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经腹超声和增强CT对胃癌诊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本文旨在评价经腹 B超扫描和 CT扫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 43例术前同时行经腹 B超检查和 CT扫描的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 CT和 B超的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经腹超声对胃癌的检出率为 88.4% ,CT对胃癌的检出率为 90 .7%。两种方法之间以及单独应用超声检查与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Ρ>0 .0 5)。经腹超声和 CT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分别为 51.3 %、 62 .9% ,两者之间无统计学上的差别 (Ρ>0 .0 5) ,单独应用超声检查与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Ρ>0 .0 5)。结论 在胃癌患者的术前检查中 ,经腹 B超扫描与 CT增强扫描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腹 B超扫描可以作为胃癌的术前的首选检查方法。 CT增强扫描是对经腹超声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2.
23.
围手术期肝移植病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监测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肝移植术后找到一种敏感而有效的检查与监测手段是降低移植死亡率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图超声扫描仪对7例肝移植病人进行术前和术后检查与监测。结果:1周之内的移植肝脏血管重建显示再通及血流灌注良好,各血流参数范围包括动脉、门静脉、肝静脉未见明显异常,术后第8-180天不等时间内7例出现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并发症,主要为胆道和缺血性两种。讨论:肝动脉狭窄或肝动脉血栓形成视为肝移植术后为最为严重和致命性的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特异性,该方法仅次于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24.
医学影像工作站在超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医学影像工作站在超声工作中的作用及其与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PACS)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4年应用医学影像工作站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应用医学影像工作站共记录超声检查4489例,其中男2672例,女1817例,年龄范围0.5岁-82岁,阳性1560例,约占35%,图像质量良好。结论:应用超声医学影像工作站可以提高科室管理的效率,有助于提高医疗、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在超声领域广泛应用医学影像工作站是超声科室发展的方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工作站将融入PACS。  相似文献   
25.
超声引导下治疗性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超声引导下治疗性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及其临床应用。 方法 由超声医师亲自操作对31例不同脏器或部位来源的病理性体腔含液病变实施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结果 30例取得成功,1例失败。1例并发症发生,经保守治疗痊愈。 结论 超声引导下治疗性经皮穿刺置管引流(UG—TPPCD)术具有适应证广泛、有效率高等特点,是目前介入超声应用中最为适宜的治疗性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6.
肝门胆管癌超声影像学检查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门胆管癌(Klatskin's肿瘤)作出综合评价。方法:回顾性研究111例Klatskin's肿瘤术前超声图像表现与同期开腹探查手术及病理图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Klatskin's肿瘤声像图表现与分型在获得病变检出率97%和超声诊断符合率94.5%基础上,大致分为中等回声肿块型(含乳头或结节型)63例;强回声浸润型(含截断狭窄型)43例。按Bismuth分型,肿瘤部位判断符合率:Ⅰ、Ⅱ型为98%,Ⅲ型或Ⅳ型为81%;肿瘤浸润范围判断符合率,包括肝实质、门静脉、肝动脉、肝门淋巴结分别为87%、83%、69%、41%。术前进行了切除可行性判断。结论:评价Klatskin's肿瘤,就单纯运用而言,超声检查仍然是目前最好的影像学方法之一。然而,提高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超声影像医生与外科医生将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副肿瘤性天疱疮(PNP)的超声及CT特征与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完整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病理学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8例副肿瘤性天疱疮主要临床特征和超声、CT表现综合归纳为:多形性皮肤损害伴疼痛性黏膜糜烂溃疡,同时合并内脏软组织肿块。肿瘤部位:腹膜后6例,胸腔纵隔2例。病理类型:巨淋巴结增生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结论 超声及CT可以发现副肿瘤性天疱疮时皮肤黏膜损害出现之前的内脏肿瘤,且应首选腹部超声检查,其次是胸部CT。  相似文献   
28.
评价超声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胆系疾患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US)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在胆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87例胆系疾病患者行US及MRCP检查,结果应用SPSS10.0进行接受器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所有病例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手术证实。结果对于胆囊及肝内胆管疾患,US及MRCP的ROC曲线下的面积相近,无明显差异(P=0.326;P=1.000);而对于胆总管疾患,MRCP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US曲线下面积,具有差异显著性(P=0.034)。结论MRCP与US在诊断胆囊及肝内胆管疾患方面具有同样高的诊断价值,而在诊断胆总管疾患方面MRCP的价值优于US。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高频超声对乳腺佩吉特病(PDB)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PDB患者的乳腺高频超声资料,其中13例合并浸润性导管癌(IDC),比较PDB合并与未合并IDC患者乳腺超声表现的差异。结果 PDB超声表现包括乳头内低回声、乳晕皮肤增厚、乳腺内结节、钙化、导管扩张及腋窝淋巴结肿大。PDB合并IDC患者超声显示结节率(P=0.001)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率(P=0.002)均高于未合并IDC者,超声显示二者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乳头内低回声、乳晕皮肤增厚、钙化及乳腺导管扩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DB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高频超声有助于诊断及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总结新生儿肝脓肿的影像学特征,以及超声引导下抽液在治疗新生儿肝脓肿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科行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的5例新生儿肝脓肿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增强CT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患儿肝内可探及厚壁囊性占位,囊壁呈高回声,3例病灶内可见分隔.1例患儿行增强CT检查,表现为多发厚壁囊性占位,囊壁可见强化.所有患儿在抗生素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的治疗下均康复.结论 超声检查是新生儿肝脓肿的首选检查方法.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是治疗新生儿肝脓肿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