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中国河南豫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基因G8790A多态性与心房颤动(Af)的关系。方法:运用病例-对照法,选择95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用PCR-RFLP对其中475例伴Af(Af组)和478例窦性心律者(非Af组)的ACE2基因G8790A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及分析。结果:ACE2基因G8790A等位基因G在男性中的频率:Af组157例(72.0%),非Af组100例(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中的频率:Af组291例(56.6%),非Af组280例(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等位基因G的高血压男、女患者发生Af的危险性均增加(OR:1.82,95%CI:1.15~3.07;OR:1.99,95%CI:1.29~5.01,P<0.05)。基因型AA、AG和GG在Af组女性的频率分别为47例(18.3%)、130例(50.6%)和80例(31.1%),在非Af组分别为98例(31.6%)、136例(43.9%)、76例(24.5%),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GG基因型的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Af危险性增加(OR=2.05,95%CI:1.390~3.403),男性携带G等位基因和女性携带GG基因型的高血压并发Af患者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P<0.05),女性携带GG基因型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ACE2基因G8790A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f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男女性携带G等位基因和女性携带GG基因型可能使原发性高血压发生Af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22.
从英国24家综合医疗机构随机抽取年龄为4059岁的7735例病人(均为男性),依据调查表和心电图结果分为以下7个病组:Ⅰ组:已确诊的心肌梗死病人;Ⅱ组:隐匿性心肌梗死病人;Ⅲ组:已确诊的心绞痛病人;Ⅳ组:有心绞痛症候群的病人;Ⅴ组:有可疑心肌梗死症候群的病人;Ⅵ组: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或可能心肌梗死的病人,Ⅶ组:无缺血性心脏病(IHD)证据的病人。对以上各组病人进行15年随访,将这期间调查对象发生的一系列致命及非致命的并发症分别与相应病组加以联系评估。结果:在基线水平上,25%的调查对象有IHO证据(ⅠⅥ组)。发生严重心肌缺血病症、中风、…  相似文献   
23.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 ADM)是1993年由日本学者Kitamura等人自人嗜铬性细胞瘤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多功能肽类物质,因其在肾上腺髓质中的含量最高,因此被称为肾上腺髓质素。随着对其结构及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实验发现ADM在人类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均具有主要意义。本文着重阐述ADM在女性生殖器官常见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4.
袁捷  田雪红  靳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331-4333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和微血管密度(MVD)在宫颈病变衍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两者的相关性,以探讨ADM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以其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愈后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NCE(对照组),13例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CIN-III(研究1组)及43例宫颈浸润癌ICC(研究Ⅱ组)中ADM和MVD的表达。结果:ADM阳性表达在NCE→CIN-III→ICC癌病灶组的表达呈渐次增高趋势,各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且ADM表达在FIGO分期Ⅰ期、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及组织学分级越低者中明显增高(P<0.05)。MVD在NCE→CIN-III→ICC的表达渐次增高,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研究组中ADM的表达均与MVD呈正相关(P<0.01)。结论:ADM在子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ADM可能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术式选择及愈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中国河南新乡地区人群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hOGG1)基因Ser326Cys单核苷酸多态性和血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AMI病例(病例组)和与之年龄、性别匹配且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正常的对照(对照组)各300例,按1∶1配对,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hOGG1基因Ser326Cys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检测血8-OHdG水平及相关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两组hOGG1基因Ser326Cys等位基因的分布无差异(P=0.16);病例组Cys/Cys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er/Cys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与携带Ser/Ser+Ser/Cys基因型者比较,携带Cys/Cys基因型的个体患AMI的风险增加(OR=1.99,95%CI:1.20~2.69);病例组血8-OHd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携带Cys/Cys基因型的病例组患者血8-OHdG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 hOGG1基因型和血清8-OHdG水平与AMI均存在相关性。携带Cys/Cys基因型的个体患AMI的风险增加,AMI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增高,基因型为Cys/Cys的AMI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中国河南豫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一344T/C多态性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运用病例对照法,选择8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用PCR-RFLP技术对405例伴房颤者(房颤组)和398例窦性心律者(窦律组)的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分析。结果 2组T和C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P=0.25);房颤组CC基因频率明显高于窦律组(χ~2=21.29,P<0.05)。与携带TT或TC基因型者比较,携带CC基因型高血压患者患房颤的风险增加(OR=1.96,95%CJ:1.23~2.67),携带CC基因型的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明显增高(P<0.05)。结论 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IL-6、MMP-9、TNF-α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孕妇的血清、羊水中的含量及表达,探讨其与胎膜早破早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胎膜早破早产孕妇(PPROM组)与2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和羊水中的IL-6、MMP-9、TNF-α的含量,同时进行胎膜的病理检查。结果 PPROM组母血清及羊水中IL-6、MMP-9的含量均高于对照(P〈0.05),羊水中TNF-α的含量较对照组高(P〈0.05)。PPROM组绒毛膜羊膜炎者血清、羊水中IL-6、TNF-α(P〈0.05)、MMP-9(P〈0.01)水平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者。结论孕妇血清、羊水中IL-6、MMP-9、TNF-α水平与PPROM感染引起的早产有关,检测其水平可作为PPROM良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163蛋白(sCD163)/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sTWEAK)比值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病人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CVE)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CAP病人15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CVE分为CVE组及无CVE组。统计所有病人30 d生存情况,并进一步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CVE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CAP病人入院30 d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CVE组年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sCD163、sTWEAK及sCD163/sTWEAK以及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意识改变、PSI评分≥Ⅳ级、酸中毒、低白蛋白血症病人比例均高于无CV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慢性心力衰竭、PSI评分及sCD163/sTWEAK是影响CAP住院病人发生CV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死亡组病人血清sCD163/sTWEAK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且sCD163/sTWEAK≥0.35是CAP病人入院30...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 U I)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PS U I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3例)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盆底肌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72 h排尿相关指标、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得分、性功能评估结果、尿动力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排尿量、漏尿次数、排尿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80、10.374、5.968,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总排尿量、漏尿次数、排尿次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2.029~35.204,P<0.05).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研究组I-QOL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427、17.909,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I-Q O L得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4.102、10.016,P<0.05).治疗后和治疗前后差值,研究组FSFI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054~14.505,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FSFI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2.047~14.017,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道最大测量压、尿道最大闭合压、腹压漏尿点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672、2.565、4.156,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尿道最大测量压、尿道最大闭合压、腹压漏尿点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3.357~10.485,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训练,能有效地改善PSUI患者排尿相关指标、性功能及尿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脑利钠肽(BNP)基因T-381C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生活习惯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高血压病例(高血压组)和与之年龄、性别匹配的按1:1配对的健康对照各796例(对照组),运用PCR-限制片段多态(RFLP)技术检测BNP基因启动子区第381位点的T/C基因多态性,并比较不同基因型、生活习惯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两组人群BNP基因T-381C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2.29,P=0.13);高血压组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C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三种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1,P〈0.05)。与携带TT或TC基因型者比较,携带CC基因型个体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OR=1.98,95%CI 1.39~2.38)。吸烟显著增加了高血压风险(OR=2.30,95%CI1.70~2.91),经常嗜酒(≥2次/周)增加高血压风险,OR处于临界值(OR=1.53,95%CI 1.19~1.89),高盐饮食的作用较明显(OR=1.97,95%CI 1.48~2.31),同时有吸烟、饮酒与高盐饮食习惯且携带CC基因型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高,体育锻炼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与BNP基因T-381C多态性、生活习惯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