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82篇 |
免费 | 568篇 |
国内免费 | 30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5篇 |
儿科学 | 113篇 |
妇产科学 | 99篇 |
基础医学 | 501篇 |
口腔科学 | 55篇 |
临床医学 | 2179篇 |
内科学 | 635篇 |
皮肤病学 | 208篇 |
神经病学 | 152篇 |
特种医学 | 262篇 |
外科学 | 377篇 |
综合类 | 3258篇 |
预防医学 | 1434篇 |
眼科学 | 98篇 |
药学 | 1243篇 |
22篇 | |
中国医学 | 1040篇 |
肿瘤学 | 2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2篇 |
2023年 | 294篇 |
2022年 | 336篇 |
2021年 | 432篇 |
2020年 | 333篇 |
2019年 | 283篇 |
2018年 | 310篇 |
2017年 | 197篇 |
2016年 | 201篇 |
2015年 | 227篇 |
2014年 | 631篇 |
2013年 | 505篇 |
2012年 | 587篇 |
2011年 | 574篇 |
2010年 | 610篇 |
2009年 | 523篇 |
2008年 | 482篇 |
2007年 | 473篇 |
2006年 | 477篇 |
2005年 | 429篇 |
2004年 | 459篇 |
2003年 | 345篇 |
2002年 | 287篇 |
2001年 | 312篇 |
2000年 | 301篇 |
1999年 | 281篇 |
1998年 | 241篇 |
1997年 | 244篇 |
1996年 | 194篇 |
1995年 | 171篇 |
1994年 | 178篇 |
1993年 | 139篇 |
1992年 | 112篇 |
1991年 | 106篇 |
1990年 | 88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49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40篇 |
1984年 | 40篇 |
1983年 | 41篇 |
1982年 | 34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26篇 |
1979年 | 7篇 |
1965年 | 6篇 |
1963年 | 4篇 |
1962年 | 5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994.
目的:观察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在瓣膜置换术后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50例行瓣膜置换患者分为新活素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分别泵入新活素和生理盐水,连续使用72 h,观察用药后15 min、30 min、1 h、2 h、4 h、24 h的桡动脉收缩压(ABG)、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动脉楔压(PCWP)及心输出量(CO)、计算心脏指数(CI)和肺血管阻力(PVR)。结果:新活素组在用药30 min后,肺动脉平均压与对照组比较,变化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4 h后肺动脉楔压(PCWP)的变化值,新活素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心脏指数明显提高(P<0.01),新活素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活素能显著改善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肺动脉血流动力学,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我科室2013-01 ~2014-01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作为病例组研究对象,按照对照与病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以内的原则,随机选择同期在我科室进行体检的非脑卒中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两组患者于入院当天及1w后,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Hcy,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cy有无差异,同时比较病例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有无差异.结果:病例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无差异(P>0.05);病例组患者入院当天和入院1w后的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及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为临床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乳腺癌切除术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按照乳腺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5天的抑郁、焦虑状态的变化情况,同时通过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SDS 量表、SAS 量表评估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术后观察组 SDS 量表的评估结果为(44.35±4.68)分,SAS 的评估结果为(42.71±5.8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 =6.35、6.87,均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在精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职能以及社会功能维度的评估结果分别为:(64.42±12.83)分、(63.28±14.07)分、(62.24±15.17)分、(61.72±14.52)分、(65.42±10.78)分、(68.62±11.86)分、(69.48±12.79)分、(70.39±13.6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t =10.22、11.68、10.98、12.54、12.56、13.17、1,3.98、15.48,均 P <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乳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的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青年肝郁脾虚型不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2例中青年肝郁脾虚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给予疏肝补脾汤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对照组仅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时间均为2月。在治疗前、治疗1月及治疗2月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2组患者进行睡眠质量的评价。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8.26%,对照组总有效率56.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月、2月后的PSQI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2月的PSQI较治疗1月亦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PSQ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2月,2组PSQ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补脾汤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中青年肝郁脾虚型不寐患者可提高睡眠质量,疗效优于单纯服用艾司唑仑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