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9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326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159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323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1025篇
内科学   688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2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41篇
综合类   2121篇
预防医学   721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769篇
  10篇
中国医学   846篇
肿瘤学   25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248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13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对利用脉搏波传播速度间接测量血压时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陆渭明,李和平,蒋正尧,崔鲁宁(宁夏计算机技术研究所,银川)(宁夏医学院生理教研室,银川)陶上乘,张冬梅,涂继善,缑东元(宁夏药品检验所,银川)(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银川)关键词:脉搏波传播速...  相似文献   
102.
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57具(114侧)成人标本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血液供应进行研究。57具中肩胛背与颈横动脉共占68.4%,肩胛背单独起于锁骨下动脉占31.6%;颈横动脉起点管径为2.0±0.2mm,肩胛背动脉起点管径为1.9±0.4mm,建议取用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时,应以肩胛背动脉为血管蒂,该蒂长,旋转弧度大,用于修复颅颌颈软组织缺损,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进行NuchSens HIV-1 QT和Amplicor HIV-1 monitor 1.5检测相同临床样品HIV-1病毒载量值之间的比较研究。方法收集临床样本82份,使用两种方法测定病毒载量,对病毒载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未测到核酸的和两种方法病毒载量对数值之差小于0.5的占88.9%;用△log10 VL〈0.5的56份样本统计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6。结论NucliSens HIV-1 QT和Amphcor HIV-1 monitor 1.5两种方法测定的HIV病毒载量值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甲氨蝶呤银屑病对关节炎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影响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银屑病关节炎患者66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7. 5 mg/周,逐渐加量至15~25 mg/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英夫利昔单抗进行治疗,入组后在0、2、6、14、22、24周时间点输注英夫利昔单抗,每次剂量3 mg/kg。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第14周、24周时分别有16例(48. 48%)、23例(69. 69%)患者达到Ps ARC、PASI50改善,明显低于观察组24例(72. 72%)、30例(90. 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 062、4. 694,P均0. 05);对照组治疗第24周时21例(63. 63%)达到PASI70改善,16例(48. 48%)达到PASI90改善,明显低于观察组28例(84. 84%)、29例(87. 87%)(χ2分别为3. 882、11. 803,P均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硝酸酯类和他汀类等一氧化氮(NO)供体的抗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的作用及其特点和机制。方法用TCID50和空斑形成实验测定CVB3的毒力;MTT法确定NO供体药物的无毒性浓度;利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实验和空斑形成抑制实验分析NO供体药物对CVB3在HeLa细胞和ECV.304细胞中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分析硝酸甘油(GRIN)不同给药次数、NO浓度变化以及NO浓度与GTN对CVB3抑制效应间的相关性。结果硝酸酯类药物GTN、硝酸异山梨酯可明显抑制CVB3所致的CPE及空斑形成(P〈0.05),他汀类药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均未显示抑制CVB3所致的CPE(P〉0.05);CVB3接种前预先与GTN作用、CVB3接种同时加入GTN两种条件下CPE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B3攻击后多次给予GTN的组间CPE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VB3攻击前不同时间点给予GTN的组间CPE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浓度与不同时间点给予GrIN的CPE抑制结果呈正相关(r=0.97,P〈0.01)。结论NO供体类药物硝酸酯类具有明确的抗CVB3感染作用,其抗CVB3增殖的作用与NO浓度呈正相关;他汀类药物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观察到抗CVB3增殖作用,原因可能是细胞类型与他汀不匹配。  相似文献   
106.
解文明  陶立华 《医学信息》2005,18(10):1282-1284
简要介绍了汕大医学院推出的“系统整合”新医学教学模式,以及在新医学教学模式中开设“终身学习”模块的原因和教学目的,重点阐述了为实现新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在“终身学习”模块《网络基础与应用》课程中,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7.
2002年3月~2006年8月间,我们应用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下同)联合卡铂(carboplatin,Carbo)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3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PCR和ELISA检测单纯疱疹病毒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HSV DNA多聚酶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建立了PCR方法。用PCR和ELISA平行检测HSV-1,HSV-2标准毒株感染的细胞,拟诊HSV脑炎患者脑脊液(CSF)及多种对照标本。结果表明,两方法特异性完全一致;PCR检测阳性率高,比ELISA敏感近20倍,更适用于HSV脑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9.
茶色素治疗糖尿病前后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茶色素治疗糖尿病前后血液流变微循环的变化。方法:糖尿病人88例,男71例,女17例,年龄32~64岁。口服茶色素2粒(250mg),每日3次,疗程为30天。结果:血液流变学参数、微循环积分值、血生化指标、RIA都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茶色素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人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多项检测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诱骗受体DcR3 对佐剂型关节炎(AA)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注射弗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佐剂型关节炎(AA)模型,尾静脉注射DcR3蛋白,观察大鼠关节肿胀度、间接 ELISA 检测血清和滑膜液中细胞因子IL-1 β、TNF-α、IFN-γ的变化.RT-PCR检测滑膜和淋巴细胞中DcR3、Fas、FasL mRNA的表达以及脾脏中TGF-β、IFN-γ、TNF-α、IL-4、IL-10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滑膜细胞中Caspase-8、Caspase-3、Caspase-9、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DcR3 治疗AA大鼠后,足肿胀度降低;血液和滑膜液的IL-1β、TNF-α、IFN-γ水平下降;脾脏中TGF-β、IFN-γ、TNF-α mRNA 表达下调,IL-4、IL-10 mRNA表达上调;滑膜细胞中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 结论 DcR3 可以用于实验性大鼠AA的治疗,其治疗机制与调节滑膜细胞FasL、Fas mRNA的表达和血液淋巴细胞中 Fas mRNA的表达,促进滑膜细胞和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凋亡;调节脾脏细胞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RA的发病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有效治疗RA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