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5篇
  1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21.
张献冲  雷鹏  李新中 《中药材》2008,31(3):452-454
目的比较酸枣仁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芒果苷、阿魏酸、甘草苷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1%冰醋酸(20∶ 80,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0℃.结果3个化合物在测定的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r>0.999),加样回收率在97.86%~99.71%之间,同一批饮片制备的两种汤剂中芒果苷、阿魏酸、甘草苷含量无明显差异,不同厂家生产的配方颗粒汤剂中芒果苷、阿魏酸、甘草苷含量差别较大.结论配方颗粒可以代替传统饮片在酸枣仁汤中使用,但配方颗粒的制备应优化工艺条件,国家亦应尽快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以保证配方颗粒的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522.
掌叶大黄不同炮制品泻下、止血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诗塔  雷鹏  李新中  刘韶  李前霖 《中药材》2008,31(2):199-201
比较掌叶大黄四种炮制品(生大黄、熟大黄、大黄炭与酒大黄)的泻下、止血作用差异.方法①用墨汁推进度实验方法,观察掌叶大黄炮制品泻下作用的差异.②用毛细玻璃管法和小鼠断尾法观察掌叶大黄炮制品止血作用的差异.结果①掌叶大黄不同炮制品中,生大黄泻下作用最强,熟大黄、酒大黄稍缓,大黄炭有止泻作用.②掌叶大黄不同炮制品中,大黄炭的止血效果最强,生大黄次之,熟大黄、酒大黄止血作用不显著.结论掌叶大黄不同制品组的泻下作用与止血作用均存在差异,应对证用药.  相似文献   
52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研究数据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相同例数展开研究,分组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评价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认知功能各项指标的整体恢复情况均较对照组更加理想,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25.81%,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改善,提升生活质量,比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524.
:建立妇炎克颗粒剂的定量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妇炎克颗粒剂中盐酸小檗碱 (Ⅰ )及大黄素 (Ⅱ )的含量 ,结果 :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7.86± 1.96 ) % ;(10 0 .70± 3.0 6 ) %。结论 :方法较为简便 ,结果满意 ,适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525.
我们于 1 999年 3月~ 2 0 0 0年 5月使用金替那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 FD) 60例 ,并与全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作疗效对照 ,证实本药对 FD有良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90例病例均为我院就诊患者 ,其中住院 1 5例 ,门诊 75例 ,均符合 Rome FD诊断标准。均有胃脘饱胀、上脘烧灼、口干、口苦、嗳气、反酸、纳呆、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等肝胃郁热型痞满的典型症状 ;用不透光标志物胃排空检查、血浆胃动素含量测定 ,证实有胃肠动力障碍。经胃镜、B超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并排除胃食管反流、肠激惹综…  相似文献   
526.
DM血管病变是其主要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而血管内皮细胞 (EC)损伤可能是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为探讨DM患者EC功能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收集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0月门诊及住院诊断为 2型DM患者共 62例。男 3 5例 ,女 2 7例 ,平均年龄 5 3 .7岁± 12 .4岁 (3 4~ 71岁 )。符合 1999年WHO 2型DM诊断标准 ,且近期无感染 ,按有无并发症分如下 3组 :A组 :DM无血管并发症 ,2 3例。B组 :DM有血管并发症 ,2 8例 ,其中并发糖尿病肾病 8例 ,冠心病 9例 ,腔隙性…  相似文献   
527.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败酱草中槲皮素、山奈酚的含量。方法采用Odyssil C18(250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55:45),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槲皮素进样量在0.024~0.706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RSD为3.1%;山奈酚进样量在0.020~0.609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为1.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用于败酱草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28.
目的:分析颅内骨化性纤维黏液瘤(OFT)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外科手术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罕见的颅内巨大 OFT 病人的临床资料,经改良翼点入路手术切除。并对该病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肿瘤次全切除,病理检查诊断为 OFT。术后1个月采用射波刀治疗,随访5个月,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颅内 OFT 的首选方法,术中注意保护颅底血管和神经。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2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AMICS)患者应用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的不同时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 纳入中国体外生命支持学会注册数据库中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入组接受VA-ECMO支持的AMICS患者, 根据是否联合IABP及联合时机, 分为VA-ECMO单独组、VA-ECMO+IABP同期组和VA-ECMO+IABP非同期组。收集3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病情危重特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结果及VA-ECMO相关参数及并发症等。主要临床终点为全因死亡事件, 机械循环支持的安全性指标包括血红蛋白下降大于50 g/L、消化道出血、菌血症、下肢缺血、下肢血栓、急性肾损伤、肺水肿及卒中。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3组患者随访30 d内的生存结局, 以VA-ECMO+IABP同期组作为参考, 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AMICS患者VA-ECMO+IABP不同时机联合对30 d内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纳入68例应用VA-ECMO...  相似文献   
530.
目的 探讨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对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影响,为延缓衰弱提供个性化干预方案,最大限度减少衰弱导致残疾或再住院事件的发生。方法 于2016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河西区锦福里、谦福里小区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衰弱评分表、抑郁自评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表、家庭功能评估表,记录老年人衰弱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794份,回收789份,有效问卷778份,有效回收率为98.0%。778例调查对象中,出现步速缓慢378例(48.6%)、握力下降303例(38.9%)、自评疲乏明显284例(36.5%)、体力活动减少134例(17.2%)、体质量下降69例(8.9%)。其中衰弱82例(10.5%)、衰弱前期334例(42.9%)、健康362例(4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患有多种慢病、吸烟、重度抑郁、严重家庭功能障碍是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危险因素,高水平的心理弹性和高度社会支持是社区老年人衰弱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与社区老年人衰弱存在一定的联系,医务人员应该鼓励老年人及早治疗原发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进行心理防御,不断健全家庭功能,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最大限度减缓衰弱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