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了解1998年特大洪水对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对全省灾情以及灾区钉螺和感染螺分布、灭螺工程的水毁程度、人群接触疫水、急性感染的发生、灾后延迟效应以及溃堤地区溃破后居民血吸虫感染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结果1998年特大洪水使60个灭螺设施遭受不同程度的毁损;与1997年相比,人群接触疫水人数增加了2.32倍;急性感染和疑似急性感染病例数上升61.73%和345.45%。灾后延迟效应非常明显,人群 IHA 阳性率上升了31.16%,感染螺环境处数上升了23.01%。圩堤溃破地区,溃破后居民 IHA 阳性率上升了93.04%,粪检阳性率上升了17.57%。结论1998年特大洪水对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产生了很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疫情的加重。  相似文献   
22.
安徽省血防专业机构在职人员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了解安徽省血防专业机构在职人员现况。方法以调查表方式,调查与分析2004年全省血防专业机构在职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工作部门、职称等状况,并与1994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全省血防在职人员2066名,比1994年减少了616人;人员结构不尽合理,整体人员素质偏低;未控制县的血防人员承担着繁重的血防任务,传播控制与传播阻断地区的血防人员承担血防任务较轻。结论未控制县应保留血防专业机构,有利于血防工作的开展;部分传播阻断地区的血防机构可以纳入疾病控制中心,有利于整合资源;应采取措施稳定血防队伍,并有计划有组织对血防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23.
2004年安徽省血吸虫病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掌握全省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疫情动态。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方案要求,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18个样本村,进行人、畜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和螺情调查;按照居民感染率水平抽取3个村进行体检和B超检查;按照流行类型抽取3个县开展螺情专题调查;选择2个典型水域进行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共检查18349人,血清免疫学检查阳性率为14.97%;粪便校正平均感染率为2.23%,病人感染度算术均数(XA)为400,几何均数(XG)为54.41,人群感染度XA为15.37,XG为0.17;男性加权平均感染率为2.77%,女性为1.54%;不同流行类型地区湖汊亚型人群感染率为3.47%、洲滩亚型为3.31%,丘陵亚型为1.12%。水上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率为4.78%。全省推算病人数为73337人,其中湖汊亚型地区占24.11%,洲滩亚型地区50.5%;丘陵亚型地区占25.39%。黄牛血吸虫感染率为5.0%,水牛感染率为4.98%,猪为0.33%,羊1.92%。结论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湖沼地区是当前血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4.
编者的话:为了使广大医务人员和基层防控人员进一步了解掌握血吸虫病防控的进展,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当前实施的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本刊分两期刊出: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历史和流行现状;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历程和策略演变;我国血吸虫病控制策略中存在的问题;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策略提出的背景;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的理论基础;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精髓和实质;如何确定一个地区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用蒿甲醚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方法 :1996年4— 11月 ,选择安徽省贵池市唐田乡 2个村为试点 ,选择 6岁— 65岁村民随机配对分为蒿甲醚组和对照组。在服蒿甲醚前 2 0 d,经粪检查病 ,并服单剂吡喹酮 4 0 mg/kg— 50 mg/kg治疗。于 5月下旬口服第 1剂蒿甲醚 6mg/kg,以后每半个月服 1次 ,共 10次 ,对照组口服相同剂型的安慰剂。结果 :口服蒿甲醚 4 33例粪检全部阴性 ,无急性血吸虫病发生 ;对照组 4 52人的粪检感染率为8.9% ,并发生 1例急性血吸虫病。口服蒿甲醚对肝、肾功能、网织红细胞和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在整个传播季节每半个月口服 1次蒿甲醚 6mg/kg,对湖沼型重度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为制定防治湖区血吸虫病策略提供一种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26.
1989年安徽省沿江地区发生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全年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4664例,占近10年急性感染总数的的56.85%(4664/8200),近20年的30.75%(4664/15162),为全省开展防治工作以来有记载的急性感染总数的22.98%(4664/20287)。  相似文献   
27.
为预测三峡建坝后长江安徽段水位、泥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改变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作者于1994-1997年对此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结果表明:①三峡建坝后春季部分低洼滩地将提前上水,秋季较高滩地将提前露滩。结合滩地高程分析,建坝后水位变幅似不足以引起钉螺分布范围较大的变化。②泥沙变化将更有利于滩地淤积,支流淤塞,滩地面积进一步增加,将为钉螺扩散提供孳生地,进而可能使钉螺面积增加。③建坝后对较大洪水有削峰作用,从而将减少洪涝灾害,进而减少因洪水而造成钉螺扩散以及人群因抗洪救灾而接触疫水。④水沙时空的变化将会引起人畜上滩活动及滩地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引起人畜感染的变化。本文还针对三峡建坝后长江安徽段水沙特点,结合客观自然条件及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对策性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