肝肾分别切取法的手术步骤简捷、安全可靠,要求术者掌握熟练的外科技巧,动作迅速准确,能最大限度减少供者器官的热缺血时间,以保证获取高质量的供者器官.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和总结器官簇移植术后的监护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对5例患者施行了上腹部器官簇移植,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患者的原发病为胰腺癌肝转移3例,肝癌胰腺及腹腔淋巴结转移2例。切除的脏器包括全胃、肝脏、胰腺、脾脏、十二指肠及部分空肠,移植器官簇包括肝脏、胰腺、十二指肠及部分空肠。术后对患者的呼吸、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进行了监测和维护;对凝血功能状况定时监测并进行调整;对胰腺内、外分泌功能进行监测;采用施他宁预防胰腺炎;采用加强免疫抑制方案预防排斥反应;选择性的使用抗生素对术后感染进行预防。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4~6h清醒,8~14h撤除呼吸机;术后第3~7天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转回普通病房开始正常康复治疗。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胆红素总量(TB)等肝功能指标在术后1周趋于正常水平;C-肽、血淀粉酶、血清胰岛素水平在术后1~2周内达到正常范围,无胰腺炎发生;未发生排斥反应,无出血和血栓形成。结论严密监测及有预见性的处理器官簇移植术后发生的诸多问题是使患者顺利恢复、获得良好远期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49例公民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EAD)的发生情况,探讨EA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的49例肝移植供、受体资料。在43个供体相关变量、6个手术相关变量及9个受体相关变量中筛选分析,寻找影响EAD的危险因素。结果移植术后EAD的发生率为40.8%,其中单纯由于术后7 d内谷草转氨酶(AST)或谷丙转氨酶(ALT)>2 000 U/L而获得诊断的受体比例为70.0%。EAD组和非EAD组术后1、6、12个月的受体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0%、75.0%、75.0%和93.1%、93.1%、78.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9)。多因素分析显示供体血ALT>200 U/L及血氯>115 mmol/L是E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供体血ALT>200 U/L及血氯>115 mmol/L是独立影响术后EAD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的供体维护、仔细的供体选择或可改善公民器官捐献肝脏移植的预后。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测C57BL/6J小鼠肝脏的解剖及建立70%、90%标准肝部分切除模型。方法60只成年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3组。A组小鼠称量体质量、全肝质量及各肝叶质量,计算全肝质量/体质量比、70%和90%肝比例。采用直视下分步单纯丝线结扎肝脏解剖功能单位后再切除肝叶的方法,B组行70%肝切除;C组行90%肝切除。观察术后动物生存情况。结果小鼠全肝质量为(1.325±0.029)g,体质量为(26.5±1.14)g,左外侧叶质量为(0.433±0.041)g,中叶为(0.411±0.035)g,右前叶为(0.140±0.011)g,右后叶为(0.175±0.015)g,尾状叶为(0.099±0.006)g,全肝质量/体质量比为(4.92±0.13)%。肝左外侧叶与中叶之和约占全肝比重的70%;仅剩余尾状叶则切除肝比重约为90%。B组和c组手术成功率为100%,B组术后1周动物存活率为100%,C组术后1d存活率为30%(6/20),2d存活率为0。结论本研究首次明确小鼠各肝叶比例。采用直视下分步单纯丝线结扎肝脏解剖功能单位后再切除肝叶的方法,极易建立稳定、可靠的小鼠70%和90%标准肝部分切除模型。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和治疗手段.方法 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的368例同种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8例肝移植患者中累计发生高胆红素血症396例次,其发生原因分别为术前高胆红素血症183例(46.2%,183/396),单纯供肝热、冷缺血再灌注损伤46例(11.6%,46/396),急性排斥反应36例次(9.1%,36/396),胆道并发症36例发生高胆红素血症78例次(19.7%,78/396),血管并发症24例(6.1%,24/396),原发病复发23例(5.8%,23/396)和药物毒性反应6例(1.5%,6/396);均予针对病因为主的综合治疗,并辅以护肝、退黄疸等对症治疗.结论 肝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多样而复杂,临床上应首先明确其病因,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使移植患者症状缓解、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亲体小肠移植中供体小肠的获取和修整技术。方法根据亲体小肠移植供体的标准在父母中筛选合适供体,设计手术方案。选择回肠作为移植肠袢,采用保留回盲瓣及远端20cm回肠给供体,获取回肠120cm,总结手术中测量肠管长度的方法;综合采用透光、触摸法判断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暂时阻断血流判断供肠和残留肠管血运;总结获取移植肠管中供体血管的选择和处理方法。结果供、受体手术顺利,移植肠袢功能良好。供体除短期轻度腹泻外,无肠系膜血栓、肠瘘等并发症。供体术后14d完全康复出院,随访8个月,无排便习惯改变;体重维持术前水平;食欲良好,无饮食习惯和进食量改变;未出现生活、工作习惯改变或心理改变。结论选择回肠作为移植肠袢,保留回盲瓣及远端20cm回肠给供体是理想的供肠获取方法,标准细致的操作方法对供体造成的近期和远期风险较小,并为获得优良的移植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0.
活体单段供肝移植的发展,扩展了新生儿和婴幼儿肝移植的供肝来源,但这一技术难度较大,全世界仅有少数移植中心开展.2006年9月16日,我中心为1例出生95 d的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性肝硬化患儿实施了亲属活体S3肝段移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