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检测calpain-Ⅰ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房中的表达,研究其在A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接受外科换瓣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3例,其中窦性心律(RSR)组15例,阵发性Af(Paf)组8例,慢性Af(Caf)组20例.在外科手术中取左心房组织,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测定calpain-Ⅰ和肌钙蛋白I(cTnⅠ)的蛋白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calpain-Ⅰ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结果①与RSR组比较,Caf组calpain-I蛋白含量增加到(344±101.9)%(P<0.01);cTnI的蛋白含量则降低到(45.0±13.4)%(P<0.01).②Caf组calpain-Ⅰ的mRNA表达为2.49±0.86,比Paf组的(1.23±0.31)和RSR组(0.89±0.23)的明显增加(均P<0.01);calpain-I的蛋白含量与cTnI的蛋白含量也呈明显负相关(r=-0.898,P<0.01).而Paf组calpain-Ⅰ和cTnⅠ蛋白表达则无明显变化.③Caf组calpain-Ⅰ的蛋白含量和mRAN水平的表达分别与左心房内径和Af持续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Caf时左心房组织calpain-Ⅰ的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促进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参与Af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低氧血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589例冠心病患者行CABG的临床资料。随访住院期间发生的低氧血症,比较发生低氧血症组患者和没有发生低氧血症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表面积,术前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否有长期吸烟史、是否合并慢性呼吸疾病和糖尿病等。对两组手术情况进行比较,如主动脉阻断时间、搭桥数量、是否体外循环手术、气管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出血量及二次开胸等并发症。结果589例患者平均年龄(61.2±8.5)岁。体外循环下行CABG482例,非体外循环下CABG(OPCABG)107例,平均移植血管(3.9±1.2)支。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与年龄,术前心功能、LVEF,术后气管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出血等因素有关。结论CABG术后低氧血症有相对较高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应关注术前呼吸功能,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6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伴有升主动脉严重钙化斑块,术前大多数常规检查难以发现,只有通过术中扪摸发现.对主动脉插管、上阻断钳,做近端吻合有很大的困难和风险,易导致钙化组织脱落,引起脑部并发症.对我院2000-06~2005-11收治的升主动脉严重钙化斑块2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慢性房颤直流同步电复律治疗的成功率与安全性。方法对瓣膜病伴有持续性房颤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术后3个月心脏彩超左房内径大小恢复至≤50mm,服用华法令抗凝INR值在2~3之间的318例患者,加用口服胺碘酮片200mg,1日3次,厄贝沙坦片150mg,1日1次,用7天后若未自行转复者行200焦尔直流同步电复律。转复成功后继用胺碘酮片200mg,1日1次,厄贝沙坦片150mg,1日1次,60天后停用。结果318例人工瓣膜置换术后,除3例在用药期间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外,315例患者电复律即刻成功率为98.7%(311/315),平均随访2.7±1.3年,电复律远期维持率在97.8%(308/315),窦性心律总维持率97.8%(311/318)。结论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直流同步电复律治疗慢性房颤安全好,转复率高。慢性房颤持续时间不是电复律主要禁忌证,手术前、后左房大小决定即刻成功率和随访维持率,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心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65.
本文报告6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室缺),跨肺动脉瓣补片修补,并在补片之前于主动脉根部灌注停跳液,使主动脉瓣关闭。此方法既能避免损伤主动脉瓣,又能直接观察主动脉的关闭情况。如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应根据其脱垂程度作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住院期间传导阻滞发生及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单纯CABG的649例患者按照术前合并传导阻滞情况分为3组:无传导阻滞组(N组)586例,高位传导阻滞组(A组)27例,低位传导阻滞组(B组)36例.记录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及术中旁路重建情况.结果 N组术后住院期间8.02%发生高位传导阻滞,8.7%发生低位传导阻滞;出院时4.61%仍合并传导阻滞.A组术后住院期间59.21%仍为高位传导阻滞,3.7%出现低位传导阻滞;出院时29.63%仍合并传导阻滞.B组术后住院期间至出院时86.11%仍为传导阻滞.结论 CABG术后新发传导阻滞大多数为可恢复性,高龄可能是术后新发高位传导阻滞的高危因素,而术前心脏结构、功能,冠脉病变程度以及术中心肌损伤,可能与术后新发低位传导阻滞相关.术前合并高位传导阻滞患者在术后多数可以恢复正常,可能与年龄和术前应用药物有关.术前合并低位传导阻滞患者在术后仅有少部分可能恢复正常,采用off-pump手术、减少术中心肌损伤可能是其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重症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5例重症冠心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资料。其中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组)268例,占63.1%;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157例。比较两组术后早期死亡率及合并症的发生情况。结果:OPCAB组搭桥(4.09±0.75)支/人,CCABG组搭桥(4.17±0.86)支/人(P〉0.05)。两组新发心房纤颤、围术期心肌梗塞、肾功能不全、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CCABG组比较,OPCAB组手术死亡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输血量、二次开胸率、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或减少(P〈0.05~〈0.01)。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重症冠心病患者中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68.
189例重症冠心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重症冠心病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重症冠心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资料。其中应用体外循环157例,非体外循环32例;搭桥数1~6(平均3.49±1.04)支/人。对手术方法、主要并发症和术后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二次开胸4例(2.1%),低心排综合征9例(4.8%),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4例(2.1%),反复发作房颤17例(9.0%),胸腔积液27例(14.3%),肺功能不全6例(3.2%),脑合并症3例(1.6%),肝功能不全5例(2.6%),肾功能不全6例(3.2%),死亡7例(3.7%),其余病人康复出院。结论:合理的选择病人,成熟的手术技术,良好的心肌保护,停机困难者IABP的尽早应用及术后处理的加强是提高重症冠心病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9.
细胞凋亡在慢性风湿性心房颤动左房结构重构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细胞调亡在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结构重构中的作用;检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左房中caspase-3和Bc l-2的蛋白含量及其细胞凋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3例,其中窦性心律(SNR)组15例,阵发性AF(PAF)组8例,慢性AF(CAF)组20例。在外科手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手术中取左房组织,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患者的caspase-3和Bc l-2的蛋白含量;应用TUNEL法检测心房肌细胞凋亡,计算其凋亡指数(AI)。结果①与SNR组比较,CAF组caspase-3的蛋白含量增加到394%±99.4%(P<0.001);Bcl-2蛋白含量则降低到32.8%±15.9%(P<0.001),而PAF组的各蛋白含量则无明显变化;②CAF组左房心肌细胞AI为24.6%±9.1%,明显高于SNR组和PAF组(P<0.01)。③CAF组caspase-3的蛋白含量及AI分别与左房内径、AF持续时间呈明显正相关;Bc l-2的蛋白含量与左房内径和AF持续时间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④AI与caspase-3、Bc l-2的蛋白含量分别呈正、负相关;P均<0.05。Caspase-3的蛋白含量与BCL-2的呈负相关,P<0.05。结论CAF时,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和Bc l-2蛋白表达降低导致的细胞凋亡可能是AF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0.
心内直视手术中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心内直视手术中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改良迷宫术(MazeⅢ)治疗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手术疗效。方法2002年5月~2008年4月,102例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合并AF的患者接受心内直视手术,同时采用RFA改良迷宫手术,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比较手术前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等指标。结果RFA改良迷宫术所需时间(15.2±4.3)min。全组无死亡。与RFA相关并发症包括:二次开胸止血1例(1.0%),心包积液2例(2.0%),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永久起搏器2例(2.0%)。术后12个月时,窦性心律恢复率79.4%(81/102)。其中左心房最大径≤55mm者12个月时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左心房最大径〉55mm的患者[98.3%(57/58)vs54.5%(24/44),χ2=29.265,P=0.000];房颤病程短于2年者12个月时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病程长于2年者[100.0%(35/35)vs68.7%(46/67),χ2=13.814,P=0.000]。结论心内直视手术中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AF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