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太田痣并发伊藤痣和鲜红斑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2例太田痣并发伊藤痣及鲜红斑痣.2例患者均为先天发病,例1为左侧面部太田痣并发双侧肩部、背部、腰部、臀部和上肢伊藤痣及左面颈部、左背部鲜红斑痣:例2为左侧面部太田痣并发肩背部伊藤痣及面部、躯干和四肢多处鲜红斑痣.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对一定浓度的C-反应蛋白(CRP)或细菌脂多糖(LPS)刺激的炎症反应,并观察pravastatin的干预效应.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在家兔清醒状态下,以第7颈椎横突为标志,经皮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其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16只被随机均分为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组(LSGB组)、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组(RSGB组)。白兔均在清醒状态下四肢固定,仰卧于动物手术台,胸前及四肢连接十二导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稳定30min后,以第七颈椎横突为骨性标志,垂直进针,给予0.5%布比卡因1ml,行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眼睑下垂程度、耳廓温度、心率变异性指标[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低频功能(LF)、高频功能(HF)、LF/HF]。另取9只家兔同法向星状神经节处推注亚甲蓝溶液后暴露星状神经节,以其是否蓝染判断注射阻滞部位的精确程度。结果:两组动物均完成星状神经节阻滞操作,术后即刻及饲养1周均未发现并发症。阻滞10min后两组动物阻滞侧均出现上睑下垂和眼裂变小。与对侧及阻滞前相比.阻滞侧耳廓温度明显升高(P〈0.05)。两组动物阻滞前后心率无明显差异,LSGB组,阻滞前、后SDNN、LF、HF、LF/HF无显著差异。RSGB组.LF和HF值在阻滞后较阻滞前显著减小(P〈0.05).但LF/HF、SDNN无明显改变。9只家兔行亚甲蓝注射后.解剖发现8只星状神经节被染色,精确程度为88.9%(8/9)。结论:以第7颈椎横突为标志,经皮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建立动物模型的方法切实可行,眼睑、眼裂及耳廓温度是较好的阻滞成功判断指标。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自主神经功能有调节作用,可能就是其阻滞治疗各种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盆腔结核60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盆腔结核的诊治要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误诊的60例盆腔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临床表现均不典型,查血常规示重度贫血10例,白蛋白下降24例;60例均行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清癌抗原125(CA125)均升高,CA19-9升高11例,甲胎蛋白(AFP)正常。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查均正常。均行胸部X线检查,提示陈旧性结核病灶2例。B超检查示附件区或盆、腹腔囊实性、实性或囊性肿块56例,余考虑为附件区或盆腔占位性病变。57例行腹部CT检查示:中至大量腹腔积液24例,附件区或盆腔不规则实性或囊实性占位性病变56例,大网膜、腹膜或肠系膜呈结节状不规则增厚14例,腹膜后淋巴结增大8例,22例疑诊为附件恶性肿瘤伴盆腹腔内广泛转移。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盆腔结核。结论盆腔结核多病程缓慢,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借助B超引导下穿刺、腹腔镜检查可减少盆腔结核的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45.
留学生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医学院校教学的国际化水准。对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出现的语言、课程安排、课前准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督导等问题进行探讨,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方法和案例教学法应用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能够加强基础与临床医学的联系,有助于提高留学生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6.
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药物配伍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对40例难治性癫痫(1.E.),根据原用抗癫痫药(AEDs)的不同分为三组,开放性观察3~28(12.7±7.8)月。比较拉莫三嗪(LTG)与不同AEDs配伍的效果,与安全性及LTG常用维持剂量。有两个亚组(共17例)均用过两种治疗方案,将这两个亚组加用LTG的不同配伍用药法进行上述统计学比较。结果:LTG与丙戊酸盐(VPA)配合获得较好效果,且LTG用量少,副作用并不比其它AEDs多,对部分性与继发全面性发作均有较好效果,尤其是对Lennox-Gas-taut综合征有较满意的疗效。结论:LTG系广谱AED,在IE的治疗中,与VPA配伍系较满意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47.
传统的回肠代输尿管术的尿引流方法是“三管法”,即肾造瘘管、膀胱造瘘管、及代输尿管支架引流管引流。我们从1979~2000年共作回肠代输尿管术23例,其中17例术中采用了我科自行设计的U形多孔引流管(U形管)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血栓烷合成酶抑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血栓烷合成酶抑制剂 (丹澳 )治疗急性脑梗死 (ACI)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 2例ACI患者分为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32例 ) ,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奥 80mg ,2次 /d ;对照组静脉滴注维脑路通 4 0 0mg,1次 /d,疗程均为 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 ,进行自身比较和相互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 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 5 3% (P <0 0 1)。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改变亦均优于对照组 (均P <0 0 1) ,以重型患者症状改善最为明显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澳可以作为治疗ACI的有效药物 ,为错过了发病早期溶栓最佳时机的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9.
以未知杂质为考察的着重点,探索了25℃下必特螺旋霉素最佳结晶时的pH以及同一pH下温度对工业结晶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结晶产品进行检测,并用外标法对必特螺旋霉素中各部分杂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对比结晶过程有效组分和总未知杂质对螺旋霉素的选择性系数,在兼顾有效组分含量合格和杂质质量分数最低的前提下,确定最优结晶终点pH为7.5~8.0,最优结晶温度为25~35℃。该方法首次以未知杂质的含量变化来探索必特螺旋霉素结晶的规律,工业上便于实施,有利于指导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以眶上动脉或滑车上动脉为供血源的跨区反流轴型耳廓复合组织岛状瓣,修复大面积鼻翼缺损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从2004年5月~2008年3月间,我科选用游离眶上动脉或滑车上动脉与颞浅动脉额支的吻合支为供血源所营养耳廓复合组织瓣,经皮下隧道转移至鼻翼缺损区,Ⅰ期修复6例大面积的鼻翼缺损的患者。结果:在临床上将该方法应用于6例病人,除1例出现表皮水疱,后皮瓣部分坏死,面积约1.0cm&#215;2.0,其余5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反流轴型的耳廓复合组织瓣能Ⅰ期修复大面积鼻翼缺损,是一项极具推广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